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Matters第五季線上講座《自由課》之三|胡晴舫:機械時代的孤島與共生

(编辑过)

(感謝 Media-X 項目支持)

胡晴舫常用旅程形容自己的各式經歷,她也常將自己形容為旅人,一直以來她都漫遊在不同的城市與文化之間。台大外文系畢業後,便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就讀戲劇學碩士學位。返回台灣後擔任《花花公子》雜誌總編輯,這此期間,她頻繁接觸到政界、影視界等與她之前學術經歷中完全不同領域的人群;三十歲後到香港,之後又旅居東京、紐約、巴黎、北京、上海等城市,而後又回到香港與台北,在不同城市流轉之間,她看到了不同文化的樣貌、有新奇、抑有衝擊。而不同的工作性質:雜誌、創投、媒體、文化事業與不間斷的個人寫作,也使她對自身與社會有更多體會。她經常形容自己是「生活比較漂泊的人」與「雜食性文化動物」,是個詼諧又準確的註解。

胡晴舫一直以很會寫又勤奮於寫作為人熟識,她善於觀察,更會分析,文字犀利又精煉。她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寫作之於她「不只為了理解自己,更為了理解世界,理解人類情」。她特別關注於當代都市人的生活,會抓住現代社會中微小的細節。出道作《濫情者》為都會羅曼史添加了冷峻的味道。而《城市的憂鬱》與《懸浮》展現城市人群的寂寞,與騷動靈魂無處安放的空乏感受。她也洞察時代性,《第三人》點出了世代正義與當面對時代變動之際,該如何應對。她寫群像,也寫她個人,代表作《旅人》可以看見她在旅行路上與自己的對話,與對自我的驗證。

2018年胡晴舫到香港接任光華新聞中心主任一職,積極推動台灣與香港之間文化交流,對於香港的動盪時刻,她認為抗爭行動是文化形式與社會對話中的一種,能傳達群眾的訴求與處境。她相信不斷地溝通、震盪與混論都是很正常的,並且是刺激社會往前邁進的必經過程。

2019年她回到台灣出任首任文化內容策進院院長,主要任務是為台灣的文化產業增加產值,並且媒合各界資源,支持原創文化內容與找出商機。胡晴舫多年蘊蓄的豐富經驗與對多元文化之見識,是幫助台灣原創文化內容走向國際所需的絕對優勢。然而,對她而言,這份工作的意義更在於重新審視自己的原鄉。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是守護價值——找出什麼才是台灣的文化底蘊,哪些事物形塑了台灣的氣質,她也發現自由是定位台灣重要概念。 

2019年胡晴舫出版的小說《群島》,也與自我定位與自由有關:當科技模糊了公與私的界線,當網路塑造了新的溝通方式與社會參與的形式,我們該如何保有自我本身,網路究竟是連接還是隔離了你我。「這世界到底是,無人是孤島?還是人人都是孤島?」依賴著社群媒體的這個世代,自由是否需要重新被定義?

2020年末辭任文策院院長,晴舫回歸自己熱愛的創作工作。不再身負要職,她認為不論是官員或作家,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有自身的社會責任,當我們想改變社會,需要的是所有人一點一滴把自己的社會角色扮演好,這正是我們在動盪的社會中,能夠安身立命,維持自我的方法。

1月10日(本週日)一起來聽胡晴舫講述她獨特的人生旅程與路途上的風景,以及她的寫作、思考與體悟。

🕊️ 第五季「自由之實踐路」第三講 🕊️

講者:胡晴舫 著名作家 前台灣文策院院長

主題:機械時代的孤島與共生

時間:東八區 1月10日 晚上7點

Zoom ID: 87927082201 或 https://us02web.zoom.us/j/87927082201

第五季線上講座海報

參與众籌的各位朋友,每期講座結束後一週內,我們會將講座視頻與文字回顧發送到您的郵箱。另外會根據參與众籌數額的不同,給予相應的回饋。第五季《自由課》八講期間,您都可以參與众籌,講座回饋詳情請點擊這裡查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