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社會的失敗者,正向著成功進發。

2021Matters 年度問卷:衝擊,困境的衝擊,Matters的衝擊

我希望把這事紀錄下來,如果日後我有機會成名了,這事就真的成功人士的成長奮鬥故事了。這不是一件事情,可說是多件事情組合而成的大事情

衝擊,2021年對我來說就是衝擊。

這兩年社會有很多衝擊,2019年不用說了,2020年疫情更是衝擊,而到了2021年,當社會的改變讓大家都開始麻木的時候,我個人的人生卻有著極大的衝擊。


寫下一件今年發生的,你想永久紀錄下來的事情。

答:事業的困境

我希望把這事紀錄下來,如果日後我有機會成名了,這事就真的成功人士的成長奮鬥故事了。這不是一件事情,可說是多件事情組合而成的大事情,對我來說這十年來只有幾次衝擊,第一次是欠債把,2013年,小小年紀的我欠下幾十萬港幣,對我的人生觀念雖沒有即時的改變,卻是潛移物化的改變;2018年,我祼辭,多年來一直依靠打工的我,選擇祼辭,重新走進社會做新鮮人;2020年,我創業,正式有一間自己的公司、團隊、店舖;而2020年的衝擊,是困境。

我做排練室出租業務的,2020年3月租下一個單位開設排練室就遇上疫情,不過無影響,同年11月我們開設分店,到2021年眼看疫情開始好轉,準備起飛期的時候,一連串的事情接踵而來造成困境。以前的文章都提及過,2021年我們面對多個政府部門的調查,而從他們的溝通中,了解到全是因為惡意投訴,是的,2020年的我們真的挺成功的,也可能因為如此得到同業的惡意攻擊(我們都更猜到是誰),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消防、食環、地政,逐一而來,我們努力一一拆解,只可惜最後一個我們拆不掉了,我們要將其中一個場地轉型。

轉型意味著重新裝修、重新學習一個新的業務,還有短暫停業,但不要忘記這分店只是上年11月開業,還本金都沒有回,卻又要再花一筆錢了,而直到今天,轉型後的空間還未完全爆滿(順帶一提,轉了型做偏藝術行業的個人共享工作室),每個月月頭用盡方法調配資金去出糧交租,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以前打工,一個月沒有薪水已是天跌下來的大事,現在卻不止是沒有錢,還有機會賠錢。我們今天依然在努力解決每個月的收支(這個時間就總有額外的支出出現),哎過幾天又是一月了。

不過,我們在談一個大project,1月尾會談合約,如果成功就能完美解決我們的困境,2021年我犯太歲,希望2022年會是苦盡甘來的一年,而這個大Project,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只有疫情。


整整兩年過去了,疫情仍在繼續。相比起兩年前,疫情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你認為還能恢復原狀嗎?

答:沒有改變我,但激發了我......

經過了兩年的疫情,其實,我真的好像已習慣了,習慣了一個活動不能進行,習慣了深夜沒有餐廳(這在三年前的香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也習慣了每天戴口罩,好像戴口罩還好一點,有時候懶的時間不刮鬍子也行,街上也莫名的好像多了很多美女,但,真的能習慣嗎?

說實在,有很多我在這兩年才認識的人,我好像到現在還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子,難道我們真的能進化到只用心、只有語言交流?疫情的出現也進一步激發我的宅男心,早期什麼地方都不能去,已令到我什麼地方都不想去,不想外出,也不想交流,本來這是好事情,省點錢,又省點時間做自己的事,但我發現,我這問題開始有點過態的惡化,我需要再次改變自己,多走進社會。

疫情其實無聲無色的影響著我們的身邊一切,你以為你不旅遊,只做本地工作或生意就無事,正如我之前說的大Project,就是因為疫情政策一改再改,因這疫情是要回大陸,也是表演項目,而到現在,這Project仍有因為疫情惡化而取消的風險,而同樣的事情已發生在無數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合作或商業交流,默默的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經濟。

我深信疫情是會恢復原狀的,要的只有時間,疫情爆發至今2年,其實不足以一個很有效的疫苗去研發和普及,但我深信,可能5年後,疫情會被人類征服,不過,可能未到5年後,我們都已被逼躺平了,不,我已有一些地方躺平了。


2021 年,你(終於)在哪些地方躺平了?

答:人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對這個城市,躺平了,因無力改變,我也不多說了,而我自身也躺平了,如上一題所說,我在社交、人際方面躺平了,這一年,我正式quit了社交媒體,沒有再發facebook、IG,我開始不理解發社交媒體的目的,讓人了解我的生活?了解來幹什麼?我又不是走幕前的人,了解別人生活?了解來幹什麼?十個有九個其實都不太來往,而且,天知道有多少張照片、發文是真的,還是假的,在這個連身高都可以是P的年代,我還看那麼多幹什麼?

但我開始有病態了,每天離開公司就回家,聚會大部份不去、邀約大部份不去,就想孤獨終老似的,我發現,我這樣是不行的,但我就是想這樣,連對拍檔也是這樣,唉,我也不知道什麼回事,刻意去疏遠自己的朋友、拍檔,為的就是減少訊息、減少騷擾?我還以沒有收到訊息為樂?在這方面,我還在調整中,而有趣的是,在這調整中給我最大力量感的,還是我的伙伴。


2021 年,什麼事情讓你獲得最深的意義感或給你最大的力量感?

答:還是人

你知道最有價值的情誼是什麼嗎?不是每天吃喝玩樂的好友,不是一同分享樂趣的好友,也不是肯坐下聽你心事的好友,而是當你不斷的拒絕他時,他仍保持正能量對待你的好友。

這一年,我曾有過很多負能量,我曾想過離開這個城市,去一個物價低的地方默默生活,也曾想過離開公司,隨便的全職FoodPanda就算了,對,我經常對一件事作最壞的打算,壞到我自己都沒有了希望,而在這個我公司困境的一年,其實是我伙伴一直以來的正能量,感染到我。

我知道他的日子也難過,婚姻問題、輿論壓力(在我們跳舞圈是可以吃幾斤花生的大事件),但他仍保持正能量,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讓公司更好,如何改變困境,是的,就是這一種態度,給我最大的力量感,堅持下去,他年紀比我小,但他的這態度永遠值得我學習。只可惜,態度歸態度,有些事情是態度改變不了的,也讓我們經歷一場告別。


2021 年,你經歷的一場告別或一次相遇

答:一個團隊

世上最難掌握的關係,莫過於男女的關係,而我拍檔在一段關係的處理,造成了一場告別,一個堅定的團隊的告別。

尤記得,上年年初,我們開始找會計師了解週年財務報告時,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尤其是關於資產方面,他說:所有資產一定要搞清楚,尤其是股東們的,誰出了多少錢,離場後股份處理等,一定要寫清楚,而且不要有假數,股東之間總有機會不和反目,到時候就會很麻煩。

當時我還心想,我們這條Team不會有這問題吧,怕什麼,只是沒想到,不到幾個月就發生問題了。由於我不是當事人,也不好說人家的事,只能說結果吧,結果一人離團,另一人也已跟離團沒什麼分別,就這樣,我本以為能一直合作無間的Team,跟我們告別了。

尤記得這事情發生的事候,更正值我們公司要面臨轉型的決擇時,正所謂壞事總愛一起來,這兩個月我是尤其深刻,每天都帶著擔憂,做生意好像要偷偷摸摸,我養成的習慣被一一打亂,包括斷食的習慣。


相比去年,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答:我想答持久了哈哈,不過沒有

幸好,我現在又重拾斷食習慣了,我一向是不愛運動的人,以前曾建立過幾次的跑步運動習慣,但都總是因某些生活的改變而放棄。記得2019年尾,我再一次建立跑步習慣,一星期三次,可惜不到幾個月,疫情來了,硬性戴口罩,我心想戴口罩如何跑步,一心只想待疫情過後再跑吧,卻沒想到疫情到現在還沒有過哈哈!

疫情也帶來餐廳限聚令規定6點後沒有堂食,到後來好一點變12點了,結果我怎樣?難得可以晚上堂食了,加上我當時通常晚上11點下班,不理了,一定要吃個宵夜,不知什麼時候又不能吃了,對,我晚晚吃宵夜,通常是麥當勞,也讓我體重到遠人生高峰:80公斤。

到2021年,我再次心想,這樣不行,但這次我沒有再盲目想要去跑步之類的,我覺得我應該找一個我可以持之以恆的方法,也不要強逼自己養成不喜歡的習慣,這樣逼自己堅持一身也太痛苦了,最後,我開始了斷食。斷食是什麼不多說了,由2021年4月開始斷食,體重就已漸降,到7月因壓力停斷,9月中繼續斷食,在這習慣也掌握得挺好,到現在維持了在74KG,而我也開始慢慢開始一些workout,配合自己的日常習慣,而能維持這個習慣去改變,一切全靠一本書《原子習慣》。


跟我們分享你在 2021 年相遇的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或一首好歌

答:原子習慣

我不是2021年才相遇原子習慣的,以前已看過一次但看完就算,但2021年我才真正的再看這本書並去實踐。

我們建立習慣有很多理論,有人說21天養成習慣,但這是假的,我試過持續了200天的習慣,一停就還是停了,也有人以Habit Tracker的方法去堅持習慣,但這也不適用於任何人,更會流於「填好Tracker的每個格子」的心態,根本沒有幫助。

原子習慣給我最大的影響是,不要急於去開始一個習慣,很多人要做一件事就做,不要想,想著想著就不會做了,但其實不然,我們做一件事之前也要去想如何做。原子習慣教導了我,最容易去養成一個習慣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找一個最沒有阻力的時間去做這習慣,例如你每天下班回家和吃飯之間有30分鐘空檔,不如就用這30分鐘做一件事,又或是我,就用上班通勤的時間只看書,通勤成了我的trigger,trigger我這個時間去看書,那其他時間我根本不用想「呀我今天要看一個章節的書,我什麼時間有空去看」之類的。

又以斷食為例,我固定了自己起床和吃早餐時間,然後我只需要控制到我去最後一餐的時間,我把其他事情都排除在這時間之外,這個時間我就只有吃飯這事情可以做,然後,我不經不覺的就習慣了。

所以我真心推介大家看《原子習慣》這本書,真的對大家很有幫助,更要嘗試運用書中的方法,看完不試是沒有的。嘗試是人類進步的唯一方法,正如我,如果當年沒有嘗試裸辭,沒有嘗試創業,又哪有今天的成長,縱然嘗試也有失敗的時候,也有挫敗的一刻。


用一張照片分享 2021 年對你有重大意義的時刻。

今年我最大挫敗的一刻自然就是公司的困境了,自己變得孤僻,團隊也有了缺失。

這照片拍於2021年初,是我們當時團隊在新年的大合照,但因為各種原因,照片裡已有人離開,也有些人應該不會再見,不再合作,這照片也是我最後一張在IG的合照吧,不知道未來我還會不會發IG,但現時這張照片仍是最後的合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是最複雓的,所以我也不會強求什麼,自己年紀也漸長,經歷的事情多了,生離死別什麼的都經歷過,也看得開了,不過有時候看回舊照片,有時候也有可惜的感覺,如果自己比較主動、比較熱情,事情會否變得不一樣?

呀,突然想到,我說自己脫離了社交媒體,但好像Matters也是社交媒體?不管了,此社交媒體不同彼社交媒體,Matters比較有營養,慶幸自己2021年重新在Matters寫文章,所以,配合一下主題,下一題的空格就填衝擊吧。


2021,衝擊matters

答:衝進來,被擊破

雖然2019年我已在Matters開了帳戶,但正式來說我在2021年才開始投入這個社區,衝擊這個社區。自己是區塊鏈文章平台的老人了,經過Steemit、Hives、Primas、Torum等,暫時感覺最良好的真的是Matters(沒有賣口乖啊),最主要原因是Matters內用戶的交流是各個平台中最好最深的(雖然幣賺得不多哈哈)。

最初玩的平台Steemit,已淪為挖提賣的平台,成員交流很少,就算有都是在其他群組,卻不是在Steemit平台上,Hive則是追求大戶點贊的平台,有點變味了,Potato就是永遠有一大堆無意義的留言,唯有Matters,點贊收益沒有因持幣多少而不同,不會有追求大戶的問題,而大家寫的文章也不是只隨便100字交功課,互動更好,很多論點我以前也有寫過,就不重覆了。

所以,希望Matters平台越做越好,


最後是一個願望,希望2022年Matters用戶間會有線下聚會

記得在Steemit的2017年,中文區開始活躍,香港及台北很快就出現了成員自發的線下聚會,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到中文區寂靜下來才沒有了聚會,不過我也和其中數位成員成為了現實生活的朋友,定期吃飯聚會,而上一次去台北旅遊,也聯絡了幾位比較熟的台北成員搞了個小型聚會,不知,這能否在Matters發生?

我不是搞聚會能手,也沒什麼號召力,不過,如果真的有線下聚會,我必定會參加的,至於台北方面,其實呢,我2022年是有機會去台北的,都是之前說的大Project,有一站就是在台北,所以我有機會在台北待一個星期,到時候,也希望可以和台北的成員見見面~



嘩,這問卷實在是太長了,10個問題,沒想到我也能寫完,最後,在這裡預祝大家新年快樂,2022年過得更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