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THHO
TakTHHO

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超過2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到香港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過年大不同?

年初四了,難得連續幾日農曆新年的假期快將結束,不少香港人又要懷著假期後失調(Post-Holiday Disorder)的狀態返工。

小時候的農曆新年
以往香港人辛勤工作了一年,許多人在農曆新年期間也會多休幾天,藉此和家人共渡佳節。記得小時候的農曆新年幾乎大部份店舖也會歲晚收爐,街道更是顯得有點冷清,直到初七初八才陸續啟市。那時要在街上搵食也不容易,一些家庭主婦更要年三十前多買一兩天餸菜作好準備。

店舖關門,但戲院仍會照常營業,那時候香港人在新年期間看港產賀歲片,就像辦年貨和食團年飯一樣成為例牌的賀年節目之一。今天娛樂節目的選擇更多,但我們也在電視機前重溫著那些年發哥、劉華和星爺的賀歲片,特別是星爺的電影中那些經典笑位,我們依然會開懷大笑,百看不厭。

放長假、行花市、有得玩、有得食、拜年逗利是、看電影、吃街頭小食等大概是我們小時候過年期間的開心回憶。不過隨著社會文化、生活習慣和時代的轉變,加上社會整體氣氛的影響,有人說現在農曆新年的氣氛已是越來越淡,或許那是我們社會的文化也在轉變中,而我們對於新年的感受卻又不知不覺地改變。

消失了的傳統習俗
相對於我們上一輩過年的傳統習俗,他們從年廿八開始大掃除洗邋遢、貼揮春、接財神、謝灶、食團年飯、行年宵、拿壓歲錢、爭上頭炷香、燒炮仗、舞獅、拜年……到了我們的一代不少的習俗已經刪減了。然後再到我們的下一代,仍然被保留的傳統習俗卻又因應社會的需要而改變。

以「接財神」為例,今天很多小朋友已不知道那是甚麼。「接財神」是小孩子們到你家中拍門,送上「財神」二字的紅紙,藉此喻意為你一家招來財神,未來一年也就財源廣進。習慣上我們「接財神」後也會派利是給他們。不過如今現代人對陌生人多了一份戒心,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也加強了保安管理,小孩子已不容易進入住宅大廈上門派財神,父母們也不會讓小孩隨便走到街上,我們亦不會隨便開門接財神罷。

因著社會環境的轉變,人倫關係也不像以往那樣簡單直接,這些新年的習俗也漸漸被轉化或消失。同樣以往新年時候的公共屋邨也有醒獅隊上樓舞獅助興,然而現在因為屋邨的保安考慮,這些貼身的慶祝活動已不復見。今天的新年舞獅已變成商場招來更多顧客的表演節目而已,卻少了一份近距離的親切感。

傳統節日商品化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為了生計,農曆新年期間也會照常開工,商場的店舖和食肆更會繼續把握搵錢機會。人人放假我返工,假期正好是零售及服務行業是黃金檔期,特別是現今只強調經濟發展的社會,這些傳統節日已變成服務及零售市場的商機,我們不自覺地投入於節日的歡樂,背後卻是基於鋪天蓋地的商品宣傳堆砌而成,那是商人希望達到促銷效果,藉著傳統節日增加經濟收益。

可以Hea的話,也許沒有人願意在假期時人人放假但我要返工,然而生活逼人、手停口停,今天香港人似是越來越忙、生活步伐急促、再加上土地的問題(時間越來越少、居住的地方也越來越細),大家好不容易才能聚在一起團拜。過去我們要逐家逐戶拜年的方式已經慢慢減少,反而透過電話或網上社交平台的方式拜年卻日漸增加。

文化習俗的流動
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是社會文化的一部份,最初也在我們的傳統社會中約定俗成,並世代相傳下來。基於生活的方式和習慣而衍生,也因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而不再一樣。就如過去新年習俗如燒炮仗、接財神等已是不再保留而淘汰。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也許一些傳統新年習俗的儀式實在太多、一些賀年食品的製作也是過於繁複,相對於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已不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和需要。

當今天的社會只講經濟效益和實際需要,而我們可能未必完全了解傳統習俗背後的意義。若是遇上繁複的傳統習俗阻礙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些舊有習俗便會逐漸被淘汰。當繼續承傳習俗的人數不斷地減少,這些習俗和儀式背後的手藝和文化內涵卻又因而逐漸失傳。事實上不同的社會族群也會有他們的傳統文化,若是我們只保留著那些只具市場價值和工具性的習俗文化,我們的社會文化只變得更單一、缺乏了文化的多樣性。傳統習俗作為文化的載體,若是失傳以後,我們對於自身歷史文化認識也就更少,也失卻了藉著傳統文化而建立的個人身分認同感。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當權者刻意安排的文化工具:象徵歌舞昇平和粉飾太平的花車巡遊、放煙花、又假又膠的大埔林村許願樹拋寶牒、初三拜車公的熱鬧場面,還有新界的地主鄉紳為香港人求福,卻又為了迎合當權者的意願而曲解了「從天而來的啟示」。

可以的話,我還是想回到過去那些年充滿人情味、沒有太多加工的香港農曆新年。

(原文寫於2019年2月8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