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Chen
IrisChen

愛書人/曬書娘。【另類讀書筆記】不算書評,是分享我和愛書們約會的點點滴滴。 支持連結:https://liker.land/iriscanada/civic

【公民社會實踐課】- 加拿大2019聯邦大選

DRO培訓手冊

今年加拿大聯邦大選,我為選區的選委會工作一日,負責選票發放和開票事宜。這是一份需要參加培訓課程而且有薪酬的工作,而且有個很有趣的職稱:DRO (Deputy Returning Officer)。(我腦海中浮現的影像是一隻銜著飛盤跑回來,傻不拉幾的金毛尋回犬。)


民主需要公民參與

選委會在選舉期間有很多工作崗位,年滿16歲的加拿大公民均可在網上申請。經過HR篩選測試和面談,選區負責人會根據個人意願和專長分配工作。

加拿大聯邦選舉日的各項工作崗位職稱和職能一覽表: https://www.elections.ca/content2.aspx?section=job&dir=pos&document=index&lang=e

我的選區內選民教育程度和收入較平均為高,歐裔白人近70%,華人大概佔27%,自80年代起一直是聯邦自由黨的穩定票倉(省市級選舉是另一番局面,以後有機會再談)。區內包含加西著名的大學,有投票權的數萬名大學生和研究生,來自加拿大各地,因此今年成為Mobile Voting Poll 的實驗區之一(民主制度的「實驗」可不是件好玩簡單的事,稍後再談)。

CBC(加拿大廣播公司) 還很貼心的為舉棋不定的選民,特別是第一次行使選舉權的公民,設計了選舉羅盤(Vote Compass)。選民回答一系列議題,根據答案會顯示理念比較吻合的黨派選擇。 https://votecompass.com/


民主制度的實踐可以隨著時間和經驗不斷改善

培訓當天,同梯次學員們就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社會的小縮影:各個族裔,各色人種、性別、膚色、年紀、職業、語言;每個人都很認真,有些人年紀輕輕,但卻是已經有兩次大選兩次省選工作經驗的老鳥了。即使是老鳥,還是要參加培訓,因為根據每次大選遇到的挑戰,程序和訓練手冊不斷的更新改善。選舉考驗團隊協作能力,根據每個崗位編寫,厚厚的一本訓練手冊,把投票日的每個程序標示得清清楚楚,每個狀況如何處理,也有一定的規定和採取步驟。工作人員不能向外界或他人談及自己的政黨傾向,也不可以為自己心儀的政黨或候選人拉票。投票日當天的服裝也有規定,不能穿”party colour” (在加拿大,這意味著不能穿紅、藍、橘、綠、紫)。

選舉日前數天,投票所的團隊召集人給團隊的每個人打電話,從何時何處報到,到停車場在那兒,休息時間安排,午餐建議,巨細靡遺。我個人花了一個週末把手冊細讀一遍,畫線標記,還貼了sticky note 以便查閱,很久沒這麼認真了。這份認真在選舉日當天,證明非常重要,一點都沒白費力氣。


 民主社會投票是權利也是義務

我服務的投票所在大學所在地,借用校區內某個中學的體育館。雖然規定集合時間是早上六點,遲到15分鐘就會被逐出團隊,選舉日當天早上五點半,團隊幾乎每個人就都到了,公民社會每個人的責任感都很強。大家分工合作,將投票所按規定佈置好,每個票箱在團隊召集人確認是空箱後,用有編號的封條封住。投票所內一共有八個投票站,我是八個DRO之一,和我搭檔的印度裔 PC (Poll Clerk) 做事穩妥細緻,她的兩個孩子也是工作團隊的成員;16歲的孩子擔任IO (Information Officer),認真負責有板有眼。我想,印度裔在加拿大政壇的政治參與力度和團結,不只是表現在政黨方面,而是父母以身作則,自小教育做起的結果。

投票日當天風雨交加,又濕又冷,投票的人潮卻沒停過,特別是我們的投票站。除了社區人士,許多都是住在宿舍,第一次擁有投票權的大學生。他們可以回到家鄉的原選區投票,也可以選擇投票給大學所在選區的候選人,但是和大家一樣,一人只有一票,只能選擇其一 (Mobile Voting 實驗的一部份)。如果他們選擇在大學所在地的選區行使投票權,除了初次選舉必須要填的文件,現居地證件核實以及登記也得多花點時間,狀況百出。即使團隊召集人和他的兩個副手不斷巡邏支援,幫忙解決問題,我們前面依舊排起一條長長的人龍,壓力山大。特別是從下午三時開始,一直到投票結束,我一共在70多份文件上簽名作證,我的搭檔更是筆都沒有停過,我們連上廁所的時間或慾望都沒有。

雖然DRO可以直接把勾選好的選票投入,我都讓選民自己親手將選票投進票箱中。看到一張張興奮或緊張或嚴肅的小臉,行使他們因憲法賦予的權利,有些還傻笑問能不能來個自拍(少年欸,不行唷!),覺得民主制度的實踐,真的是非常美好,是對人性的信任和尊重。

有個打扮入時的華裔婦女,告訴我們她是生平第一次投票;在把票投入票箱時,她的手略略顫抖,眼眶泛淚,我想我能感受她悲喜交集的複雜心情。溫哥華有些移民因為家庭或本身的因素,選擇只拿楓葉卡不入籍成為公民,沒有投票權,因此他們通常不參與也避談政治,更難以全心融入當地社區。有些移民的政治參與,往往是為了某個政黨或候選人搖旗吶喊,或充當檯面下錢權交易的白手套。選舉為他們而言,只是權力操作遊戲。在微信自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幾個亞裔候選人和他們的助選團隊在去年省選鬧的笑話足夠出本書。


民主需要制衡和監督

為了維護選舉程序,確保透明公開,每個政黨或候選人都可以推派代表,在投票所團隊召集人那兒申請登記。投票過程中,候選人代表們密切注意每個投票站,防止任何人作弊。投票時間截止後,投票所團隊召集人把大門關上,我們繼續為已經進入投票所的選民核對證件發放選票。有些人少的投票站已經整理好桌面,把票箱打開,開始計票。各個候選人代表此時都打起精神,緊張起來,走過去監票。畢竟計票才是重頭戲啊!有些選票勾選了所有的候選人,有些一個候選人也沒勾,這些都計入廢票。如果有爭議,團隊召集人說了算。

不出意料之外,我們是倒數第二個完成開票計票的投票站,總數足足比鄰近兩個投票站多出近一百張選票,但是我們的選票管理極佳,不多不少,編號數目全部對得上。我和搭檔在計票表格上簽名以示負責,然後給每位候選人代表一份計票單。每個候選人代表都可以拿到每個投票站的計票結果。開票完成後,選票,未使用的選票,廢票,文件,封箱條碼⋯⋯都被整理清楚放在編號指定的袋子或箱子裡,由團隊召集人以及他的副手確認後,在每份文件上簽名,之後送到選委會留檔。有人聽了或許會大笑,不止各項表格文件,連封箱的封條都有編號,都得登記在表格上,經手人員都要認可簽名,以示負責。民主制度的實踐,不是開玩笑的。


選舉制度需要創新改革

此次大選,雖然杜魯多總理領導的自由黨在眾議員席位上險勝保守黨,得以組少數內閣繼續執政,但是保守黨得到的總票數其實是勝過自由黨的。選舉制度的改革,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區塊鏈在選舉制度上的應用就值得研究探討。


『未受監督的權力遲早會被濫用,人類本性如此。』 - Larry Diamond 《妖風》


這幾天在讀《妖風: 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會好好想一想。

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121353000101

實體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60598

英文原版: https://www.amazon.ca/Ill-Winds-Democracy-Ambition-Complacency-ebook/dp/B07HLR7R7F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