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
Jeffrey

Web3、AI、人文歷史、女性主義、哲學、全部包起來的人。 ⚡鏈閃 BD/小編 ,創了一個讀 bar,可以進來一起玩! 與我相關:https://linktr.ee/jeffrey0102

從單向到雙向的媒體革命──W3展報創辦人熊太先森談「閱蒔計劃」與 Web3 媒體

W3 展報推出了「閱蒔計劃」(Read2Plant)的閱讀養成機制,透過「養成遊戲」的設計模型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更結合 NFT 技術讓讀者一方面實際上去參與區塊鏈產業,二方面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將其閱讀歷程可視化,具現化。除此之外,該計畫也鼓勵讀者多去參與文章的討論,進一步擴大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社群深度,讓讀者不光光只是「看」文章,更可以是與作者討論文章,交流文章,開啟更多元的互動模式。

本文原刊於鏈閃


無情工商PART1:

讀Bar 共學社群建構中,想與我一起討論更多國際新聞與書籍嗎?歡迎加入我的共學社群,我們會每周固定舉辦讀書會(新一期將於3月20開始,書籍是顧燕翎編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不定期舉辦學習分享會!(下禮拜最後一次惹)

總而言之,如果你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學習,那麼就歡迎你的加入!

無情工商PART2:

想知道更多區塊鏈新聞?歡迎鎖定鏈閃


《W3展報》是一個重視美術設計與文章可讀性的「Web3」媒體項目,主要報導內容以 NFT 項目為主,更希冀能夠成為 NFT 項目的監察者。W3 展報聚集了一批專業的媒體人與寫手,透過廣泛搜羅不同 NFT 項目並進行整理與報導,為讀者搭建資訊來源的橋樑,降低大眾進入區塊鏈產業的門檻。

近日,W3 展報推出了「閱蒔計劃」(Read2Plant)的閱讀養成機制,透過「養成遊戲」的設計模型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更結合 NFT 技術讓讀者一方面實際上去參與區塊鏈產業,二方面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將其閱讀歷程可視化,具現化。除此之外,該計畫也鼓勵讀者多去參與文章的討論,進一步擴大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社群深度,讓讀者不光光只是「看」文章,更可以是與作者討論文章,交流文章,開啟更多元的互動模式。

本次鏈閃邀請到了 W3 展報的創辦人「熊太先森」來與我們一同討論此次推出「閱蒔計劃」的目的與背後的想法,更衍伸到作為一個過去曾參與傳統媒體業的創作者是如何看待區塊鏈技術之於媒體的影響,以及對 Web3 媒體的一些想法。

文章開始前也推薦讀者先去看看甚麼是「閱蒔計劃」,或許會更了解熊太先森推出這個計畫背後的動機與其價值。

▍跨界進入 Web3,傳統媒體人如何看待「Web3」媒體?

依稀記得第一次知道「熊太先森」這個人似乎是在某個創作者社群,或許是馬特市又或許是方格子,但總而言之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位很積極與主動的創作者。第一個與他展開的話題就是「抱怨」傳統出版業的種種不是,但卻也都無可奈何。

後續的交談中才知道熊太先森也是自印刷及出版相關科系畢業,身邊包括家人與朋友也都在傳統媒體公司工作,自身也曾在大型書店、印刷公司工作過,對媒體產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認知。雖說如此,但比起「前輩」這樣的稱號,他更傾向稱自己為「自媒體」或「創作者」,除了過去有經營自己作品的經驗外,同樣也曾投稿至出版社,曾經跟不少出版社與編輯們就創作和出版話題進行過交流。

但最後熊太先森發現,投稿這麼多年以來,效果居然還沒有自己出版刊物來的好,此發現也讓他反思:現代的出版業界真的值得自己的追捧嗎?現在出版業的作風與潛規則真的適合自己嗎?

躊躇之際,區塊鏈產業步入了熊太先森的世界,他發現比起過去創作者汲汲營營透過集資平台、訂閱平台尋找資金,NFT 似乎讓整個尋求資金的過程更有魅力,甚至更有潛力讓創作者與讀者、收藏者有更好的互動。


「當世界上所有人都踏入web3後,那到底還有多少炒賣的空間是能夠剩下來的?」

以創作者的身分,熊太先森直覺到 NFT 這個工具是為創作者而生的,而不是炒作的投機工具。在這樣強烈的直覺之下,成立了 W3 展報這個項目,希望讓更多有實力的繁體中文創作者有更多曝光的機會,並相信這些「創作」是更應該被認真對待的,而非是以財力跟名氣去衡量的。

Web3 的投機風氣同樣也影響了熊太先森對 Web3 媒體的看法,過去他曾在招募編採部成員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世界上所有人都踏入web3後,那到底還有多少炒賣的空間是能夠剩下來的?」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便是熊太先森對現階對媒體過於追捧金融話題的不滿。換言之,當大部分媒體的重點依舊是投資與金錢時,金融便會與 Web3 畫上等號,但事實上 Web3 不僅僅只有金融,「在金融背後還有更多人利用 Web3 技術建構更實在、更有意義的事情。」熊太先森如此說道。

此外,熊太先森也提及 Web3 的世界中,大型媒體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自媒體與一般用戶的論點將更具有影響力。甚至加上 AI 的發展,個人擁有的撰寫能力也將大幅度的受到解放,比起更多「純官方消息」的散播,或許未來的創作者將更傾向於人性觀點的報導與分析。為此,熊太先森也期許有更多的 Web3 媒體將輸出更多與技術應用方法、分析相關的報導,而非是單一且扁平的投資資訊。

Web3 是金山一座,同時也應是各種有意義事物的基礎 / Midjourney

▍「閱蒔計劃」到底要做甚麼?從單向到雙向的媒體革命

單向輸出與媒體經營的困境

熊太先森表示,推出此次計畫的目的便是在於去打破「媒體」單向輸出的困境。

何謂「單向輸出」?過往我們往往會在傳統媒體、出版業中看到相類似的困境,透過大量的,快速的「標題殺」扼殺讀者的思考空間,讀者也會一直陷於「只有立場沒有思考」的窠臼之中。在讀者的胃口逐漸被餵大的同時,媒體卻也只能不斷的輸出,盡其所能的填滿讀者的胃口。

在不斷輸出的過程中,「媒體同樣也無法自大眾獲得比『書籍售價』、『精品售價』、『訂閱費用』等更多的東西,這個局面導致媒體的收入大多數來自於廣告、業配文、訂閱收入和實體商品販售利潤等。」熊太先森說道。

隨後,熊太先森便針對廣告、業配文、訂閱收入和實體商品進行討論。在他看來廣告與業配文很容易讓大眾掉入詐騙或「rug pull」的陷阱之中;訂閱制則會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除非社會上有甚麼重大的事件,否則一般讀者已經被養壞的閱讀胃口並不會為了文章而付費;至於實體商品呢?他認為現階段的實體商品對媒體來說相對不實際,除了需要被扣上架費用、佣金之外,工序的成本也很高。總結來說,現階段的媒體基本上是很難只依靠「報導」在圈內生存的。

創作者的窘境 / Midjourney

創作、社群、NFT 三為一體的媒體生態

為了解決以上的媒體困境,熊太先森參考了過往成功創作者的創業模式,並歸納出了三個核心的概念:創作、社群與 NFT。

  • 創作:過去熊太先森在長期觀察大量 NFT 社群後發現,多數的「 NFT 持有者」都會「主動」分享其所持有的 NFT 項目資訊,而這樣的主動性是相當有助於媒體的發展,為此熊太先森也以報導 NFT 項目作為其創作的起點。

  • 社群:在他看來,社群就是 Web3 的核心理念,相較於一般的新聞媒體,Web3 更貼近個人,更傾向於個人,個人在 Web3 的主動性將會是成就一個社群相當重要的部分。為此,閱蒔計劃中的各種獎勵機制與遊戲機制也都是在鼓勵參與者可以多分享,多討論,社群也會因應而生。

  • NFT:NFT 是閱蒔計劃之所以得以成形的原因,同樣也標示著熊太先森在 W3 展報所展現出來的核心價值。透過鑄造文章 NFT ,讀者便可以最低底線的證明「有接觸過」這類型的報導。換言之,倘若這樣的閱讀習慣被養成,我們或許可以預想一個有趣的未來:當一位讀者身上有著其「閱讀痕跡」,創作者便可以更精準投放文章,並與志同道合的讀者建立起更有互動性的社群。甚至可以開放特定的活動、文章乃至於空投給擁有特定文章的讀者,建構更加強大的互動模式。

閱蒔計劃更有望成為紀錄讀者在 Web3 所有生活與閱讀的成績單,藉由與不同社群的互動與回饋,將整個閱讀歷程與互動關係可視化,建立一個與個人連結的 Web3 名片,除了紀錄閱讀歷程之外,同樣也可以記錄這位讀者的個性。舉例而言,倘若某人的閱蒔計劃 NFT 上有一棵植物被種在晴天下,那你亦可以肯定這個人是一個樂意花費時間在社群中,並且會踴躍聊天的人,因為「晴天元素」只會分發給那些樂意在社群聊天的成員。

「總括來說,我希望閱蒔計劃可以更實在地推動到社群發展,讓社群可以圍繞在W3展報的報導和NFT上,展開一場養成遊戲,而這個遊戲將會視乎每個人的行動而有不同的結果,這將會比起一般的新聞媒體能夠帶出更有活力的雙向互動,以及讓『媒體』變得更有趣。」熊太先森說,「我希望長期發展下去,閱蒔計劃將會有一個權威性,就像我希望W3展報會成為NFT圈裡的監察者一樣。顯然地,這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建立的東西,就像閱讀習慣一樣,但我堅信W3展報與閱蒔計劃一起發展時,將會迎來盛世的時刻。」


訪談:熊太先森@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