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雅
曉雅

【今晚十點,在線問答】鄔方榮:青年自治的實踐——以北京706青年空間為例

在都市中生活的人,所經歷和感知的環境,是點與點的互相連結。這個連結,往往建構在多元的公共空間裡。來自不同地方,身著不同背景的人,通過具體的公共空間實現交往,溝通與認同,這些「點」,編織了公共交往的空間網絡。

「706青年空間」座落在北京高校聚集的五道口,它便是這樣的一個點。2012年2月,12個年輕人只是為了「好玩」而湊錢成立了706青年空間,名字,則使用租來的90平方米二居室的房號706,空間的宗旨是為擁有共同誌趣的年輕人提供一個自由對話的空間。706青年空間致力於青年人的通識教育、交流,任何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來這裏舉辦,參加活動。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知道並流連在706,空間又逐步擴容,並設有圖書館、咖啡廳、天臺、住宿床位等設施的多功能青年文化空間。定期舉辦講座、沙龍、「一千零一夜」、民謠派對、脫口秀、話劇等,活動內容涵蓋了藝術、人文、社科、公益等不同領域,在很多人心目中,706真正意義上構建了一個開放的青年文化空間,映襯著它提出的口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和聲音」。

706作為複合,多元開放空間的場景,創始人及運營者@706邬方荣認為,706是體現青年人生活方式的一個空間。「其實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需要這樣一個公共生活的的空間,一個交流的地方。可以說是大學教育的一個延伸。」甚至,創始人之一@羅勉曾提出更宏大的願景,這是一塊「培養公民德性的土壤」。

在卞中佩 @Torrent這篇《中國學人書店,沙龍空間》的文章裡生動可見:

北京一個炎熱的週日中午,為了聆聽中國青年如何看待蔡英文上台的講座,我坐地鐵到了開設在五道口、中國高校雲集的「706青年空間」。本來以為僅是一個舉辦講座的簡單教室,一出電梯,就是一個剛裝潢好的現代式咖啡館,隔壁房間則是一個開放式辦公室,給工作人員及訪客隨意使用。
一個工作人員十分好客,一看有生面孔就上前寒暄,我告訴他來意後,他自我介紹他就是開辦706的傳奇人物鄔方榮。接著他帶著我繼續深入706,包括了小型討論室、廚房、樂團展演室、十多坪大四周都是書櫃的閱覽室、能俯瞰五道口的頂樓天臺以及青年旅社。鄔方榮說:「這裡24小時開放,讓中國青年能暢所欲言聊理想、談未來。」
「這根本個提供所有文藝青年需求的天堂。」我心裡其實在嘀咕著。
當我們回到咖啡店,鄔方榮向我介紹當天另一場講座主講的中國工運組織者許輝。我和許輝互相自我介紹後,才驚訝地發現原來今年我們有一個共同的香港朋友到美國旅遊時,是到對方家落腳,我回頭和鄔方榮說:「我們兩個一個是台灣人、一個過去在珠三角工作,只因為有一個香港共同的朋友而聽過對方,卻沒想到巧到在北京這個地方碰面。」
鄔方榮笑著回答:「這個就是706傳奇之處,能匯聚相同理想的朋友,在這個地方相遇。」原來一直以來,706為了接地氣,已經舉辦了不少在第一線基層工作的朋友前來分享經驗,有意識地要做串接青年及社會組織的平台。

706要盡力做到「公共」,很多決策需要更具有開放性。比如,在活動的設計上,除了要保持706主辦方的主體性,也會開放給外面的團隊設計一系列的活動,這種以開放、共同型塑的模式決定706的內容,鄔方榮說:「由於706青年空間本身是由青年群體組成的,青年人來形成706的風格,活動形式、內容產出,就是偏向自組織的模式。」

706的青年旅社,最多的時候可以住50位左右的住客,他們大多數剛從大學畢業不久,幾乎都不是當地人,但很多都已經在北京生活過幾年。他們重視這樣可以和其他青年人一同交流的公共生活空間。在706的預想中,團隊和居住在這裡的年輕人之間並不是房東和租客的關係,他們希望能夠與住客之間形成平等對話的機制,讓住客有表達和爭取權利的自由,從而收穫一種歸屬感。它被取名為「生活實驗室」,希望打造成一個多元共識社區,同吃同住,共同討論管理規則,藉以體驗民主及平等。這也將是我們今晚討論的重點。

在網上看到一個曾經在706生活過的志願者這樣寫:

「喜歡706,是因為在這裏我可以感受到那些固有的概念與意識被剝離、沖刷或者那些模糊的想法逐漸聯系,清晰的過程。……不參與706,或許我沒有機會去近距離了解這樣的一批人,他們有勇氣由自己做出選擇,去關心他人,也關註自我,並從中獲得快樂;也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可以用完善的人格去填補制度的缺陷,為更多的人去謀求幸福。這些人的行為讓我了解,原來自由存在於世界的任何角落,理想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表達與實現。而我,也開始試著去尋找方法來幫助那些我一直關註的人群,也開始嘗試去理解不被認可或者我曾排斥的人或事。」

創始人之一羅勉,2012年還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他曾經邀請獨立學者@柳红講19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參與改革的經濟史。柳紅老師當時說:在今天這樣一個新的改革關口,年輕人和知識分子仍然大有可為,這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然而沙龍空間面臨到的困境,現在的仍會遇到,政治當然是中國永遠逃不開的命題,無所不在的政治是各種沙龍討論的焦點,但同時也是壓力來源。卞中佩在文中也寫到706的起落。除了政治,還有不確定的外部因素,近期因為房東不再與之續約,706不得不縮減一半空間,才能得以在原址繼續。

今晚十點,我們邀請706青年空間的創始人@706邬方荣,一起談談706的故事,思考,價值,困境,以及中國公共空間的起落。706成立的2012年,政府已經有意識在收縮,打壓公民空間,後有傳知行被取締。我們可以提一個較為本質的問題:青年空間的概念是什麼?並一起討論:「青旅」「青年公寓」 「青年空間」 「共享社區」這些概念的核心區別在哪裏? 706如何從公共空間到共同體進行轉換?706的青年自治實踐狀況如何?甚至706與資本的關係是什麼?另外,以這些年的經驗,建立一個活躍的社區上有什麼體會?

Matters有很多朋友曾受到706的滋養,也有@柳红@周濂等在706與青年互動的老師,另有北斗等在高校中具有影響力的團體(@薄然啊),還有台灣的玖樓空間(@柯柯),都是706情誼深厚的故友。今晚的在線問答,恭候各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