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思考無罪化/THINKTOOMUCH
支持思考無罪化/THINKTOOMUCH

因受體制和社會的影響, 人們倦怠於「思考」,甚至認為喜歡思考的人只是想太多,妖魔化思考。思考無罪,獨特有理。 長期流浪在各個國家,曾待過中國、澳洲、歐洲、泰國,現居台灣東部,看待事物有「局外人」之感;關注人文、社會、音樂、藝術、教育、文化、科技、心理學、兩岸。

那些畢業了之後才知道的生活的殘酷真相

說到底,我認為應試教育傷害最大的便是對生活的熱情,熱情一被拿走,就要花很大的精力找回來,有的人甚至因為喜歡安全的生活而選擇再也不找。


說到底,我認為應試教育傷害最大的便是對生活的熱情,熱情一被拿走,就要花很大的精力找回來,有的人甚至因為喜歡安全的生活而選擇再也不找。
熱情這種東西只有人類在做自己喜歡做的/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眼睛裡才會閃現的光,而這樣的光才是支撐著一個人活著快樂的重要源泉之一,並不是職業地位,不是薪資高低,不是行業的光鮮亮麗。




前幾天遇到了兩個大一妹妹,聊到了他們從小到大學都在自己家鄉度過。

「為什麼沒想說可以去外縣市讀大學」我好奇問道。

「因為理工科除了台大下來其他學校就很差了,跟我們學校落差太大了,雖然我也很想去外縣市,從小到大都在同一個城市真的是很無聊,但是其他學校排名真的太後面了 」我聽到了學校排名就預感不妙,所以接著問他們的專業。

「我是學能源的,她是學經濟的」

接著我問道:「那你是喜歡這專業才選的嗎?」

她毫不猶豫地說:「不是,我不喜歡這個專業,但是爸爸媽媽說這個專業出來之後可以進科技園區,賺的錢多」

我忍住我的驚掉的下巴(我以為在台灣比較少發生這樣的事情,畢竟這在牆國是非常普遍的)

「很多是指?」我接著問。

「……..我也不知道,反正他們也沒說多少,就說很多」

我昏,「你不知道很多是多少就相信讀這個專業賺的錢會比其他多….」

「但像我要是讀自己喜歡的肯定不賺錢啊,我喜歡政治學」

「那你除了政治還喜歡什麼」

她很快速地回答「沒了」接著說:「喔還有攝影」

媽呀攝影才賺錢好嗎?攝影做得好的又可以自己接案又賺的不少。

接著當我問道他們知不知道科學園區的高薪是用高時數的換肝換來的,沒有休假。

「對啊,但還是錢多吧,不過我應該以後也不會在科技園區工作,應該會去美國找相關工作」

「美國也有很嚴重的加班文化啊」

「也是啦……」

接著就聊到了她覺得去歐洲讀書的消費比美國貴

「去美國一年兩百萬台幣,但是歐洲就更貴」

我是不知道她的消息源從哪來,但是真的是令我感到無法置信,我可是第一次聽說有人說歐洲物價比美國貴,當然除了北歐和倫敦,並且歐洲很多學校學費都是公費。

這個妹妹確實透露出一副自以為是的氣質,可能是由於相較於身邊的人家境較好,以及又考上了台灣數一數二的大學,以及家裡人職業的關係,令她優越感十足,說話頻頻有想要較勁的感覺:「我也有朋友在歐洲,他…..」

要說幼稚我可是很久沒遇過這麼幼稚的人。



而最讓我感慨的不是幼稚,而是空洞和麻木。

他們在答問題和思考的時候,毫無靈魂,毫無自己想法,僅有的是「他們說」「父母說」「朋友說」,眼神呆滯空洞,甚至有點目視無人,那目視無人又來自他們姣好的家庭環境可能帶他們出國幾次國,讓他們在同儕裡比較優渥感,提起打工換宿,便慌忙的表示:“我們只是來體驗的很快就回去”。

我並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我只是想起了我從小就懷疑的制度到底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我也知道如果一代所謂好大學出來的學生這樣麻木不仁和因為成績好就驕傲,必定是社會的責任。

龍應台當年說台灣的大學就像幼稚園一樣。

時隔三十年之後,又有怎樣的變化了。

十年前我就幻想有朝一日我有機會一定要炸了補習班和寄宿學校這種東西,不只是怨恨,而是我深知這些機構存在的荒謬性和泯滅人性但同時也知道這些東西會一直存在下去。我曾經深深地質疑教育制度,但也就順應了它,直到畢業我發現這是個巨大的謊言,如果讀書是僅僅是為了賺錢,那麼其實抱歉,讀書才是最不賺錢的。

如果想要賺錢應該是去學一技之長,現在那些做美容美髮美甲攝影的人賺的可比白領多多了。

而當我已經明白關於行業的真相,關於讀書的真相,關於經濟的真相,關於什麼會賺錢的真相,發現其實興趣才是核心算法,只有喜歡才能讓你持之以恆地在同一個行業和興趣上鑽研花時間,而硬要去讀那些「賺錢」的專業,最後還是會因為堅持不下來而轉換跑道,無疾而終,或者在行業上毫無動力追求,「工資」也會被外賣小哥或者美容師輕而易舉超過。

當我們衡量職業的時候,不僅僅是賺錢,還有自由度,還有喜愛度,這件事對你的意義和價值,這些才是構成了選擇職業或專業的主要因素,拿任何一個東西衡量都是狹隘無幫助的也走不長遠的。


世界很大 宇宙更大


說到底,我認為應試教育傷害最大的便是對生活的熱情,熱情一被拿走,就要花很大的精力找回來,有的人甚至因為喜歡安全的生活而選擇再也不找。

熱情這種東西只有人類在做自己喜歡做的/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眼睛裡才會閃現的光,而這樣的光當然在沒有任何意義的應試教育制度裡被成績和高等函數所泯滅掉,被一輩子都用不上的複雜的牛頓第三定律公式裡毀滅掉,被因為會耽誤學習而被家長脅迫放棄自己的畫畫、學樂器、玩塔羅牌、跳舞等時間興趣而消逝。

而這樣的光才是支撐著一個人活著快樂的重要源泉之一,並不是職業地位,不是薪資高低,不是行業的光鮮亮麗。

我有認識許多月入六七萬台幣的上班族朋友,他們的職業地位也不錯,公司也名聲大,但是他們沒有熱愛的事情,他們對生活沒有熱情和期待,僅僅就是過一天算一天,錢帶來的興奮感和衝擊明顯遠遠低於他們所期待的,他們痛苦而不自知,卻還是在物質主義的囹圄裡掙扎,甚至負債累累。



在脫離了高壓的軍事化管理寄宿學校和全日制的補習班之後的很多年,我發現,學習應該教的是我們如何應對在生活裡真正會遇到的事情:人在這社會上最大的難題就是人際關係,怎麼和父母處理好關係,怎麼和同儕處理好關係,被霸凌或者看到人霸凌怎麼辦,歧視和被歧視怎麼辦,什麼是正義不正義,怎麼判斷媒體公不公正,還有我們來自原始生活的能力:怎麼在海裡河裡游泳,怎麼跳水爬樹,怎麼辨別植物,怎麼看出樹的年齡,壁虎和蜥蜴有多少種類,北斗七星是哪幾個星星,想要種各種花草有什麼秘訣,怎麼拔雜草,颱風天的時候怎麼保護樹木,還有體驗手作的樂趣:陶藝、竹藝、彩繪、手工織布、天然棉麻怎麼做、天然肥皂怎麼做、怎麼下田、怎麼種花種草、蓋廁所,還有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人類的藝術能力:舞蹈、設計、創作。

孩子本來就應該當個孩子,他們做12個小時的考試題的時候看過他們笑嗎?帶他們去戶外爬樹游泳看星星看瓢蟲他們會笑嗎?

我在很久很久以後才發現,會生活的人、對生活有熱情的人自然會明白他們想要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做什麼樣的行業,而不是像競技賽跑一樣只顧著贏只顧著和別人過一樣的人生,生活遠遠不只是工作和高等函數。

這樣的人也會更有憐憫心和同理心,他們更懂得關心保護地球,懂得不能傷害動物,為什麼要少用吸管,看到野生動物會很開心,更尊重藝術家和手作家,更明白農夫和園丁的辛苦,也能理解星體的奧妙,宇宙的奧妙,大自然的能量,而不是只會在大城市的fancy咖啡廳裡絮絮叨叨和姐妹們聊八卦講壞話和聊名牌包。

生命的廣度是由自己開發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