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obao

@joobaodii

九月歌單Playlist in September

It is from Patrick Brasca, I like his music so much.

大我十五年的哥哥

我有個比我大十五年的哥哥。

無解亦誤解,有解

習慣性會先在開始工作前,把所有的待辦事項都寫到To do list裏面,才開始一項一項完成。我喜歡每完成一項就劃掉的成就感,這代表我一整天都有在做事,而不是找事完成。

窮人區的老熟人

我猜我是知道的,我們那麼多年未見,何來一見就是去參觀窮人區,何來一見就是五人相聚。我只是想跟著夢境走下去,想讓劇情延續。我想知道我們還會一起做什麼,我還想看看我們還會如何互動。我清楚地知道,在現實生活裡,不會再有機會和這群人在一起。

建立習慣只需要21天

記帳、寫日記、閱讀、護膚

《九月》

第一次聼到《九月》是在念國中的時候,是楊山在《中国新歌声》為那英戰隊出戰所演繹的一首歌。國中三的年紀聽到這首歌,其實并沒有聽得懂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麽。雖然如此,我卻每晚都循環播放這首歌,説不上是爲什麽,就是有種特別的感覺。

我的工作,一成不變

每次早上醒來要上班,都會讓我非常厭惡自己需要工作的這件事。沒有工作,我就沒有收入,生活就會停滯,生存也就成了問題。這是一道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工作就是為了生存,如果可以不工作又能生存,那誰還會拼命工作?

不太偉大的存在

習慣了一個人吃飯、工作、回家的日子,我對生活逐漸麻木,失去了自己尋找工作的初衷。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會在某些特別的聚餐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能說是全部,但會重新意識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部分意義。我們需要,也須要這些意義不斷地提醒我們,不要掉入生活的旋渦。因此,不太偉大的存在,也可以是這世界的某一盞燈,會照亮誰呢?誰又會知道。

踮起腳尖的喜歡

我不只是晾衣服的時候會到陽台看看,我起床後也會一邊刷牙,一邊走到陽台。我出門回來之後,也會到陽台看看,或者吃完晚餐,也會假裝散步消食走到陽台處。我這麼做,只是為了看清楚他的模樣,又或者說是多看他幾眼。偶爾會看到他拿著洗衣籃往外走,偶爾會看到他清洗陽台,偶爾會看到他和狗狗在陽台玩耍,偶爾會看不到他。

不過是一場遊戲,何必當真?| 生活的意義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本來就得遵守這個世界已經設定好的規章活著,脫離了規章的其一軌道,就會讓我們沒有了活著的現實感。世界有很多地方,但我們生來卻只歸屬於一個地方(除非有移民、特殊等原因),何等渺小、何等狹隘,我們生來大部分的時間都只存活在世界上的一小區塊。

雨中送傘,既雪中送炭

是個下雨的平凡日,經過市場的我,正準備回學校。遇到了沒有撐傘的爺爺,他單薄的身影,尤其在雨中顯得多麽孤單。

初戀的後遺症

熄了燈的房間,就像沒被打開的冰箱,安靜、冰冷。

身為女兒奴的父親

我寫了很多創作型短篇小說,每一篇幾乎都有一個完整的結局。然而,這一篇,我想在結局處留白。我不是一名父親,也不是單親家庭的小孩,所以我只是模擬了一下單親父親照顧女兒會遇到的事情,青春期叛逆這一關,要怎麼過呢?歡迎留下你的答案。

第八章

我拿起充好電的手機索性離開了房間,走到外面的客廳處,倒了杯水就坐在不久前購買的懶人沙發上。習慣性地一邊喝水,一邊看向窗外,外面此時正在下雨,是綿綿細雨。有只灰黑色的小鳥站在電線桿上,它用嘴尖梳齊身上的羽毛,獨自站在沒有遮蔽物的電線桿上淋雨。我又再喝了一口水,然後放下水杯。

故事不該停在第七章

你知道在你還未能對自己完全地負責任,無法自主做決定,沒有一點經濟能力的年紀,是處於尷尬又無助的狀態。我不喜歡一直在改變的生活,一直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但是,如果是兩個人一起,或許也不是件壞事。

她,只是在角落裏看著

我們活在宇宙的其中一個行星上,每個人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篇章,篇章與篇章之間或有雷同,或大不相同,但都歸屬于同個宇宙。願你看不懂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麽,幸運的人兒,或許真的是上輩子做了很多好事吧。

我,在這裡漂流

我很常會突然陷入自己的思考裡面,想要得到些什麼又或只是沉溺在昏忳中不可自拔。我只是偶爾想起,自己有過這些不經意間的思考,無意識地無視了自身的感覺,只是不斷地想抓住想到的繩索。愿沒有人似我活得如此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十分之三的悲傷

這個故事是我虛編的,故事完整度仍欠佳,我還在努力寫出更能觸碰人心的文章。 前幾天偶然在youtube刷到這個主題的影片,我認真佩服接受採訪的所有家人,多少的勇氣和鼓勵才能讓他們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歷。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有什麼在等著我們,每一個階段都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觀看以後,很多的感覺在我的腦海里來回徘徊,好像得寫些什麼才能壓住煩躁的心情。

友情修煉記

友情是不是只有在剛開始的時候才最純粹?總說愛是需要修習的必修課,可友情是打從有記憶起就正在發酵的感情。當我們還沒將愛情當回事的時候,是友情一直擔任起治癒我們內心孤獨感的角色,幫助我們修復被家人或老師傷害的心靈。友情是不是一直都被認為是理所應當,本該如此?

黑色柵欄的恐怖回憶

台灣的MeToo事件一直在提醒著我被我壓在心底的過去,我看著一件件關於性騷擾等的事情被公開,才慢慢地將曾經也埋在我心裡的事情重新提取了出來。我們可以原諒加害者,但絕不遺忘傷害我們的瞬間,他/她原本可以選擇不這樣做,但終究還是選擇了傷害受害者,卻也還過著正常的生活。陰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選擇擁抱陰影,讓陰影成為我們的保護光環。我是釋懷了,但傷疤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