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門研究員 KUN
偏門研究員 KUN

老靈魂一枚,多重身分。 談城市也論建築,說人物也講史話。

[城市]表層想像與真實地方—談公共藝術「大港迴聲」

(编辑过)
10月開始在高雄舉辦的臺灣設計展,主展區位於高雄港蓬萊商港區,其中一個參展團隊侯林設計的作品「大港迴聲」就在不遠處。這個號稱全國最大的有聲公共藝術,強調從基地的歷史找尋線索,成就港區新地標,然而在其美麗樣貌外,團隊表層的想像卻與真實地方的脈絡有著不小落差,甚至還有誤導史實的情形。

這個月迎來臺灣設計展的高雄,主展區規劃在高雄港蓬萊商港區,該地近年來經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與高雄港土地開發有限公司的營造下,從封閉到開放,陸續建置棧貳庫、大港橋、大港倉等設施,今年初更有公共藝術「大港迴聲」落成,此次臺灣設計展中,製作大港迴聲的團隊—侯林設計也參與展出。

號稱全國最大有聲公共藝術作品的大港迴聲

大港迴聲不僅號稱是全國最大的有聲公共藝術作品,同時強調從基地的歷史找尋線索,成就港區新地標,重現高雄港50年代香蕉碼頭起重機吊起盛裝香蕉竹簍的歷史意象。然而,這看似很完整也很有理念的作品說明,卻存在極大的問題,與真實地方脈絡有所落差

大港迴聲以重現高雄港50年代起重機吊起香蕉竹簍的意象作為設計主軸

高雄港香蕉哪裡來?

臺灣香蕉在日本時代的改良下,發展成為本島重要的物產之一,高雄的旗山更是其中一處重要產地,而身為南部大港的高雄港,理所當然是香蕉輸出的主要節點。早期旗山出產的香蕉,會利用旗尾線糖業鐵道運輸,連接至九曲堂驛,再轉屏東線的官線鐵道,送至高雄港區進行輸出作業。其他鳳山與屏東地區的香蕉,由運送店運至車站後,也一樣是走官線鐵道進到港區。

香蕉經鐵道運至高雄港碼頭邊再由蕉船直接吊掛裝貨 (資料來源:季刊薰風)

彼時裝載香蕉的容器為竹籠,旗山地區還可見竹籠製造工場。由於香蕉保存不易,無法長時間儲藏,所以在裝貨上船前兩日由各檢查所確認後,直接從產地市場透過鐵路運至碼頭,接著工人將香蕉從貨車卸下,集中堆放後再由蕉船上的吊桿吊起,運至甲板及船艙。當時香蕉輸送作業地帶約位於現今五號至七號碼頭間,後期官方曾一度想把苓雅寮岸壁改為香蕉專用碼頭,最終實現與否仍待研究。

戰後初期高雄港的香蕉輸送,基本上延續原有形式,但既有碼頭並非專用碼頭,腹地不足以因應日漸增多的輸出量,且空間與設施有限,作業效率不佳易致香蕉損耗。為提升香蕉出口品質,1962年高雄港務局申請美援貸款,擇於三號碼頭新建香蕉棚,1963年完工後啟用。講求良好通風、隔熱效果的香蕉棚,建築四周無牆,一樓為鋼筋混凝土造結構,上部則是力霸鋼架構成的棚子,貨車沿著鐵道行駛至下方時,透過輸送機將香蕉運至棚上儲放,待蕉船靠岸時,再從一旁鋼構橋式可動平臺直接移至船艙內,確保香蕉品質之餘,也大幅提升作業效率。

高雄港三號碼頭的香蕉棚 (資料來源: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香蕉外銷業務蒸蒸日上,高雄港務局旋即將中島商港區的三十一號碼頭闢為香蕉外銷專用碼頭,並於1964年動工再新建一座巨型香蕉棚,不同的是這座香蕉棚一樓是裝有冷氣設備的冷藏庫,讓香蕉儲運冷氣化,降低耗損率,1965年落成時命名為高雄港香蕉冷氣庫,儲量可達十萬籠。而原有儲量二萬三千籠的香蕉棚並未廢棄,1966年還曾向北擴建空間,並配合1970年全面改為紙箱裝蕉,進行作業方式的改善。

高雄港香蕉冷氣庫外觀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連結在地的公共藝術?

過去公共藝術常被詬病是和地方沒有發生連結的物品,似乎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近年來,臺灣的主體意識大幅提升,政策走向也有所改變,連帶使地方人文越加受到重視,「連結在地」遂成為藝術文化、建築空間領域發想設計或創作的重要方向。大港迴聲的設計團隊試圖以建築對抗遺忘,應是希望能創作出彰顯基地獨特性的公共藝術。

「大港迴聲」設計理念係將原來屬於港灣的熱鬧聲景帶回港邊,以鐘聲連結過去的回憶,在聲納雷達、衛星定位發明前,聲音是航行在海上最重要的判別工具之一,銅鐘為過去船舶上必有報時的裝置,作品再現起重機的巨大懸臂,懸挑的棚架,轉化自裝盛香蕉竹簍,從基地的歷史找尋線索,成就港區新地標。 —侯林設計,2022年

然而,在普遍追求時效及成績的生態中,似乎容易使創作者對於地方人文脈絡了解得不夠全面,只擷取到片面的資訊就加以延伸、拼湊。以大港迴聲為例,根據設計團隊的文字資料演講紀錄公開影片,很明顯是因為看到下圖這張日本時代的老照片中有起重機,就誤以為是運送香蕉的設施,事實上前景香蕉籠與背景起重機毫無關聯

大港迴聲設計團隊根據此張歷史影像將兩個不相關元素直接拼湊創作 (資料來源:廖明睿提供)
香蕉籠由船上吊桿吊進船艙之情景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誠如前段所述,早年一籠籠的香蕉運至碼頭時,是直接透過貨船上吊桿(derrick),從岸邊吊上甲板與船艙,並不需要透過大型起重機(crane)作業,即便是紙箱包裝的時期,也從未使用過大型起重機吊掛香蕉。而老照片中的橋式起重機(gantry crane)則是附屬於官設上屋倉庫(今棧4-2庫、棧4-3庫址)的配備,主要是為了大批輸送倉庫內成堆的袋裝砂糖。

官設上屋倉庫附屬的大型起重機 (資料來源:廖明睿提供)

高雄港四號碼頭上屋倉庫的起重設備在二次大戰期間消失,1950至1960年代的蓬萊商港區已不見橋式起重機高大懸臂樑的景象,當時僅有岸邊的小型門座起重機(portal slewing crane),且非用於香蕉輸送,故這段歷史事實與大港迴聲設計團隊所想像出的內容,存在極大的差異,即便設計團隊沒把起重機當作運送香蕉的設備,很多民眾看了作品理念、媒體報導、展示活動的渲染後,若未有歷史敏感度,幾乎就會直接相信在當時的高雄港邊可以看到這般景象,大港迴聲只是改造再現而已

1970年代紙箱盛裝的香蕉是由船上吊桿直接吊入船艙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歷史(敏)感重要嗎?

歷史演進過程所產生的人文脈絡,是現代藝文創作的重要養分,過去教育一直沒有很全面培養國民的歷史(敏)感,導致不少事物遭移花接木,而多數人卻不自覺。儘管歷史感對於一些人來說並非必要,但想要引用歷史,就不得不好好建構歷史感,如果單憑幾張老照片衍伸出表層想像,而不深入梳理脈絡,把未理解完全的歷史切片,拼湊成一副很有歷史感的樣子,會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2022臺灣設計展中「大港迴聲—港灣城市未來的回憶」部分展示內容

公共藝術成為詮釋新在地性符號的創作當然不是問題,可是將兩種無關聯的元素結合,產生帶有誤導大眾的內容,就稍嫌不妥。縱使大港迴聲的造型設計美觀,也嘗試透過有聲銅鐘創造豐富活動,且結合港區相關產業的理念值得讚許,可惜強調結合地方歷史文化脈絡的創作,卻傳達不正確的地方敘事,始終是有點悲劇

大港迴聲設計團隊說明作品概念的影片 (資料來源: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大港迴聲這件公共藝術,難道過程中沒有港務公司與審查委員們的把關嗎?怎麼還會有這般情形出現?其實就像前述的歷史感問題,不管是廠商、業主,甚或是評審委員,如果對歷史未具敏感度,創造錯誤記憶的狀況只會一再發生,未來若有類似結合地方脈絡的公共藝術,可能就要考慮在評選階段加入相關背景的委員。如今木已成舟,應思考如何修正大港迴聲的說明內容,希望別繼續以訛傳訛,也期待全民能努力養成重要的歷史(敏)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