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非洲採訪之旅結束後,我帶回台灣的紀念品

(编辑过)
咖哩、茶葉、啤酒瓶和報紙——它們雖然不值幾個錢,卻忠實反映了東非的後殖民紐帶,以及中國崛起之下的社會輿論變化。

剛剛結束在非洲的採訪行程,回到台灣。居家檢疫沒有太多事可做,除了寫稿、整理訪談之外,就是觀賞把玩自己從非洲帶回來的紀念品。

因為我是個喜歡吃喝的人,所以每次帶回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在超市裡買的食品、或是沿路搜集來的文件和雜物——這些東西通常非常便宜、甚至不用錢,卻很反映一個地方的社會現況和特色。

加上我主要關注的,是政治經濟、殖民史等議題,所以這些「紀念品」,基本上也都是能反映這類議題的東西。

這次從非洲搜集回來的東西,大概也不出這個範圍。

由左至右分別是:烏干達茶葉、肯亞的雙獅牌咖哩粉、肯亞的Bila Shaka 精釀啤酒、肯亞的Tusker啤酒、盧安達的Primus,以及烏干達的琴酒 Uganda Waragi。

比方說,這次從肯亞帶來的其中一項,就是「雙獅牌」(Simba Mbili)咖哩粉。

有看過《獅子王》的,大概都記得「辛巴」(Simba)這個名字,而 Simba 在東非的Swahili語裡,其實就是「獅子」的意思。

之所以在肯亞買咖哩粉,是因為它反映了東非的一個特色:這個地區在近代以來,和印度的牽連非常深。

如果你曾在東非旅行,大概也會注意到一件事:這裡經常能看到南亞面孔的人。

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猜:由於東非地區主要被英國人殖民,因此從17世紀開始,就有大量的南亞裔工人,從同樣被英國控制的「英屬印度」被送去東非,後來逐漸落地生根。

時至今日,印度依然是肯亞、烏干達的最大進口來源國之一,而烏干達的首富甚至就是印度裔,大街小巷的雜貨店、超市,也幾乎都是印度人經營的。

雖然我們一般會以為,中國控制了非洲的經濟活動,但在日常生活之中,烏干達人對這些印度人的「不滿情緒」其實更深。

這張地圖取自reddit的「map porn」社群,展示了非洲各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可能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東非國家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其實是印度、而不是中國,反映了東非被英國殖民、而且位在印度洋一側的歷史地理特徵。

從烏干達帶回來的茶葉,背後也是類似的故事:

英國人為了減少對中國茶葉的依賴,因此開始在殖民地尋找適合的地方種植茶葉,而烏干達南部的丘陵地帶,就是其中一個被選中的產區。

據說,近來有些來自印度的茶葉商,也開始前往烏干達收購茶園,再次反映了英國、印度、烏干達的後殖民聯繫,是如何透過茶葉這個經濟作物串起的。

除了咖哩粉、茶葉之外,這次的紀念品當然也少不了啤酒瓶(和我比較熟的人,大該都知道我房間已經快要變成空啤酒瓶的回收場了😂

我一直「迷信」一件事:啤酒或其他釀造酒、蒸餾酒,就是最能反映一方水土的產物,因為它們的原料通常取自在地,所以對我來說,也都是很能反映一個地方的特色土產。

比如加勒比海地區很常見的蘭姆酒,就是用該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甘蔗所釀造的。

啤酒也是如此。

雖然大家一般會以為,啤酒是用大麥釀造的,但其實在很多地方,麥類並不是最容易取得(或最便宜)的穀物;於是為了降低成本,各地的啤酒廠都會選用其他在地穀物、部分代替麥類,也因此各國啤酒的配方都不盡相同。

比方說,台灣啤酒就使用了蓬萊米(喝起來有點太甜了⋯⋯),而美國的啤酒原料,玉米則佔了很大比重(之前好像有人說,美國人是玉米做的?

東非的啤酒也是一樣:你在原料表裡,幾乎都能看到玉米的存在,因為在東非旅行時,路邊最常見的作物之一真的就是玉米(連水溝裡都長得出玉米,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種的XD

原料包含玉米的東非啤酒。
坐長途巴士時,玉米就是沿途小販最常販賣的食品。

但就算不說穀物原料,至少釀酒用的「水」,也一定是來自當地的。

也是因為這樣,我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去買一瓶當地產的啤酒來喝,藉此適應一下當地水土,這樣就不會吃壞肚子了(這顯然是酒鬼的藉口和謬論XD

這次帶回來的啤酒瓶包括:

肯亞很有名的Tusker(我都暱稱它為「大象牌啤酒」)、肯亞最近興起的精釀品牌Bila Shaka,以及盧安達的Primus。

其中,Primus特別值得一提:它雖然是在盧安達本地生產的,但其實不能算是盧安達的本地品牌,因為它的總部在剛果,而該品牌銷售的範圍除了盧安達之外,還包括剛果(包括民主剛果、和剛果共和國)和布隆地。

比較熟悉非洲的人,大概一眼就能看出這幾個國家的共通點——它們全都是法語區,主要被比利時殖民,因此在近代史上,本來就有很密切的聯繫。

1922年之後,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地包括今日的民主剛果、盧安達和布隆迪。

換句話說,這個啤酒品牌的事業版圖,也反映了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範圍,讓人可以在暢飲啤酒的同時,感受某種微醺版本的「後殖民紐帶」。

(不過有點煞風景的是,這個牌子後來被海尼根買了下來,所以某個意義上來說,已經變成了「荷蘭啤酒」了,但也反映了資本全球化、品牌國籍有時很難界定的現況⋯⋯

除了啤酒之外,這次也帶了烏干達很有名的琴酒「Uganda Waragi」回來。

據說,琴酒之所以被引進烏干達,最初是為了供應給駐紮在烏干達的英國士兵喝的,後來卻逐漸在地化,因此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後殖民酒類飲料。

禁用塑膠袋的肯亞和盧安達,只拿得到布袋、紙袋。

雖然不能吃,但還有些紀念品也很有意思(雖然都被我媽視為垃圾XD):

(1)從肯亞帶回來的不織布購物袋(來自Chicken Inn,亦即一家辛巴威的速食連鎖品牌,在非洲全境有一百多家門市),以及盧安達超市的紙袋。

之所以帶回這些購物袋,是因為肯亞和盧安達都禁用塑膠袋——把它們帶回來,除了做紀念之外,也可以提醒自己,台灣在環保政策上還有哪些可以努力的地方。

(2)烏干達的第二大報 Daily Monitor。這份報紙,是烏干達當地一個德高望重的台僑——張叔送給我的。

他當時聽我是記者,便煞有其事地,拿出了當天的報紙跟我分享。

張叔說,烏干達報紙近期開始出現了一些「對中國形象不利」的報導或社論,旁邊還搭配歐盟的新聞稿,他認為應該是西方開始加大在非洲的宣傳力度,或許也反映了非洲近期對中國的輿論變化。

「有損中國形象」的社論,和歐盟新聞稿。上頭的字跡就是張叔的註記——在八十歲以上這個範圍,張叔真的是我看過最認真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張叔今年已經八十多歲,在台灣原本在警界工作,三十多年前來烏干達白手起家,經營過汽車零部件、倉儲租賃事業,後來還買下了一整座山頭,種植柏樹和夏威夷豆,在烏干達當地的華人社群裡,是個德高望重的傳奇人物。

雖然張叔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運動的習慣,而且閱讀量非常大、至今仍非常關心世界局勢和時事——他一聽說我在烏干達做的報導主題,立刻就點出了該主題隱含的核心議題,還從書房拿出一本書送我、要我參考。

很多來自兩岸的華人,每逢周日都會去他那裡吃飯、喝酒,聯繫感情兼傳遞情報。

最有意思的是,雖然張叔在言談間常會顯露對中國、中共的不滿或敵意,但來自中國的華人社群,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對他的敬意。

烏干達傳奇台僑——張叔。
在張叔家聚會的華人社群。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為了打個小廣告——端傳媒接下來會推出幾篇來自非洲的報導,我自己覺得都是很有意思的題目,請大家持續關注端傳媒唷~

(或者歡迎來找我品嚐這些咖啡和茶葉X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