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BOBO
李BOBO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生活出一个故事,让每个人成为每个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libobo2333 间隔游微信公众号:x-plus-plus x++微信公众号:xplusplus2018

「春节」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早已不再把“春节”理解成一个祭祖谢天的日子;同时,作为维系传统大家族的“春节”似乎也慢慢地在失去它的作用...

现在的春节和我小时候的非常不一样。

小时候过春节,前前后后大概要持续两三周。先是前期一周的预热工作,家里打扫卫生,逛商店,买新衣服,购置年货,然后是小年夜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年夜饭,大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吹牛,看春晚,而我则更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放鞭炮。

大年初一,过年正式开始。那个时候我跟着父母,会带着很多伴手礼,去他们的长辈家拜年。不同的亲戚碰巧一起撞上了,彼此喜气洋洋地打招呼,吃点心,拿红包,然后走的时候再带上一些主人家准备好的礼品,拜年就算完成了。礼品里面通常都会有“瓯柑(一种橘子)”,象征着来年大吉大利。

然后,就是“吃”,从初一到初七,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吃”,通常会吃好几顿顿,吃完之后有时候还要拍全家福。早些年,有在人家里吃的经历,后来大家嫌麻烦,就都改成了酒店。印象最深的有一年春节,在不同的亲戚家,前前后后一共吃了7.8回。

过年景象

但是现在的春节和以前不一样。

大家拜年不再是一家一家地拜了,而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团拜”一下就好了。一些仪式感的准备也精简弱化了,更多人象征性地用通讯软件拜一下年,然后就出门旅行去了。

红包也简单,电子支付,瞬间到账。

“年味”少了很多,一切从简。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对此进行分析——传统的节日体验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传统的春节会凋零,传统的大家族也会凋零。

因为,生活方式变了,人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感受,也就变了。

参考阅读: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参加家族聚会了?

生活方式的转变

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是和“基于自然与土地的生活方式”有关。

“春节”,作为“农历”的第一天,从定义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发现它跟整个“农业文明”相关联的蛛丝马迹:这是一个和族群,和自然,和农耕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

但是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很多原本和“劳作生产”,甚至和“生存”相关的节日逐渐脱离了其功用性的部分,最终仅仅作为某种“仪式”“文化符号”存在:这也意味着没有农耕生活方式的现代人,缺乏对于过去生活的同理心,也无法作为一个真正的“参与者”感受到传统节假日的真正魅力。

所以,很多原本的传统节日与后来人的实际生活脱节之后,渐行渐远,最终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也会发现一些更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节日,顺应潮流,此应运而生。

所有的东西都和需求相关,节日也是一样。

新的“节日”的诞生

但是,“春节”还是一直存在。

尽管,我们早已不再把“春节”理解成一个祭祖谢天的日子;同时,作为维系传统大家族的“春节”似乎也慢慢地在失去它的作用...

但是,“春节”还是一直存在。

尽管,社会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变化着,生活方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的社群也慢慢地从传统大家族的关系迁移到兴趣团体的关系,春节的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自己的演变...

但是,“春节”还是一直存在。

有时候,我会好奇,“春节”这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回归到“春节”的定义本身,它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与其说这个定义在强调新年的“第一天”,不如说它暗示了一个“传统历法”的存在,因为这个历法,我们和过去那个遥远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关联,也因为这个历法,给了我们确认自己作为华夏文明后裔身份的理由。

尤其当你去到不同的国家,不管是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当你看到他们的华人也在过春节的时候,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共识,也是一种同宗同源的暗示。

“春节”,给所有过节的人提供了一个华夏文明的身份证明,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过你自己的春节。但是,只要你在过得是“春节”,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隐秘的线索,把你和过去那个遥远的文明,把你和散落在世界各处的那个文明后裔悄悄地连在了一起。

而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春节最大的意义,以及人们一直过春节的亘古不变的理由。




参考资料:

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参加「家族聚会」了?

为什么要「过节」

快过春节了,要回家吗?

「文化建设」是什么?

帮你认识「自我」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