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
洛書

台灣居住政策研究;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 這邊都是有關居住正義的硬核文章,偶爾有幾篇沒那麼硬的。 贊助連結:https://liker.land/limitroy/civic FB:https://www.facebook.com/limitroy/

【2020Matters年度問卷】

加入Matters不久,性格使然從未與人打過招呼,除了瀏覽其他人的文章,就是自顧自地把各種住宅政策的硬核文章往這邊放,覺得跟其他內容有些格格不入,似乎不太合時宜。

所以看到這份問卷時,也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樣我的版面上除了自身領域的文章外,似乎也與其他作者有了一絲連結。


【2020Matters年度問卷】

2020年只剩下最後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受邀至台灣社會學年會發表關於台灣社會住宅十周年的文章。之所以想不到,是因為即便是在當社會所研究生的時候,我都沒有投稿年會,原本以為那個場合不會再與我有關,卻在工作時重新被找回去,有種很奇妙的感覺。

對我的改變,就是短暫把自己重新拉回了過去的圈子吧。

2020年,什麼事情讓你獲得最深的意義感?

最大的意義感當然還是住宅倡議,說真話讓我覺得充實,有人願意看則更充實。

另一件事就是嘗試小額投資理財,畢竟說真話的副作用,往往就是窮困。

全球疫情依然嚴峻,請記錄一件你認為值得銘記的疫情事件。

大學時附近有一間老夫妻開的臭豆腐,非常好吃。但老夫妻不喜歡付高額的店租,前幾年可以讓他們免費使用的空間收起來之後,他們也就順勢收攤了。當時偶爾閒聊時,他們有跟我提及兒子正在國外工作,所以不會接班臭豆腐手藝。

前陣子老友來訊,那對老夫妻租下了大學附近的精華店面重新開幕了臭豆腐,味道據說一樣。我看了看照片,裡面出現了他們兒子的身影,據說租下該店面也是兒子的建議,或許正是因為疫情,才讓我懷念的味道得以重現吧。

有空要特別回去吃一頓。

2020出行受限,如何改變了你與他人/世界的關係?有沒有什麼人/事,是疫情過去你一定要去見/做的?

原本我們辦公室每年都會辦理幾場國外的旅行團,不過與市面上的旅行團不太一樣,我們是以專業者或大學教授領團,去法國、荷蘭、韓國等地方參觀住宅設計與社會住宅的專業性質旅行團。可以帶著團員去他們自己旅行時看不到的東西。

原本今年應該要輪到我跟團,但因為疫情全部取消了。等疫情過去我一定要跟去看看。

說一件你在2020年遭遇的、難以解決的矛盾,這裡的矛盾是指:你感受到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產生了衝突。

我還算幸運,幸運是指:我沒有被迫作出與我的信念完全南轅北轍的行為。

分享一個你「忽然理解了我所反對的立場」的時刻。

其實很多時候是視角問題,對個體而言的理性行為,對群體而言未必如此。如很多人在譴責過去的人炒房或買屋囤屋時,我其實理解那是對他們各人來說的最優解,若我不是作這題的研究者,面對那樣的時遇,大概也不會比他們好到哪去。

講理解很無聊,不如談無法理解的部分吧。我反而始終無法理解那些論述根本沒想清楚的人,尤其是明明是想追求個體利益,卻包裝在群體利益的文字,但他們難道不知道他們提出的那些文字,只要再往前推導一步又會傷害到他們的個體利益了嗎?

想要什麼就直接說出來,硬要包裝也就算了,卻又短視到無視未來這包裝產生的反效果,這點我是真心無法理解。

相比一年前,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我從今年十月中開始斷食,從168到186,最近已經可以222了。除了吃東西的享受幾乎消失了以外,我還算滿意。

經過2020年,你內心是否有找到一個關於自己,不可停止之事嗎?

不斷說真話,讓更多人看到。

請與我們分享你在 2020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

我的娛樂都來自於文字,尤其是網路小說。那我就推一本稍偏冷門的網路小說吧:《戰國野心家》。

雖然裡面有一些稍微硬核的內容,但我看得非常愉悅。一直苦等作者的下一部書。

最後,能否請你用一張照片代表你的 2020 年。

整年都在接受各種採訪,所以放一張住宅雜誌採訪時幫我拍的照片。

之所以放這張是因為手勢很像在握壽司,覺得滿有趣。

請填空:2020,__ matters

2020,我來了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