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時的設下職涯停損點,從容自若的轉身
眼前的她,清秀中帶點羞澀的臉龐,眼神中帶點不安與怯懦,靜靜的說要離職。她花了五年的時間就讀護理專校,再花兩年完成二技學業,畢業後就考取護理師證照,並馬上到中型醫院上班,一切銜接的剛剛好。
然至醫院上班第十天,她說對護理工作沒有興趣,國中畢業時會選擇護理學校,是家長的期許,因爲讀護理的不怕失業,於是依循著家長的期待選擇護理科系,快樂的學生生活,也就這樣過了七年,淡化了內心真實的聲音。而當到了護理職場環境,實際的面對病人及護理工作,每個當下都需要自己的判斷力與決斷力,這非家長或同學可陪伴渡過的;於是她才真正的面對自己內在的聲音,她對這個領域是沒有興趣的,也不想再繼續試著跟它培養感情,七年也夠了,於是她設下職涯停損點。
⏳設下職涯停損點的勇氣,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小,最後變成零 ,然後不敢動了。
二十歲設下職涯停損點,或三十歲、四十歲及五十歲設下停損點,面對截然不同的風險與壓力。二十至三十歲可謂職涯確認期,職涯週轉率尚很有彈性,換幾個工作或工作幾年辭職遊學去,悠遊自在,因爲還年輕,要多多體驗人生啊!三十歲之後,家庭因素、適婚的壓力及職場環境等等問題逐漸浮出檯面,更甚的是年齡的增長,外界的容忍度不若三十歲之前寬鬆。
於是,在職場上不易灑脫的週轉,甚至動彈不得,但內心又沉靜不下來,悠悠歲月就這樣過了好幾年,或許某天整理舊物時,不經意中看到三五年前記下來的人生目標,認真又有條理的繪製成目標心智圖,結果ㄧ個個都沒實現,全是紙上談兵,但又記不起來這些年做了什麼豐功偉業,唯一深刻在心中的是「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何時設下職涯停損點,永遠有機會,只要有那顆果斷的心,讓明年的此刻比現在更好,現在的ㄧ小步努力,都是未來設下停損點的力量,從容自若的邁向下一步,優雅自在的轉身,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想法在心裡,行動在手裡,有動就有機會,不行動就永遠不會改變,你還是那個滿腹牢騷的自己,徒面對逐年貶值的生涯價值。
💝果斷的心,需要很大的決心來支撐,更多的努力當後盾 。
人生苦短,時光不回頭,無法重修去補職涯學分,因此更應善待自己,此刻的改變就是提高未來的快樂指數,ㄧ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唯有自己能擘畫與執行自己的人生藍圖,成就未來的自己。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按讚及留言
🔆圖文照片來源:原創、個人拍攝
🍄IG:vanessali330
🍄方格子VOCUS:Vanessa li
🍄potato media平台:Vanessa li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