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如果賭場消失,澳門有何價值?澳門對於中國的另一功能

「中國人愛賭錢,澳門不可能沒有賭場的」當然知道有人會這樣想。但兩年前又有誰想過全世界飛機將停飛整年?很多時候現實問題的答案並非只是有或無...
作者:廖志輝(澳門學16號創辦人)

「中國人愛賭錢,澳門不可能沒有賭場的」當然知道有人會這樣想。但兩年前又有誰想過全世界飛機將停飛整年?很多時候現實問題的答案並非只是有或無。歐洲人在18世紀前都以為天鵝是白色的,然後就被澳洲黑天鵝顛覆了世界觀。沒有賭場的澳門有何價值並非不值得思考。

疫情也確實重重打擊了澳門博彩業,前路茫茫之際,北京政府最新出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直接為澳門訂下未來十年的發展路徑。人工智能、債券市場、鑽石加工,內容充斥大量高大上產業名詞,比較感到熟悉的,卻是文旅產業當中提到的「中葡國際貿易中心」。

是啊!當澳門在近年投入大灣區懷抱,人們都快忘了它還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交流平台呢!

事實上,澳門在中葡關係上的功能,曾經助力奪走台灣的邦交國,甚至幫助搭建起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用學術點的話來說,澳門是中國向世界輸出軟實力(soft power)的關鍵工具。在人們以為澳門只有賭場之際,或許是時候了解其置於中國的另一角色。

葡籍學者馬天龍(José Matias),在最近出版的論文集Macau 20 Years after the Handover中,詳細討論了澳門為何與如何成為中國軟實力工具的過程,他跳脫華人與土生葡人觀點的思考,相當值得參考。

澳門的優勢:「點樣可以好似我咁勁」

操廣東話的土生葡人大叔,進球後豎起母指為壯陽藥打廣告說:「點樣可以好似我咁勁?!」沒錯,澳門能成為中國與葡語系諸國的交流平台,當然基於其數百年的葡國殖民史。

這個cult味十足的廣告,是許多澳門人的共同記憶

但我們不打算從落落長的殖民史說起,而是將鏡頭快轉到千禧之交,澳門回歸之際。當時中國的外交政策仍遵從90年代鄧小平所定,強調參與世界但不強出頭的「韜光養晦」策略。因為剛從中蘇冷戰走出來的中國,極需要一些對西方國際強權來說無害、有效消除所謂「中國威脅論」的手段/工具去廣交朋友

澳門,作為《基本法》允許能自主參加經貿與文化等大量外部事務(external affairs)的新政體、又有著《中葡聯合聲明》背書、且相對充斥「港英餘孽」的香港乖巧、還繼承了一個早已擴散到各葡語系國家的跨國土生葡語社群作連結之用。這些條件夾集一起,遂成為中國重新打入世界的最佳「白手套」之選。

而不必然存在中國認同的土生葡人(即葡人與華人混血兒),亦欣然認為戴上白手套將可在回歸後的澳門大展拳腳。用作者馬天龍的話來說,是「既可促進自身(澳門)利益,也能與中央協調互補,分享成本與資源。」然而這一看似對等的互惠關係,經過一段甜蜜期後開始變質。

但在此前,我們先聊聊甜蜜期有多甜。

軟實力工具:中葡論壇

最甜的果子,是在回歸後即誕生的「中葡論壇」(Forum Macao)。

除了論壇,還有常設於澳門的秘書處。這些設定都代表北京如何看重中葡論壇(Image:中葡論壇官網)

這個橫跨四大洲,共8個葡語系國家參與的常設經貿論壇,成為北京與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平常遙不可及的非洲發展中國家,彼此加深認識的最佳舞台。雖然這些國家大多落後(除巴西與葡國),卻不會如歐美般處處防範共產政權,且許多都擁有豐富天然資源以待開發。約拉攏成功,北京無疑是打通一個擁2.7億葡語系人口的龐大市場。

中葡論壇的地位,實際等同「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與「上海合作組織」等中國主導的跨國組織。然而這些常設機構與會議地點大多設於北京和上海等政經重鎮。惟獨中葡論壇卻每屆辦於澳門,甚至為此創辦與澳門社會頗「脫節」的「葡語系運動會」,在在突顯北京對中葡論壇的期望,讓澳門將白手套帶好帶滿。

那麼18年來,中葡論壇到底做了什麼呢?

花錢買忠誠

透過中葡論壇名義,北京浥注大量資源與葡語國打交道。有趣的是,這些交流往往不涉政治議題,而是諸如葡語文化節慶、金融科技培訓、語言學習、獎學金等軟性交流項目。中方甚至會帶外交團到廣東與海南等先進省份交流觀光。而這些幾乎全由北京買單的活動費用,已由2003年的數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20億元人民幣。

當然,花錢的成果也慢慢浮現。2016年中葡論壇後,非洲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正式與台灣斷交並立即成為論壇新成員;8個葡語國當中5個參與了日後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而曾殖民澳門的葡國,則成為歐洲少有的對華友好派,既讓華為在國內建設5G,對澳門近期發生的議員被DQ事件,也只是在議會發發聲明了事,與英國出錢出力支持香港政治難民相距甚遠。

9月12日澳門剛完成立法會選舉投票,在民主派被全數DQ後,由14組競選14席位,選民以行為藝術方式表達不滿(Image: 立場新聞)

如作者所言,透過中葡論壇舉辦的活動,北京不斷在進行國家品牌的行銷(nation branding),它是軟實力的具體手段,不需武力,便能讓被行銷對象心服口服,相信起有別於西方民主國家的中國發展模式。

結語與反思

你可能以為中葡論壇是個成功故事,因為北京確實贏得了友情(邦交),也贏到了經濟利益(一帶一路)。然而作者卻在文章最後提起尖銳詰問:澳門自己贏到了什麼?

回看數據,在經營這個2.7億人口的葡語市場時,實際懂葡語的澳門本地人口卻只有2.2%。而官方的支持也似在減少,歷屆特首出訪葡語國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首任何厚鏵8次、繼任崔世安4次),更多重心則轉向大灣區,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中葡國際貿易中心」。但向內收縮的發展是否浪費了多年培養的對外連結?作者沒有答案。

如果你是澳門人,你認為中葡論壇這個中國的軟實力工具,命運將如何?
A:漸漸解體。從近年中央設定的大灣區政策看,中葡論壇於澳門已非發展重點

B:越辦越好!中央不會放棄辛苦建立的外交關係,且透過論壇更可將葡語商機引入大灣區

C:一種半生不死的狀態。中葡論壇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久不久拿出來宣傳一下

D:葡語我也略懂皮毛,我認為...

#文章編數:4️⃣9️⃣

#9月讀者問卷點這裡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的故事 | 臉書專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5248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