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中國80、90後世代如何看澳門? 來自後毛(澤東)世代背包客的觀點

(编辑过)
很難想像一個關於海灘如何運用的問題,也能拆射出世代觀點與特徵
作者:廖志輝(澳門學16號作者)
Cover Photo: @dynamicwang

很難想像一個關於海灘如何運用的問題,也能拆射出世代觀點與特徵。

「黑沙海灘」及其休憩區是澳門唯一具有休閒與郊野性質的海灘區域,你可以在此游水、燒烤、野餐、放風箏,甚至露營與從事其他水上活動。

但近年黑沙海灘存在一個爭議,即每逢週末節假日,營區總是被遊客佔據。新聞多報導這些大部份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所以喜歡在黑沙海灘露營,除了其休閒性質,也因露營相對住酒店來得更經濟實惠。

而當露營留下的垃圾與亂象播出後,便經常激起本地人關於內地客素質和資源被爭奪的爭議。

Source: 力報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黑沙海灘未被普及為「窮遊聖地」前,它同樣乘載一個世代的幻想與渴望。

他們是成長自改革開放,或者叫「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80與90後青年(因為研究時間落差,80後似乎不能叫青年了)。他們也是首批在資本主義底下成長,普遍被國內媒體評價為自我中心、物質主義、反叛、渴望自我表達...的一代。

本篇要介紹的研究則認為,仔細觀察這代人在一個既是中國又似「異域」的地方,即前葡國殖民地澳門的旅遊體驗,會發現有別於主流認知的有趣世代特質。

廣州中山大學王俊邑等人,進一步鎖定看似最崇尚自由與反叛的80、90內地背包客(backpackers)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挖掘一個國內網上最大背包客討論區當中,關於澳門個人遊的討論內容,將國內80、90後的想法、甚至更深層的社會矛盾自黑沙海灘「出土」。

Isabella! Isabella! Isabella!

Isabella! Isabella! Isabella! 我無法忘記電影情景...女主角在澳門的街上奔跑尋找愛狗...那段尋找、熱情...非常感動我...看了電影後,我經常想去重訪電影中的情節,想要浸淫在一樣的浪漫環境中。

這套在2006年發行,由土生葡人梁洛施和香港藝人杜汶澤主演,發生在1999年澳門回歸前夕的故事《伊莎貝拉》,如此成為上面這位論壇背包客想去獨遊澳門的主因。

《伊莎貝拉》電影預告片

第一個關於80、90後中國背包客的有趣觀察,便是這些中國年青一代對澳門的想像是如何被通俗電影與異國情懷主導,似乎忘記澳門曾作為殖民地的政治性。

即使面對澳門街頭破敗的建築物,在這些國內背包客眼中仍是美好, 一位背包客這樣分享自由的旅遊體驗:

從公車下車後,映入眼簾便是這個敗破老房子。在這條街上,我們能發現許多有特色和風格的房子。然而,我覺得這些房子有點陌生。晚霞讓這些破敗更顯憂鬱。

我們在之前文章說過,回歸初期澳門官方為了發展旅遊業,十分積極地重塑澳門的殖民故事,打造一套主張和諧的新認同論述。這種有利旅遊經濟發展、強調異國特色的論述其實亦被內地青年吸收,形塑他們觀察澳門的角度。

結果,原本服務澳門的「異國情調」新論述,卻也某程度與內地主流政治論述,如「港澳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地方」產生違和,或者說被這些80、90內地背包客忽視。

然而當主流政治論述似乎難以在青年背包客上發揮作用,其他現實條件卻又時刻提醒政治影響力的存在。

我們都是次等公民

除了電影提醒了這些青年背包客自身與澳門的不同,現實的移動限制亦強化了這種認知。

下面是一段論壇內的對話:

A:我嫉妒你們廣東人,你們是二等公民,隨時隨地都能去港澳。

B:只要回到你的籍貫地,申請到港澳的通行證,到達廣州後展示你的臨時居住證也能獲得visa,有什麼好嫉妒的?

A:確實二等公民無法明白三等公民事務。非沿海城市的居民,即使有了港澳visa也無法自由到港澳。我們只能以團體形式參加旅行團,明白嗎?

C:我們不都是一等公民嗎?為何要區分二等和三等呢?在你來看?那誰是一等公民?

D:港澳居民是一等公民。二等公民是主要中國大城市。至於三等和四等,你可以隨這個邏輯去判斷。

直至現在,並非所有內地居民都能自由到境外旅遊。2003年官方推出港澳個人遊計劃,讓合資格的內地民居能以個人方式到港澳旅遊促進當地經濟。

開始時只有籍貫為廣州、東莞、佛山三個靠近港澳且城市發展相對高的居民合符資格。雖然後來開放的城市不斷增加,但到目前為止,近700個內地城市仍只有49個城市居民被納入計劃,且大多位於沿海等高收入地區。

如此,公民的移動被經濟與地區條件所限制,物理限制造成情感上的傷害。論壇內一篇題為〈自由行在澳門:快樂與痛苦〉的貼文這樣提到:

讓我來回應這個貼文...
快樂與開心是來自知道澳門是個很好的地方
痛苦則沿自移動控制...回歸已經十年了,我們仍然需要這種雙邊檢查嗎(澳門和拱北)?害怕中國人偷渡到一個中國的地方?害怕中國人偷運個人物品到一個中國的地方?

研究者認為這種限制實際也助長了後毛世代國族主義的上升,因為在這些不滿的年青人眼中,「中國人被排除到中國的地方(澳門)」了。

女性煮飯 男士冒險

最後一個世代觀察涉及性別。

這些80、90後看似進步的國內青年,仍然內化了某種儒家價值觀 (Image: Li Junfeng/VCG)

也就是當外界視青年世代為反傳統與叛逆,儒家的性別刻板印象卻仍然在看似更叛逆的背包客群體中。

例如某女背包客網民想要參加一個由男性組織的澳門騎車露營團,但因為不想參與整個騎車行程,故主動提議為男網民組織的背包團煮飯。

另一種例子,則是往往當某男性背包客完成某種「壯舉」,例如從廣州騎車出發經橫琴半島再進澳門,途中還參加了一次澳門馬拉松比賽。此類經歷貼文經常惹來女背包客們的群起稱讚與誇獎,自嘆這類行程過於危險而不合女性參與。

無論是女性以「做飯」這種典型儒家女性「美德」作為貢獻手段,或是彷彿只有男性能完成的「壯舉」等等,凡此種種,在研究者看來,都代表這些80、90後看似進步的國內青年,仍然內化了某種儒家價值觀。

後毛時代的背包客在這裡仍舊傳統。

結論與反思

透過網上民族誌的研究方法,本篇介紹的研究以澳門作為媒介,挖掘出這些渴望自由的中國青年世代的部份面貌。

這是一幅比主流認為更複雜的圖像。

擺脫意識形態的後毛世代青年看似並不政治化,卻又深深了解與不滿於社會的不平等(次等公民論述);這些背包客青年想要擺脫集體化束縛,卻又仍然被傳統儒家價值觀左右(性別刻板印象)。

結果,背包客文化背後的自由與平等精神,諷刺地與現實和傳統世界共存於中國。

#文章篇數:9️⃣6️⃣


👉二月講座:秦漢時代社會底層的日常故事 (馬增榮 澳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澳門學16號宇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5248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