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廣播人,寫作者。
食譜:櫛瓜義大利麵

時令正好,櫛瓜大出,物美價廉,中午就吃櫛瓜義大利麵。切了三條,瓜比麵多,健康滿足。
冰庫裡找到一包很久以前凍進去的松子,拿一把,平底鍋中火乾炒到上色冒香氣,盛盤再灑到麵上,可保口感香脆。
找到 2018 寫的食譜,看到愛店「芳庭彼得」,如今歇業四年矣,很是惆悵。
底下就是當時寫的食譜,小小修改再貼一次,惟起司這一項,現在分切凍在冰庫,不怕發霉。今天現磨的是 Pecorino 羊乳起司,甚好。又松子用鐵鍋乾炒,比烤箱快且更香。
(在家做義大利麵總是沒法像店裡那樣捲成漂亮的鳥巢形,算了,好吃就好)
【櫛瓜義大利麵】
櫛瓜 zucchini 這東西在歐洲賤如小黃瓜,十多年前現身台灣,身價暴漲,一條隨便就要一兩百。近來本地產的櫛瓜愈種愈好,價錢廉宜許多。此物單吃,最簡單又美味的做法,就是切成手指厚的圓片,橄欖油煎了灑點兒海鹽,配牛排極好。
順帶一說:做菜用真正好的油和鹽,慷慨一些,說起來也花不了太多錢,人生會更美麗。
幾年前在「芳庭彼得」初次吃他們的櫛瓜麵,一見鍾情。回家試做卻不是那麼回事,請教之後,方知要加白酒提味。前幾天心血來潮再做一次,加了白酒和帕馬森起司,味道就對了。
櫛瓜分黃綠,我總覺得綠櫛瓜比較脆甜,黃櫛瓜帶苦又易軟,所以盡量買綠的。
櫛瓜切絲(切不可用銼板,口感差矣):先斜刀切片再縱切成條。一條20公分的瓜,差不多配兩人份的麵。份量可以自己調整,瓜多些亦無妨。
煮義大利直麵(spaghetti)或細扁麵(linguini),依包裝指示減一分鐘。這樣撈起入鍋拌勻,就是剛剛好的 al dente。記得煮麵水要加把鹽。
平底鍋熱橄欖油,抓幾瓣大蒜切片(蒜瓣用刀背壓著輕拍一下,即可簡單去皮),冷油下鍋(這樣不會焦),先炒一炒,再下櫛瓜,淋一圈白葡萄酒。
櫛瓜熟得快,不用炒太久,記得灑點鹽。義大利麵撈出來下鍋與櫛瓜拌一拌。然後慷慨地灑很多很多帕馬森起司,再拌一拌,起鍋盛盤。若要賣相好,盛盤可再磨些起司,還可以磨一點黑胡椒。
超市量販店都有賣罐裝起司粉。但若不怕麻煩,拿整塊起司現磨,美味不可同日而語。惟起司放冰箱一段時間就會發霉,我每次用完都拿真空袋封回去,方可保久。
若有松子,亦可稍微烤一烤拌進麵裡。也有人會加雞肉啥的做成葷的,但我覺得這道麵不用葷腥,就夠豐潤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