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

@makwaikwong

「統戰」東亞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香港老牌華資銀行東亞銀行最終被美資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成功逼宮,開始商談賣盤的事宜。雖然東亞銀行中午出通告否認出售香港或中國的銀行業務,但不否認正繼續對業務和資產進行全面評估,並專注識別潛在策略性交易。

最後的探戈?

到底在五窮後是否會六絕呢?還是香港已經淪落為長期絕望城市呢?港股在六月第一個交易日抽升771點(幸好不是777點),中概股網易也宣布到香港第二上市,到底這是不是末日前的最後探戈呢?當香港人大排長龍申領BNO,湧往美資銀行開離岸戶口,中資資金就大舉進入把握最後的黃金機會。

長大,是怎麼的一回事?

在疫情影響下,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採用網上頒獎,本來已經戲碼不強,無甚話題,沒有大型直播頒獎禮就更顯得默默無聲,頒了也不知道。最大問題是,根本沒有多少人看過今年的候選電影,有一部更是只上映了五場,滿足了入圍角逐的基本條件。撇開政治因素,兩岸三地的電影業近一年都相當沉寂,感覺所有戲都變成「小眾電影」。

愛在瘟疫蔓延時

每天戴著口罩,街上死寂一片,二十一世紀的大都會,我們應對傳染疫病的方式和恐懼與中古世紀毫無分別。這陣子大概很多人也和我一樣,不經意就想看一下馬奎斯的經典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難怪網上書店會缺貨。小說的背景不是黑死病的歐洲,而是十九世紀晚期的哥倫比亞,寫的是一對因為貧富懸殊而被拆散的年輕戀人,到暮年再續前緣的故事。

SOGNO IMPOSSIBLE

我對利瑪竇的認知,大概和大部分香港人一樣,就是歷史教科書中那簡短的描述,他是西方打開中國大門,並且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人物。雖然我在天主教中學成長,又成為基督徒多年,但教會對利瑪竇的講論基本都停留在中學教科書的範疇,沒有更深入的關於其人生、傳教、如何以儒學融會聖經、如何面對教廷壓力等。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

一場沒有了期的疫情,今年沒有了香港國際電影節。市道低迷,電影院也沒有甚麼好戲。往年電影節一日走幾場,在光影世界流連忘返,現在只有失落。唯有以去年的電影節影評來慰籍遺下。疫情下,人人自危,人人不想死,但現實裏卻有另一些青春,寧死不生。一間廢棄的醫院,十二個少年男女以群組短訊內所附的...

黑天鵝來了

2020年的黑天鵝出現了,但不是新冠病毒,而是石油價格大戰。兩者疊加效應真是原爆級,美股只是一個星期就從二萬九回落至二萬一,迅速進入熊市。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突然在石油減產上反目,採取的策略不是各自減產,而是各自大幅增產。油價可以瞬間從接近50美元,跌至28美元,折算起來竟然比瓶裝水還要便宜。

放水 禁不住的誘惑

在美股上周大跌四千點後,美聯儲本周在正常議席會議前減息,而且大減半厘,瘋狂放水。一切發展都似曾相識,2008年雷曼兄弟爆煲時,聯儲局同樣在議息會議前出手減息,同樣是減息半厘。自此,全世界就進入低息環境,進入超級水源豐足的量化寬鬆時代,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主要是資產價格和投資活動帶...

派錢從來不是財經新聞

在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本地社會抗爭雙重打擊下,香港經濟真的是陷入了百業蕭條的境地,而且不見曙光。相比於2003年的非典,疫情過後有大量來自北方的打救,以此時此刻的中港關係,以及內地自身難保的經濟狀況,真是今時不同往日了。Capture the spirit of Hong...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