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泥
豆泥

分散式自治實踐與研究者,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喜歡討論,請別客氣與我討論。

NFT 故事集:工程師浪漫,一個台灣收藏駭客的美學旅程

姑且不論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在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終將被如何評判,由 NFT 市場所發酵的生成藝術審美觀已經自成一個小而美的生態系,甚至讓毫無藝術背景的群眾,進入收藏體系,甚至發表作品。今天側寫一名台灣工程師的故事。

本文於 2022/12/24 寫於臉書

台灣工程師赤眼土炮開發自動化藝術交易程式,而今跨足生成藝術程式嘗試做作品。

​行前閱讀:關於赤眼的故事,黃新寫了篇充滿能量的文章,本文作為黃新的延伸書寫,歡迎先跳轉閱讀)

Fairy Dust Trail #112

赤眼是一名上班時手機要被關進「養雞場」的台灣典型工程師,去年因為 Tezos 區塊鏈而展開了收藏生涯。

​赤眼的收藏生涯分成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你會發現赤眼是一個非常認真又聰明的人,簡直就是台灣工程師代表(硬貼標籤)。直到遇到赤眼本人之前,我們都戲稱赤眼是台灣秘密組織開發出來的人工智慧 AI,因為其開發出來的自動化程式實在讓不具有 coding 能力的我們瞠目結舌。其實赤眼一點都不宅,本人高大又陽光,宅是宅在他努力鑽研一門學問的時候。

​一開始赤眼為了搶到「川貝母雞」(TezDozen)而開始研究智能合約與區塊鏈。去年阿亂王新仁與川貝母合作推出象徵十二生肖的 TezDozen 項目,曾經炙手可熱搶也搶不到,這讓向隅的赤眼奮發向上,學會了每一個區塊的出塊時間,如何將每一筆交易要求讓礦工能夠打包,最後甚至開發出自動化批次交易功能。

​赤眼的第一階段,是「收藏的自動化」。一般人做到這個程度就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赤眼接下來更上一層樓。


去年此時,fxhash 開放式生成藝術 NFT 平台誕生,因為全開放特性,fxhash 有如「世界的」跳蚤市場,讓各地藝術家躍躍欲試,包含第一線的藝術家與想要小試身手的創作者。這是一個創作思想上的大熔爐,同時也是掏金地,可以用新世界來觀照。此時赤眼已經具備自動化交易的能力,對赤眼而言,收藏是一種套利,而套利是一場遊戲。遊戲當然要潛心研究,才有可能摸透市場潛規則,吸收巨鯨藏家的資本。

「市場驅動的美學養成」,是赤眼的第二階段。

赤眼此時已經開發出自動化交易程式,除了將特出的聽音辨位能力(藉由聲音推斷每一個區塊的壅塞程度,進而計算瓦斯手續費與交易推送時機)自動化與學理化之外,赤眼也打造了機器人軍團,針對喜歡的作品,一次派出幾十隻帳號搶單,然後再一一抬價售出。

我後來才知道,對於創作者而言,這就做操作護盤;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叫做套利槓桿。赤眼不是因為商業嗅覺而開發出這套系統,而是對於「遊戲」的執著。

赤眼持著的程度,曾經震撼國際。赤眼素來低調,錢低調賺,其教學心法也不吝分享。有一次其大規模收藏行為可能擋了海外其他收藏者的財路,其中幾個子帳號被抓到 fxhash 的討論版公審。由於區塊鏈的偽匿名特性(Pseudomynous,亦即你可以讓別人不知道你是誰,但你的所有交易紀錄都非常透明且可以回溯),海外的知名藏家與藝術家開始肉搜代號「Redeye」(赤眼)的關連帳號。當時連阿亂都曾受到波及,因為赤眼曾幫阿亂買作品。官方當時甚至將赤眼的帳號關聯群標記可疑帳號。赤眼的抗議方式便是將帳號大頭貼換成真正的赤眼—終結者(Terminator)—來自未來的紅眼機器人。

赤眼藉由數十隻機器人自動交易行為,放大他的利潤,同時也放大風險,每一次投入的資金量級比以往還要來得巨大。因為保證一級市場買到作品,不代表作品能夠獲利售出。如何選品便成為真正的課題。​

赤眼的的美學由此誕生。由於 Volume DAO 棲息大量生成藝術家與收藏者,他們常常漏夜討論哪些作品是「好」作品。所謂的好,簡單粗暴的解釋,便是可以賣掉賺錢的作品,至於是短期獲利了結,還是邁入永恆藝術殿堂賺大的,其哲學自在人心。一個作品的好,並沒有絕對標準,如果有,早就被失敗的套利者給推翻,因為市場具有反身性。

在這一年無盡的討論過程中,每一個老練的收藏者大致上都有自己的收藏判準,在此稍稍可以揭露錯誤的財富密碼:前世(踏入區塊鏈世界以前)知名藝術家不一定表示其作品會大賣、風格一致與風格多樣都不保證成功、持之以恆與偶一為之都有成功案例、社群關係良好與高嶺之花都有爆賣記錄、短線地板價沒炒起來不代表未來不會看漲。生成藝術類的 NFT 真的是一個百分百的象徵性財貨,既去物質,也多維度,沒有任何具體功能,作為文化商品當仁不讓。

在這高速迭代的煉蠱過程中,赤眼長出了屬於自己的美學品味,他從短期套利開始,進入部分物件長期持有的階段;其喜好並且從具象作品,走向抽象作品,再走回具象。此時的赤眼,已經開發出「單一作品多樣性檢視程式」、「自動化交易程式」,該了結的資金早已出盡,穩定的獲利並沒有讓赤眼滿足,赤眼開始自學創意程式寫作。


於是赤眼正式進入第三階段,「收藏者的轉向/創作」

​我不會說赤眼是 Web3 版本的宮津大輔,但他跟年輕藝術家去仿巴斯奇亞的作品拿出來賣並無差異。只不過他比現實生活中的仿盤藝術家更「好」的地方在於,他早已收藏過大量的好作品,知道好作品哪裡好,而他正要複製這些「好」,作為一場遊戲,驗證這些好是否能夠受到更多收藏者的青睞。

​當然,就生成藝術的領域而言,赤眼不僅看「作品」,也看作品的「程式碼」,現在他用自己的程式碼來試圖打造自己的創作旅程。昨夜他發表了這輩子第一件作品《Fairy Dust Trail》,在他研究且從事收藏一整年的平台 fxhash 上面,當然價格親民,理所當然的被收藏一空。

​赤眼的軌跡是一種屬於工程師的浪漫,破解、獲利、再構成,由市場這個最諱莫如深的場域驅動出個人美學。你說赤眼沒有論述,但這是他在玩的過程,我們只是陪伴的觀眾。我甚至認為赤眼的行動本身即為一種反藝術(Anti-Art)的過程。要是哪天當生成藝術市場為「當代批判」買單,我敢打包票赤眼的創作物也會包含這個「好」的元素。


Web3 是一個收藏者與創作者距離非常接近的場域,此接近,既是社群之間的接近,也是個人內心的接近。因此藝術家很常是汗牛充棟的收藏者,同時收藏者也很容易一個轉身便走進創作。

​赤眼去年此時是因為想要收藏到想要的 NFT 才跳入坑中,如今已經從自動化收藏的大師轉身試圖從事生產創作,這是赤眼的故事,一段令人驚奇的 Web3 旅程,且讓我們期待赤眼的下一件作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