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混人

(一)解釋音義

混,讀作四聲,注音為:ㄏㄨㄣˋ,拼音是:hùn。

字典內是如下解釋:

●  摻雜。如:「混合」、「混淆」、「混為一談」。
●  蒙騙、冒充。如:「混充」、「魚目混珠」。
●  胡亂。如:「混說」、「混搞」。
●  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如:「鬼混」、「混日子」。 

我引用的是民間俗語,作動詞用。實際運用起來,類似於「打交道,熟悉,走人情」,通過一種特殊的手段來結成關係網,從而方便做一些私事。比如說,一位老父親頗有深意地教導兒子:孩子,你得懂些人情世故,能混人。

(二)舉個古代例子

因為「血酬」定律而被人熟知的吳思,就在《潛規則: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書中說:

「潜规则」是我杜撰的词。我还想到过一些别的词,例如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等,但总觉得不如「潜规则」贴切。

混人所要「混」的,恰恰就是這個潛規則。舉一個古代背景下的例子。

那時候城門內外是有把守的,比如說北京城的大門就不是隨便進,必須接受檢查,而且還要徵收過門稅。

假設是十個銅錢吧。你過一次就要交一次,這就很肉疼。於是,你就想該怎麽辦呢?恰好你的鄰居的二舅家有個小兒子,也在城門口幫着送送柴炭,認識了看門的一個小管事(兵丁)。

這個小兒子頗為靈活,就說:這好辦,我領你認識認識總爺。

於是你就接着這個關係,慢慢請這位總爺吃酒,面紅耳熱之際,原本的收錢、交錢的雙方,就仿彿成了朋友,於是勾肩搭背,說起「梯己話」。總之,下次來,只交五文錢就好。

你很開心,雖然這頓飯給出的錢,遠遠超過七八次吃請,但你要交的錢,卻一下子節約了百分之五十的成本。自然,鄰居二舅家的小兒子,也少不了一份謝禮,而這種禮尚往來的人情世故,也將你、你鄰居、你鄰居的二舅、你鄰居二舅家的小兒子,你鄰居二舅家小兒子認識的總爺,全部拉在了一道關係網里。未來的某天,你同樣成為別人「人情」下的考量算計,或許也變成認識總爺的「小兒子」。

於是,你就將這過門費「混」明白了,而你也可以向你的兒子傳授這「混人」的法門,并得意于自己縱橫江湖,無往不利的通達人情。

(三)真正聽來的實況

但這篇文字的緣起,卻是來自於另一段閒話。

話從何來,且聽我一點點慢慢道來。

閒話的主人是一位司機師傅,跑大車,各地奔波,風餐露宿,每每就要停在非正式的停車場,有時是廢棄加油站,有時是高速服務區,特點就是人很少。

有好事人就問:師傅,你丟油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想要詳細瞭解,可以搜索「卡車 偷油」這樣的關鍵詞。

師傅理解事兒很明白,他說:您啊,也別好奇我的油怎麽丟的,我還是說說當年給公司開車,丟了油,算誰的吧……

確實。對於聽眾閒人來說,就是聽一樂子,破破悶。但在丟油的司機來說,真是關係到生計問題。卡車用柴油,往往是400升大油箱,如果丟了油,大幾千塊錢就白白丟了。更別說偷油的,有些格外壞,為了偷油,不惜把油箱都弄壞了。

所以,卡車司機遇到偷油,第一件事想到的,可能就是:壞了,這油,算誰的?

師傅接着說:丟了油,公司不會管,只能算自己的。

怎麽辦?

下面才是這個故事的精髓,人在社會漂,你得會「混人」啊,兄弟。

他這樣說下面的故事:

後來回到公司,他就找那個管報銷的哥,喝了頓酒。

「給我報了!」師傅的這句話,很多年後聽,依然能聽出那份喜滋滋的輕鬆。

但人情真那麽簡單?說話真那麽容易?你和一個「哥」就那麽親?

下面是這樣說的:

「實際上那可不是一頓酒啊。那喝了好幾頓酒了。」

(四)師傅的結論

現在到總結時間了,他的結論很簡單:

「這社會很多事兒,都是看你自己怎麽處的。我家裏頭有個說法:出去,是混人的。」

他還非常善意地再強調一下:

「對啊,你混人,你會不會混很重要。你無論在什麽地方,幹什麽,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得懂怎麽混人。」

大概確實是聊得開心,他又想起當年事,說自己剛出來找事做,就是一個毛頭小子,愣愣,傻傻,啥都不知道,就是一猛子扎進社會開懟。如今算是吃的虧,碰的釘子,見識的人心,一次次教育了自己,明白做人做事動輒得咎,不小心就挨社會毒打。用他的話就是:

「現在很多事,掂量來掂量去。」

(五)真小人、僞君子

這件事,包括這一結論,都並不稀罕,也不難理解。

正如上面說的丟油,丟不丟,怎麽丟,它發生了也就不重要了。真正要關注的在於,當我們並不願或者不能融入這個「熟人社會」時,會發生什麽?

這種喝頓酒拉關係,從陌生人變為熟人,進而減少個人損失,提升個人利益的方式,其實就是讓每個人必須加入到這個體系之中,否則就會寸步難行,或者有路難走。

當人們不斷被內部的潛規則帶動,必須在「熟人」的網絡中尋找辦事契機的時候,混人也就成為一種低成本的交往模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被各種權力和金錢所定義的。我今天給你送錢、說好話,是為了讓你替我辦事,那到了明天,我有事的時候,依然會通過你這個「熟人」來辦事。

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熟人」,我們不會辦事了。或者說,不經過「熟人」辦的事兒,成功會覺得僥倖,失敗則有了懷疑的依據。

所謂兄弟,成了酒肉兄弟;所謂朋友,成了金錢朋友;所謂義氣幹雲,按照杜琪峰在《黑社會》中的講述,那已成為一種過時的價值,或者掩飾,或者虛僞。

岳不群幹掉了左冷禪,任我行則在精巧慘毒的謀劃裏笑着死了,方證、清虛們終於可以和老對手一起又回到一個穩定的模式之中,直到下一次野心家、僞君子捲土重來。

(六)誰能學不會

誰都不是一下子學會那些蠅營狗苟,那些「混人」的本領,誰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了「逢人只說三分話」的長袖善舞之人,「熟人社會」下的那些犧牲,恰恰來自於這些愣頭青。

也就是說,當師傅懂得了「混人」,並且認為當年的自己,愣、憨、傻,總是吃虧,也就意味着我們的社會,容不下任何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要想活得順利,就必須懂得這點學問,然後從社會大學畢業,變成了「熟人社會」的一部分。

教導別人要懂人情的,往往都是好意,教會別人怎麽請人吃飯,怎麽給人送錢,怎麽說些好話,奉承迎合,也都是傳媳不傳女的秘訣。真正在陌生人之間搭橋扯綫的,社會上也有專門的術語:掮客。

民間也有另一個俗語,專門描述這種人:對縫。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寻租」(rent seeking),简而言之就是不劳而获。但將權力轉化為金錢,正如馬克思描述的資本,必須有一個關鍵性的飛躍。同樣,所有的人情想要落實,而「混人」能混明白,同樣要有一個飛躍。讓原本陌生的兩個人,可以合夥兒進行一些更加「熟人化」的行為。

你還沒忘記那個「鄰居二舅家的小兒子」吧?

而馬里奧·普佐筆下的老教父,有着無與倫比的關係網,正如那位被迫前來求助的殯儀館老闆,「之所以能得到(婚禮)請帖,是因為他的老婆同老頭子的老婆是最親密的朋友」。

你看,「鄰居二舅家的小兒子」繼續變化着不同角色,來到我們身邊。

求助的事情很簡單,他需要一場暗殺來為女兒復仇。

他如願以償。

《教父》故事開端就是這樣,殯儀館老闆本來是希望在這個國度里,按照法定程序,求得一場公平審判的。但一切是這樣如願以償。這件事讓這個殯儀館老闆,從此學會了「混人」。而老教父,也在自己的網絡中,得到了又一枚棋子。

誰學不會?

世間沒有那麽多傻子。

(七)是什麽就是什麽

可人間還是有傻子的。

人被迫選擇了一條道路,這並不稀奇,就像不喜歡菸的人,要接受一支菸,不喜歡酒的人,也要喝下很多酒。人生的無奈,莊子曾經說的很清楚: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莊子·人間世》)

佛陀則告訴我們,無論怎樣的算計,即使生前毫無所覺,到了臨死一刻,仍然會在一片清醒中,想通所有事情。貪嗔癡是三毒,到了這嗔怒燃成大火,就會讓那存錢的罐子,漸漸如水漫出。

這就是莊子一定要在上面那段話的開頭,告誡我們:

戒之慎之,正汝身也哉!

但這只是一句空話,並不能解決我們面對「混人」的抉擇時,那種如坐火宅,煩惱纏身的狀態。

這就讓我想起當年為此焦慮難耐的時候,想過的話,有時候,是什麽就是什麽,有些人擅長飛翔,有些人擅長游泳,有的人能演算,有的人會唱歌,人無法改變自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憨憨的愣頭青,成長為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混人」。

只要你別以為,不能「混人」便丟了什麽。正如有人五文錢過了城門,你只能按照大老爺的榜文,交十文錢;有人找哥喝了酒,就可以將幾千塊的丟油報了,你卻只能自己承擔這丟油的損失,然後下次鐵板鐵櫃保護好自己的油箱;有人在人際交往中無往不利,獲得大筆大筆的金錢人情,到了任何地方,都不用排隊買票,而你卻只能帶着家人,一點點在隊伍中挪動。

這時候,你能這樣想:「是什麽就是什麽」嗎?

這不是選擇。

我們有糖也有鹽的時候,可以選擇甜,還是咸。

但我們什麽也沒有的時候,那就不是選擇。

這時候,你要學會沉默。

我們做了選擇,但我們要沉默,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地和自己對話,懂得要得到什麽,就要放棄什麽。

師傅是明白人,但我們同樣是明白人。

師傅能「混人」,但我們無法「混人」。

這不是選擇,而是接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