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對了,什麼都對了!
前陣子把陽台整理了一番,
把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不知名的多種小植物清理掉,
留下「本土陽台」原住民繼續欣賞。
見兩盆一起買的,牆上的薄荷都長得一臉委靡狀,
它倆剛來我家時還枝葉繁茂、春風正盛的,
奇怪為什麼現在都呈現出一片枯槁之態呢?
當時還查過資料,它們是喜歡陽光充足的不是嗎?
我把其中一盆從牆上移到牆角,
讓它少曬一點太陽,少吹點風,
做做實驗看會有怎樣的變化,接著好幾天,我靜待實驗結果。

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被搬到牆角的那一盆葉子開始變大片了,
也越長越茂盛;
依然在牆上的那一盆還是一直呈現枯槁狀,
一點都沒起色。
即便我都同時為它們澆水,也同樣都沒有施肥。
「與期待在原地,不如換個地方長」
我看著這兩盆無辜的植物,
突然內心冒出這個想法,
待在原地受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滋養和呵護,
還必須一直忍受著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對待,
怎麼會長得好呢?
薄荷被我養在花盆裡,
只能乖乖地待在盆裡。
如果是長在一般土地,
依照它們的自發性和天然習性,
肯定自己從根部開始匍匐前進到哪個喜歡的地方去另覓生機了,
怎可能讓自己長成這種形銷骨立的模樣?
牆上看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
卻為什麼長不好?
一定有哪一方面不符合薄荷的習性。
而換到牆角去的那一盆,
雖然看似待在不起眼的牆角,
看似人類視角以為的陽光不充足,
但事實證明它開始快樂、受到滋養,
進而起「死」回生。
牆上的那盆薄荷如果會說話,
我想它應該會喊著:「我不想再待在這裡了!讓我下去吧!讓我跟我的好夥伴在一起吧!」
Well,實驗做完了,兩盆薄荷現在相伴在牆角,重新結伴一起成長、一起呼吸著它們喜愛的空氣、享用著它們喜歡的陽光。大自然總是會給我一點啟示,即使是人工養著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