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n
Saturn

汉族的台湾地区史(上)

一、台湾的“史前史”

台湾岛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西部是沿海冲积平原,中部是南北走向、高耸如云的中央山脉,在中央山脉与东部海岸山脉之间夹着上百公里的花东纵谷,全岛人口2356万,与汉地的福建地区隔海相望。尽管与大陆在地理上隔着上百公里宽的海面,但台湾岛上97%的人口系汉族的闽南人(70%)、客家人(15%)、外省人(12%),全岛主流文化、习俗、语言皆来源于大陆各地汉族的风土人情与方言、国语,因此毫无疑问台湾是汉地,台湾地区社会是大陆汉族社会的延伸。历史是人描绘的,什么族群主导了某一地区决定了该地区的历史叙事和历史发展是什么,因此以此为标准,台湾地区的历史应当以1624年为界,之前的台湾地区历史由当地的土著群体主导,而之后的台湾地区历史由汉族人主导,属于汉民族史的一部分。

台湾岛的形成系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断裂而产生,45-19万年前的台湾岛上开始有人科物种—属于直立人的澎湖原人活动,到10余万年前直立人在欧亚绝迹后,远道而来的智人占据了前者的生态位。约五万年前,智人抵达今天的台湾地区,到两万年前智人群体在台湾地区发展出了会制造石器、习惯狩猎和采集、以中小规模聚落聚集生活的“长滨文化”,不过这个“文化”很牵强,因为主导“长滨文化”的族群完全还处在石器时代部落社会中,完全没有发展出文字和更复杂的社会组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发展出所谓的“长滨文化”的族群就属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南岛语系族群,史学家们认为,目前广泛的分布于太平洋波美拉尼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夏威夷、新西兰等岛屿的原住民群体,其扩散的源头便是台湾,而扩散的起点约在5000-6000年前,据信大量台湾土著群体人口打造船只并在掌握了航海技术的情况下向太平洋腹地启航。而在期间,台湾岛的土著们由于台湾地区多山、密谷的地形开始分化成多个语言、习俗差异巨大的社群,截止2020年代台湾地方的政府认定的族群便有16个,较为出名的有泰雅族、阿美族、排湾族、赛德克族等,这些族群在汉族人大举登陆台湾岛前人口也普遍只有数千的规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台湾岛的土著群体也取得了一些历史进步,考古学家发掘了今天台湾岛北部新北市八里区淡水河口的“十三行遗址”发现约在最晚400年前当地土著群体学会了锻造铁器,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部落组织与对应的初级社会等级制度,但土著们总体上还是维持了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兼有刀耕火种,并有敌对部族间相互猎头的习惯。

二、汉族的抵达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记载“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而还”。由于同时期孙吴丹阳太守所著《临海水土志》中记载“夷州(洲)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两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很明显符合台湾岛所处的地理方位和自然环境,因此部分史学家们取得了共识,认定这是汉族人第一次抵达台湾岛。有学者认为汉族人这次发现台湾岛后,不断有小规模汉族移民涉足台湾,使得台湾土著群体的生产力取得了进步,《台湾时期时代遗物的研究》说“纯石器时期应即终止于三国时”。

黑水沟,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

在汉族人口抵达并较大规模定居在台湾的1624年之前数百年前的宋和蒙据时代,汉族人便早已远渡重洋抵达了吕宋、马六甲、苏门答腊,在明初时苏门答腊岛的定居汉族人口便多到足以让明太宗朱棣在当地设立巨港宣慰司,但相比苏门答腊岛近得多的台湾岛却到晚明时才有汉族人较大规模定居,这其中有两个缘故,其一是航路问题,唐宋时期汉地通往南洋婆罗洲、马六甲的沿岸航路与渡南中国海航路便因为洋流顺畅、有适宜季风的缘故而被开发出来并通航成熟,但自福建沿海前往台湾的东西航路却因为正好与南北洋流相左和与季风方向相逆而不通畅的多,台湾地区有谚语说“黑水沟(即台湾海峡),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其二便是环境问题,台湾地区土著习惯猎头,且土地多山丘、开发程度低、瘴气弥漫、常有台风,相比特别是土地相对肥沃、对汉族移民相对友好的18世纪前的南洋地区,台湾自然不是当时东南沿海汉族人理想的定居点,也因此17世纪后半叶汉族人才将汉地扩张到台湾岛上。

从孙吴到明朝以前,汉族人的步伐开始一步步靠近台湾。汉族隋帝国时代,隋廷曾在公元630、632年出兵讨伐台湾岛土著,史称“到琉球国(隋唐宋时唤台湾为琉球),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还”、“遣武贲中郎将、朝请大夫张镇州自义安浮海击之”,同时也正是这一时期汉族人开始在靠近台湾的澎湖列岛定居,到公元12世纪末的汉族宋朝时期,宋廷开始屯兵澎湖列岛并将当地纳入福建地区晋江县的管理下,史称“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同时期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诗说“尝记早秋雷雨后,舵师指点说琉球”,东南沿海的汉族民众都开始意识到海的彼岸有一座大岛—台湾岛。1279年汉地沦陷于蒙古后,蒙古汗庭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1368年明朝承宋相继建立并驱逐蒙古后,明廷由于东南沿海海盗肆虐、倭寇猖獗,于是不得不迁徙澎湖的汉族民众迁往漳、泉,这也导致澎湖列岛无政府化,成为海盗甚至倭寇聚集的巢穴;1563年名将俞大猷为剿海贼与倭寇,驻偏师于澎湖,复设澎湖巡检司,但俞去职后巡检司亦被废止。但尽管如此,明朝时期依旧成为了汉族人征服台湾岛的关键时期。

三、汉族征服台湾

一个没有冠以“征服”之名的大征服时代开启于周成王执政时期(前1043-前1021),周成王册封祝融后裔、芈姓的熊绎为楚国国君从而开启了汉族征服北起长江、南到珠崖的史诗,而这段史诗在宋代基本结束,特别是福建地区在初唐时经正议大夫、漳州刺史、后世称“开漳圣王”的陈元光的治理而初步的由蛮地变为汉地;到宋代,福建地区的泉州等地成为名噪一时的商贸重镇,进入明代后东南地区经济、人口在全汉地的占比越发偏重,人口的增加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得东南沿海居民大规模出海成为了可能,而台湾岛无疑是最让人瞩目的一个落脚点。

明朝前中期官方层面厉行海禁,但是除了明初和明世宗嘉靖朝(1522-1566)的部分时段外,明朝事实上监控不了浩瀚的东南海岸,于是走私商、海盗开始频繁出没,流民驾船跨海抵达澎湖定居,《台湾纪略》记载“后内地苦徭役,往往逃于其中,而同安、漳州之民为多”。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伴随着出海的合法化的是更加激烈的海上争斗,东南沿海的海盗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开始更大规模的整合抱团,形成了多个巨大的海盗团体,其中最知名的便是颜思齐,他在1603年纵身巨海并用21年时间纠集了数千部众试图在日本起兵掀翻德川幕府自立,但起兵前消息泄露,于是他不得不带着部众离开日本,于是他的部下陈衷言建议他“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于是1624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率部众在台湾岛的笨港(地处今云林县)登陆并修寨、屯田,同时派人返回漳州、泉州招募移民,不久当地汉族人口就有三千众,尽管次年颜思齐就病逝了,但是他在台湾岛移民屯田的举动却成为了历史的转折,汉族人口自颜思齐屯田笨港后源源不断抵达台湾,真正意义上的汉族台湾地区史自此开始。颜思齐逝去后,他的部下郑芝龙继承了他的事业(也有说法是此时郑芝龙在为日本平户的大海商李旦效力),从公元1626-1630年郑芝龙在接受明廷招抚的同时,与明朝官府合作将上万闽南汉族饥民迁往台湾屯田,由此台湾岛上定居的汉族人口破万。

但是汉族人此时并不是台湾岛上唯一一股势力,1628年西班牙人抵达台湾岛北部淡水河口并修建“圣多明哥城”,而荷兰人更是与明廷、汉族海盗在东南沿海和澎湖列岛多次大战,并在1624年登陆台湾,于今天台南台江入海口一带建立了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并以之为统治中心,并驱逐西班牙人和逐步将统治范围和影响力扩散到整个台湾,郑芝龙与之也有相对密切的合作关系,事实上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汉族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不过由于郑芝龙的存在和荷兰人的经济需要因而导致荷兰人对汉族移民的前来彰显出了欢迎的态度。在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所处的嘉南平原,1624年荷兰人抵达前当地约有1500名汉族人,到1636年荷兰人镇压了当地一直袭击汉族人的土著,外加以免税为优惠政策和郑芝龙的支持,定居台湾的汉族人开始破万。1644年由于一系列突变的大事件,满洲人突破了山海关并占领了北京,异族入侵的战火顿时烧遍整个汉地,随着1645年满国军队入侵至福建以及满洲对汉族勒令剃发而引发了全汉地的大起义,福建一带数万汉族民众渡海前往台湾岛避难定居,到1659年在台湾岛汉族人口接近三万。

汉族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远远算不上融洽。1642年荷兰人北上淡水河口驱逐了西班牙人,自此荷兰成为了台湾近乎唯一的强权,而1645年郑芝龙又令利智昏投降满洲政府成为了令人唾弃的汉奸,台湾汉族人的地位开始逐渐得不到保障。1640年,荷兰政府开始派出士兵强迫汉族人缴纳人头税并常因此入室搜查甚至抢劫,而与此同时一方面因为荷兰人招募汉族人定居台湾系为给甘蔗园提供劳力、另一方面当时汉地战火纷飞因而汉地对蔗糖进口的需求大减,这使得不少汉族人失业,在压迫和穷困双重作用下1652年赤坎一带超过1.6万汉人在豪强郭怀一的带领下大举围攻赤坎城,但这场起义很快被荷兰人联合土著镇压,超过4000人殉难,而战后荷兰人也加强了对汉族人的监视和控制,手段包括限制汉族人携带武器和禁止汉族妇女前往台湾。与此同时荷兰人也时常劫掠汉人的海商船队,特别是郑家的商船队,有外国史料记载说运往吕宋地区的中国布匹“其中有一半是被荷兰人攫取而去”,也有非荷兰的欧洲人目睹了在荷兰船只上汉族被当奴工一样驱使,为此朱成功在1656-1657年一度切断了对台湾荷兰当局的贸易。

1659年郑芝龙之子、汉族的民族英雄、封延平郡王国姓爷朱成功在收复南京之战中遭遇惨败而不得不退还思明州(厦门),1660年3月曾任荷兰在台政府通事的汉族人何斌因与荷兰人之间的债务纠纷而前往思明州投靠朱成功,何斌向朱成功进言道“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又献上诸多情报,朱成功颇为心动。1660年6月朱成功击败满洲水师对厦门的强攻后,腾出手来,他深感思明州距大陆太近、时常遭遇满洲军事威胁,遂决心东征拿下海峡东岸的台湾作为更安全的大后方,以便与满洲政权长期周旋。1661年4月,朱成功点兵1.17万人(也有2.5万之说),乘坐300艘大船在金门岛上誓师后出发,当时台湾岛上荷兰守军总兵力在1500人左右,大都聚集在台江口一带。荷兰人的总督揆一下令将嘉南平原上的汉族士绅全部抓进热兰遮城,并焚烧汉族人的稻田以备不患。汉兵渡过海峡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目标直扑荷兰在台统治中心、地处嘉南平原的台江入海口处的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台江入海口处有一线沙洲隔开了内外,内是台江入海口与台江内海,外是台湾海峡,热兰遮城就在沙洲上且是主城,普罗民遮城则在台湾岛上,汉军先是通过沙洲北端豁口鹿耳门进入台江内海,随后兵分两路分别在一线沙洲与台湾岛上登陆,由于荷兰人没有防备,因而事后极为震惊,而当地汉族人则喜出望外纷纷自愿为劳力协助汉军登陆和扎营。

汉兵登陆台湾后,随即与荷兰人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战争,战争的第一阶段发生在4-5月,汉军现在热兰遮城以北的沙洲上以千余兵力将攻来的250名荷军杀戮大半,只放跑了80人,又在大陆上的普罗民遮城外将200多名荷军杀死大半,两次作战汉军出动都不足千人并损失轻微,还在台江内海中用蜂群战术将台湾的荷军海军击败进而取得了台江内海的制海权。5月,朱成功指挥汉军包围普罗民遮城并断该城水源,城内守将猫难实叮被迫率军民投降,于是荷兰在台湾就只剩下了热兰遮城一地。但热兰遮城颇不好打,地处一线沙洲的热兰遮城是一座大棱角堡,城壁高9米,厚度1.2-1.8米,史称“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火炮短时内难以轰开,且城上装备了大量火炮可居高临下炮击汉兵,外加全城聚集了所有台湾岛上能活动的荷兰人(士兵约900人,黑奴、荷兰市民总和约800人),因而五月朱成功汇集汉兵4000多人携颇多火炮强攻热兰遮城却难以攻克并损失了可能有六七百人,于是朱成功选择围困该城,战争进入相持的第二阶段。6-7月,朱成功将军队分成两拨,约两千人继续对热兰遮城的围困,剩余上万汉军被朱成功下令以台江口为中心南北沿着海岸散开数十公里进行屯田,同时朱成功开始在台湾建立行政单位正式统治当地,史称“改赤坎地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行府尹查报田园册籍,缴纳X银,改台湾(当时热兰遮城附近有一个常住人口数千的大员镇,汉人将之和热兰遮城合称为台湾)为安平镇”,朱成功散大军于各地的核心原因既是为了占地,也是因为缺粮,史称“台湾城未攻,官兵乏粮”,而在此期间由于播种后等待收获时发生的饥荒、水土不服以及台湾土著们对汉族人袭击,汉军遭受了远超战争本身的损失,尤其是在北路驻扎的汉军被土著们袭击进而伤亡千人,而在汉族人围困和屯田台湾岛期间,荷兰人一度从巴达维亚派出援兵725人分乘15艘船试图解围热兰遮城甚至消灭岛上汉军(该部9月抵达),但朱成功乘着风期加固炮台并聚拢兵马,并借助台江内海大船活动不易的地利以优势兵力和岸炮痛打了这批援兵,热兰遮城解围计划泡汤,而城内荷兰人因缺粮和疾病而越发虚弱,于是到1661年底战争进入第三个阶段,此时热兰遮城内超过520人因为各类原因死亡,而汉军则通过屯田、汉地大陆向台湾岛的运粮解决了粮食危机,于是1662年1月朱成功一面从大陆又运来大炮43门,一面修筑炮台等攻城工事,在1月25日汉军发起总攻,当日清晨汉人的炮兵打出了2500发炮弹将热兰遮城多处打塌,于是荷兰人终于坚持不住以保全财产和性命为条件向朱成功投降,这场攻台之战最终落下帷幕。

荷兰人曾以荷兰文记载了一些朱成功的言语,重新翻译回汉语后如下“我完全没有义务说明自己行动的理由,但也没有必要隐瞒如下的事实,为了顺利的同鞑靼人作战,应该占领台湾”、“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在中国人不需要时,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毫无疑问朱成功这些话语是完全代表了汉族人的利益的,朱成功驱逐荷兰攻克台湾不是当今所说单纯的“维护祖国的统一”,而恰恰主要是为抵御满洲侵略而开辟新大后方。在这场战争中朱成功麾下的南明汉军在陆地上表现出了和当时欧洲国家对等的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但在城防技术、海军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但不论如何朱成功活用了所有己方的优势并最终拿下了台湾岛,汉族人成为这座岛屿的主人自此再无阻碍,拓地之功,勒石千秋。

四、明郑时代

因尊奉明朝,故郑家在台湾的政权被称为明郑。明郑自1662年开始,到1683年结束,在1662年明昭宗殉难于云南、1664年临国公李来亨战死鄂西后成为了汉族国家的唯一代表。1662年6月朱成功因为与其长子朱锦(即郑经)的矛盾外加水土不服病逝于台湾安平,其后郑氏集团爆发了血腥的内讧,朱锦以思明州为根据地东征讨伐其受朱成功之命继王位的六叔郑袭,并在1663年年初获胜进入安平进而继承了朱成功的王座,但内讧也导致了相当恶劣的结果,荷兰人仍试图夺回台湾遂与满洲政府联合在1663年进攻思明州、金门等地,经历内讧与满洲的迁海界封锁的郑家难以支撑,被迫放弃福建沿海的领土,朱锦携军队、官员、民众前往台湾,外加不时有东南沿海的汉族人破满洲的海界逃往而被明郑收留,这使得台湾岛上的汉族人口再次增长,到明郑统治末期达到15万以上的规模,但15万依旧是一个小数字,明郑的实际控制疆域仅有嘉南平原和台湾西部沿海个别据点。

由于丧失大陆全部领土,朱锦遂专心治理台湾。他以亲信陈永华为总制,设立六部管理政务,并施行分配诸镇垦荒,寓兵于农。陈永华督促诸镇汉兵垦田,栽种五谷,插蔗煮糖,修埕晒盐,广事兴贩,由此使得国用日足。朱锦又采纳陈永华“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而广建学堂“自此台人始知学”。此外朱钦还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他一方面发展造船业,命士兵进入深山采办桅舵,修葺、兴造船舰,这些船只平时装载货物,兴贩各国以为台湾挣取金钱,在战时又能作为战舰开往战场,另一方面朱锦广拓海外贸易伙伴,通过他的叔父田川七左卫门牵头,明郑与日本德川幕府政权缔结了贸易伙伴关系并大量从日本输入银、铜、铅、盔甲,作为交换明郑则向日本出口鹿皮和糖,并允许日本商人常住基隆;此外英国也是明郑的贸易伙伴,在1672年朱钦邀请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台湾贸易并与之签订通商条约以求获得火药和武器的进口渠道。在明郑朝廷殚精竭虑的治理下,"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在朱锦经营台湾期间,他也在密切注视着西方大陆汉地的动向。在1659年朱成功南京之战惨败与1662年郑家内讧后,明郑短期内在人力物力和军事态势上都丧失了反攻大陆、收复汉土的可能性,相反尤其是在1662年郑家内讧后,明郑被满清发动大军跨海消灭的可能性更大,于是朱锦遂被动的与满洲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664年满洲政府以“议以沿海地方通商、郑氏需称臣奉贡、须遣子入京为质”为条件招降明郑,但被明郑拒绝;1667年满洲政府以“若能翻然削发归命,自当藩封,永为柱石”、即剃发换封藩为条件试图招降明郑,被朱锦以决不剃发为由拒绝;1673年大陆的三藩之变爆发,老汉奸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都为了自家利益而起兵反清,明郑看到了收复故土的机会,于是朱锦在1674年亲自率兵西征,一度拿下了闽南、粤东诸府,但是由于与耿精忠一方之间的矛盾外加军事上的屡屡失利,明郑在大陆收复的故土很快得而复失。军事上的压力使得明郑在政治上不得不选择妥协,1677年满洲政府提出“比照朝鲜藩属国关系”要求明郑归顺,明郑以“沿海边所有海岛悉为我有,资给粮饷”还价,因此双方没谈妥。1680年满洲政府又提出“若能保境息兵,则从此不再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于世无患,于人无争”,以停战换不剃发等条件并维持独立,不过朱锦也没有同意,因为朱锦仍旧不想向满清屈服,而满洲方面的福建总督、汉奸姚启圣也坚决反对和明郑议和,因此此次和谈也没谈成。也就是在这一年,明郑输掉了大陆战役,再次放弃思明州和金门乃至整个大陆地区的疆土,连年战争拖垮了台湾地区汉族民间的经济,连朱钦的母亲董太后也不禁斥责他说“七府连败,二岛亦丧,皆由汝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致左右窃权,各树其党”,到1681年朱钦怀着收复无望的痛苦逝去,他的长子郑克臧继位后又被重臣冯锡范等政变废黜,改为次子郑克爽继位,明郑政局紊乱,民心军心都极其涣散,不时有军人逃往海外甚至投往满国。1683年,满洲政府派出汉奸将领施琅发兵五万东征,国力衰败至极的明郑根本无力阻挡,是年9月败亡,郑克爽、刘国轩、冯锡范等明郑高层投降于满廷,不少明宗室则自杀殉难,汉族人的国家彻底沦亡于满洲了。

明郑在第二次丧失思明州等大陆东南沿海后,作为控制人口仅仅十五万众、只实质掌握台岛八分之一土地的小邦国,外加满洲人贯彻迁海界导致东南沿海汉族移民能逃往台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及明郑无法与大陆贸易而财政收入下降,此战后除非满洲清国大乱否则明郑将不再有机会收复故土,但是明郑是满洲人目光所及之处唯一一个留着汉族发髻的、且为汉族人所建立的独立政权,且还尊奉明朝反对满清,这对于大陆汉族人的潜在号召可谓不言而喻,满清又怎么可能将之置之不理呢?无外乎水师弱势且大陆纷乱时以议和为手段行麻痹明郑、使之缓兵之事,有机会则联合荷兰人攻打明郑以各取所需,而当明郑势崩、国弱民穷时则乘机发水师五万东征,重点从来就是消灭明郑以安己国,并没有什么值得赞赏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