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咪
三好咪

我是咪咪,育有三貓和一子,人類的那位小名好好,他是我親子共讀的起點,從六個月大到現在。因為愛,我們讀;因為讀,我們愛。喜愛繪本,想留下我們親子共讀和生活共筆的記錄。

親子共讀《蠟筆小紅的煩惱》

蠟筆小紅只能畫出藍色,畫不出紅色,他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替他著急,試過各種方法想幫助小紅早日成功畫出「紅色」。有一天,他的新朋友請他幫忙畫藍色大海,沒想到小紅畫得得心應手,他終於找到自己真實的色彩。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討論怎麼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另外,親子共讀時家長抱持開放、跟孩子一起學的心態也很重要喔!

小紅是一支穿著紅色衣服的蠟筆,他的紅色衣服上還寫著「Red紅色」,只不過他其實是藍色的。小紅不會畫紅色,消防車、草莓、愛心和櫻桃……等等,他都畫失敗了,不管再怎麼努力,他都畫不出他自己的顏色,或者說他「應該」的顏色。身邊的人也努力要幫他的忙,給出各種建議或是偏方,但其中指責和懷疑的聲音也不少,有人覺得他不聰明、不努力、懶惰,還有人叫他要應該再畫「用力」一點!直到有一天,小紅認識了新朋友—野莓紅,新朋友畫了一艘大輪船,他邀請小紅幫他畫出大海,小紅先以自己是紅色為由拒絕邀約,在新朋友的鼓勵之下,小紅終於做出嘗試,他很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畫藍色畫得得心應手!還因此得到旁人的讚許和喝采呢!最後,小紅畫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蠟筆小紅的煩惱》封面照,光看封面就知道小紅的煩惱是什麼吧!

這支穿著紅衣服的「小紅」蠟筆總是畫出藍色,每次該畫紅色的時候他都失敗,這就是他最大的煩惱。作者光用一支穿錯衣服的蠟筆,就製造出畫面的衝突感,還用了很多「應該是紅色,但卻畫成藍色」鋪陳出隱約的違和感,整本書最粗暴的畫面莫過於紅草莓和藍草莓的對比了,每次翻到這頁咪咪都不忍停留。實在很佩服作者的巧思,僅僅用了一個簡單的設定,就說出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更難能可貴的是,單從畫面就能看懂八成,只要稍有塗鴉經驗的幼兒就能懂。

書裡文字簡單而犀利,直白的日常對話,卻在一來一回間赤裸裸呈現小紅的失敗和不濟。其實,現實生活裡,傷我們最深的不也經常是最親密的家人?親近的人不經意說出的言語,殺傷力總是特別強。這本書的圖畫、文字、斷句和排版讀起來讓人有隱隱作痛的感覺,咪咪打算等好好能自行閱讀了,讓他重讀這本書。

咪咪從事過教育相關工作,接觸過不少青少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亮點和肯定自己等本來就是青少年常見的煩惱,另外青少年也特別在意旁人的批評,如果在人際相處上遇到排擠或霸凌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和不斷質疑自己。咪咪真想介紹這本書給青少年的孩子看,讓他們從閱讀中感到自己被同理,因此得到一些支持的力量。

以前會跟青少年的孩子探討究竟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怎麼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外界的眼光會如何影響我們?社會的期待或標籤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現在我想試著跟好好討論這些議題,聽聽看來自四歲的觀點。

「(指著封面)好好,你覺得小紅的煩惱是什麼?」
「他一直塗出藍色。」
「那你覺得塗出藍色是一種煩惱嗎?」
「不會呀!」
「為什麼?」
「……他可以跟別的顏色混合變成紅色。」
「跟誰混合?」
「紅色的。」
「可是他不就是『小紅』嗎?而且這樣就會變紫色的耶!」
「喔……」
「那你想如果小紅他換一件衣服,改穿藍衣服,他還會有煩惱嗎?」
「就不會了耶!」

當好好直爽地說出塗出藍色不是煩惱的時候,媽馬心裡真有點高興,他的反應有種豁達,彷彿在說「什麼顏色都很好呀,塗出藍色不是也很漂亮嗎?」但當我問他為什麼的時候,他又說出可以混色的答案,跟別人合作,創造出另一種可能性,至少更接近紅色一點了,這也是很好的嘗試。至於,直接問換衣服的問題是為了讓好好深入思考一下煩惱為何而生。捨掉外在的標籤,煩惱就消除了,我們母子倆都替小紅感到豁然開朗。

「你覺得小紅哪裡開心?哪裡不開心?」
「開心的就是從這裡一直到後面(從畫大海那頁一直往後翻),前面都是不開心的,最不開心的就是大家在說他不好的事那裡,他們好壞。」
「對耶,大家說完他的壞話後,小紅就畫了傷心的螞蟻。」

經過了幾次共讀後「角色心情歷程圖」的訓練,好好現在已經能自己看出角色的心情轉折,甚至掌握角色在整個故事中的心情發展,真讓媽馬感到欣慰,下一次我們可以嘗試練習別的分析技巧了。

「好好,你覺得小紅難道不知道他自己是藍色的嗎?」
「不知道,他又看不到他自己。」
「可是他看他自己畫出來的東西不就知道了嗎?」
「……旁邊的人就都說他是紅色的啊!」
「那你覺得小紅有覺得自己怪怪的嗎?」
「(一會點頭,一會搖頭)」
「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啦?」
「反正旁邊的人才看得到他,他們說他是紅色的就對了!」

當好好回答出「他又看不到他自己」的時候,咪咪有種被一棒打醒的感覺,原來對我的孩子來說,自己是沒辦法認識自己的,要靠旁人的回饋或映照才能知道自己長成什麼樣子。由此可見,我們對孩子的教養和引導有多重要,如果自以為是替他貼上不適當的標籤,投注錯誤的期待,溝通內容又充斥要求和批評,如此僅只是徒增彼此的痛苦。

咪咪有次在看這本書時碰巧遇上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的孩子約莫是七八歲的年紀,他看了看書的封面說:「這本很像《小黃點》,我孩子大了不看這種書了。」我趕緊說了故事大意,跟他說這本書在談認識自己和不要隨便替別人貼標籤,這本書不僅是小孩,大人看了也會覺得很有意思的。我不知道這位朋友有沒有聽進去我的說明,不過咪咪想強調的是千萬不要以貌取書,好像看到顏色繽紛、圖案線條簡單就認為這只適合幼兒,其實很多故事含意可深可遠,端看讀者怎麼讀,尤其是大人讀者的解讀,所以在共讀前家長需要建立一個「親子皆能從繪本中得到許多收穫」的心態,以免錯失好書呀!


親子共讀小技巧:親子皆能從繪本中得到許多收穫

共讀四年的日子裡,大部分時間咪咪都是很高興、很投入地跟孩子共讀,很少僅把繪本視為小朋友讀的書,偶爾跟其他人聊到繪本才發現有太多童書被低估、有太多繪本被小看了。如果爸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其實共讀的路走不久,因為預設了這樣的立場,大人自己就容易感到無聊,孩子也會受到無聊氛圍的影響,這樣並不利於培養閱讀習慣。

所以我認為共讀有一個重要的態度是「親子皆能從繪本中得到許多收穫」,甚至大人可以得到更多!因為大人的閱歷比孩子更豐富,故可以讀出更多的層次,所以準備好開放的心態,儘管領著孩子一起讀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