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米索
范米索

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关于城市选择的思考——杭州、北京、东京、上海

近一两年出现了一个一线城市的迁徙现象——

大量公司、职员从北京纷纷撤离,涌入上海、杭州等地,而我也是迁徙大军里的一员,告别了北京,迁移至上海

关于城市选择这个话题,我今天真的特别想认真和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我很庆幸自己对城市对每一次变迁思考都做过文字的记录,而这些历史记录的节点都串联成了一条线,帮助我今天回溯时提供了有力的「史料还原」。

这一篇文章我会认真展示还原这五年来在不同城市的四处奔波和辗转的思考,无论此刻你是否背井离乡在外漂泊,无论此刻你是否从未离开过家乡,又或者无论你曾经有远走高飞的念头最终被打消了,亦或是当下你还在十字路口踌躇徘徊……

那么作为一个5年里辗转了好几个城市的我,的确是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为你展示和提供某些借鉴的。


杭州——北京


我的故乡是杭州,我从小就出生在一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被江南水乡孕育和滋养着,不过家庭的教育并没有把我培育成一个温婉的南方姑娘,从小在像教育男性一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成长下,把我骨子里的叛逆、戾气、勇敢、倔犟、攻击性……彻底地培育了起来,淑女、温婉、女性魅力……在我身上近乎没有。

小时候我的玩具就是弹弓、玩具枪、奥特曼,一头利落的短发,甚至在初中变本加厉地要求母亲给我买男装,青少年的性别意识在我心理已经默认是「男」,而这种性格也多少为我后来的冒险精神埋下了伏笔。

五年前的杭州,远不如今天背负着那么多的瞩目和称赞,当时的我因为一顿饭决定放弃继续呆在杭州,毕竟我太过于熟悉这个城市,如果呆着就是一辈子,父母为你兜底,不愁吃喝,那么这种舒适背后除了惰性,还能带给我什么改变的可能呢?因此我转而踏上北漂之旅,决定做的异常的冲突和草率。

2016年的文章里,关于北京的选择我是这样描述的:

可是,在我决定前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并不被周围人看好。他们嘲讽着说:

"「北漂」不过是为了装逼。"

“北京遍地名校,你有什么资本跟人争?”

“你一个应届生到了北京不出两个月一定吃不了苦哭鼻子回来。”

“北京这城市糟糕透顶,不仅雾霾严重,人人都是一副吹牛逼的嘴脸。”

“好好放着安逸日子不过非得跑北京瞎折腾,浪费时间。”

只是当时我很清楚如果年轻的时候不选择离开,以后势必会被安逸和舒适包裹得丧失拼搏的意志和动力。人生那么漫长,如果一辈子只困囿于一个地方,那么就会错失生命的精彩,丧失无限的可能性。何况安逸的日子等年迈之际也可以享受,为什么要在最该奋斗拼搏的年轻日子里去消殆光阴呢?

显然我的想法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理解。甚至于我身边的至亲好友都不停地传递着满满的负能量,她们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告诉我说:“你一个没踏入社会的人,想法真的幼稚到极点,这世上坏人永远是绝大数,你迟早会为你的幼稚付出代价。”

生日过后的第二天,我就打包完了行李只身出发前往北京。母亲依依不舍的将我送到了车站,车站里是熙熙攘攘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群,每个人手里都紧紧攥着一张去往北京的车票,而我也只是隐匿在这群奔赴北漂的人群之一。

内容编辑,采访,活动策划,文案制作,品牌营销,寻求市场合作……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自己的身份就需要不停的变更,title也需要跟着任务一起改。

有时候一个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内心真的很崩溃,累到真的想大哭一场,但又哭不出来,只能通过跑步,作为排解压力宣泄压力的方式。汗珠顺着额间大颗的落下,气喘不已,望着一栋栋矗立在自己眼前灯火通明的楼房时,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是“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而明”的悲凉。

是,这就是北京。一个能让你崩溃到嚎啕大哭,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向前奔跑的地方。

这就是当初我义无反顾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对别人说:“成长的最快方式就是让自己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野草之所以生命力顽强,能疯长无外乎周围恶劣环境所带给它的压迫。要想锻炼生存能力,和求生意志,把自己扔在绝境就行了。熬得过,你就能变得更强大。熬不过,那就等死吧。”

这一年里,我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懂得了时间的宝贵,不仅学会了许多工作技能和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去生活。

北京的节奏很快,坐电梯的时候,你会看到电梯的一侧永远留着一条道,为那些赶路的人而开。

周围的人会不停地交流经验知识,他们充满睿智,善于思考,并且还努力奋斗拼搏。三十多岁的青年们都是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状态,而不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如同一潭死水,活着但却好像是死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无不鞭笞着你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

这里是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身处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中,你不再是小城市里的井底之蛙,你会更清楚得认识自己,并且直面自己,有坚定的目标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每一天。


你曾经的骄傲和沾沾自喜,都会化为谦虚和上进的动力。

北京,改变了一个享受安逸和稳定的我。

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成长和收获足以影响我一辈子。如果你胆怯懦弱,那么就别往这个城市挤,否则你只会收获失望选择逃离。


北京——东京


2017年,我在北京漂泊了一年多,我做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决定,只身前往东京,即便我一无所有,即便我连五十音都不会,当时的我,在很多人眼里是鲁莽的、冲动的、任性的,可时隔多年,那些声音真的没有了,消失了。


我喜欢记录,我喜欢把曾经那些质疑的声音写下来,在我眼里这就是一种警醒,即便我当时是鲁莽,可我却会去回顾曾经的决策,去思考鲁莽所要面临的代价是什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这种代价转为自己人生的宝贵经历,而不是接受评价后,把已经悬在半空中的那只脚又提了回去。

2017年的文章里,关于东京的迁移,我是这样写的:

事实上,在选择尝试时,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如果因为胆怯和害怕,选择直接放弃,那么你连0.1%的几率都不会有。

然而人们总习惯于放大对风险和挑战的“万一”概率,而对好事的“万一”概率评判几乎为0。


很多事都是小概率事件,面对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压注筹码,却忘了有时候概率这种数值是可以人为干涉影响其比值的。

如果只是摇筛子猜大小,那么这种随机风险是无法被降低的。但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随机风险”,只要你愿意花些功夫去研究这件事。

大部分人往往会忽视一个点:那就是会让你产生痛苦的事物往往会促使你真正的成长,甚至是系统化的建立自己的思考。

有时候活着,就是前一秒的选择压着后一秒的选择,逃不了也没人代替你去面对。

人们本就过着大同小异的生活,但是否想过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选择着你的他的的选择, 鲜有自己的。是因为和别人一样就安全了不会错了, 还是从未想过自己要干什么。 


我曾被嘲笑过,被质疑过,但那又怎样?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选择去做,那么你永远就只能是LOSER。直到今天,我都万般感谢那些曾嘲笑我,质疑我的人,如果没有你们,我也许不会走到今天,更不会疯狂地去提高自己的速度。

许多人害怕尝试,其本质是不敢面对所谓的失败。但,这个失败的后果是什么?


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其实绝大部分的失败是没有后果的。你需要的,只是JUST DO IT.



图片里的国籍:菲律宾/越南/尼泊尔/缅甸/我(中国)


这两个月来,我遇到的困难真的数不胜数,在高压下生存加之日本文化的缘故,原本很随性的自己一下子性子收敛了很多。尤其是当需要用日语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弯腰点头说“对不起”。我想我这辈子“道得歉”加起来都没在日本用的那么多。

如何快速找出人生意义?


在我眼里,就是把自己目前所经历的人生写成一部小说,看看它有没有内在的连贯性,意义就蕴藏在连贯性之中。

把这些经历一点点的记录下来,纵使有些人或事,与你人生交集的生命周期就像是流星般稍纵即逝,带给你的一种冲击和体验却会让你铭记在心,不论是好的或是坏的经历,都值得去记录和回顾,毕竟成长就是在这些经历中一步步的搭建起来的。

从离开中国到前赴日本,这本就是一种对自我到挑战,一种对原有思维习惯的改变以及对生活习惯和模式的挑战。

如果说北京的生活让我遇见了来自中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朋友,体验了南北文化差异与饮食习惯的不同,遇见了许多有趣且迷人的灵魂和思想。那么在东京这个包含各式各样异文化,思想,宗教,国家……的地方更甚。


渋谷的卡丁车可以在马路中央随便穿行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核心和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的语言,都源于各个层面上被理解的概念、抽象、类比……语言的确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在这个语境下语言似乎有种不可言喻的神秘力量。

理解来自互动,源自与环境和他人的不断协商。

所以当我切换到另一个环境时,就切换了另一种思维模式。

借助隐喻,来理解未知的新鲜体验,通过过往经验中熟悉的部分,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不是一个客观、抽象、孤立、封闭的范畴与定义,而是在具体语境与人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含义的,是对现象凸显和隐藏而成的雕刻品。


东京——北京


在日本待久了,化妆风格,衣着以及审美会偏日,并不是说排斥,但现在回想起来就发现自己潜意识的行为在被环境所影响和控制。

因为觉得日本在时尚穿搭上很棒,所以会去模仿,让自己看起来像日本人,而不是去泰国玩时,丝毫不想让别人觉得你是泰国人,这就是偏见和歧视的存在。

自己通过这样的行为,也的确听到不少日本人说,感觉我跟中国人不太像,更像日本的女生。为什么?因为他们印象里大多数中国女性都不修边幅,不在意自己形象,素面朝天的出门,所以当你听到这种“夸奖”时,你是开心还是尴尬?于我而言,两者都占据。

我开心是我的化妆技术和穿着打扮的审美有所提高,掌握了基本的日系妆容和日式穿搭技巧,再说“难过”,我难过是日本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是的确中国存在此类现象。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媒体抓住特例进行放大和夸张化,带有主观导向性去撰写新闻。那么自然日本人会对中国产生认知偏差。

随着越是接触越发现,不管是哪个年龄段或是哪个阶层的日本人,对中国都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认知层面的偏差。所以那时候一天上三四个小时,说到喉咙疼,甚至还会自愿把时间延长,就为了再多一点的文化输出。

而当时的想法就是:


希望通过教育这件事,在传递给他人价值的同时,还能输出自己国家优秀的文化。

这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内心满足感和成就感,每当看到他们对我说的事物感到惊讶和兴致勃勃的时候,往往我内心都会有一种完成了某种使命的仪式感。

“日本整个国家都是失落的一代,低欲望社会,包括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逃出去,而不是从底层的自信和自强。” 且不说评价是否片面,的确我接触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日后能到海外工作生活,当时没太过于细想,现在想来也许是有这样的可能。

如果我选择离开日本,就是需要极大的对过去选择和经历的推翻再重来的勇气。

越是在日本住得久,思想被同化的越严重,不要觉得在日本生活有多高大上,其实真正生活后,你才会发现这个国家是个很矛盾的地方,就像《菊与刀》里说的那样,一点都不差,它的先进和落后,保守与开放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我觉得我对教育这件事如此热衷是第一在于我能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第二在于我能做大量的文化输出,使得日本人加强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我现在做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且有价值的,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可朋友告诉我说:

“你这样的行为就像是传教士,能影响到的不过是亿分之一的人群。现在不是大航海时代,为什么还要选择用最传统的方式去说教?如果一个印度或者越南人告诉你他们国家某行业特别发达,想让你提升对他们国家的认知,你愿意吗?也许他说的是很好,你也很惊讶,但你会真正主动去了解吗?

简而言之,真正让他们想要了解并不是你的一点点输出,而是你背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所以看问题的本质就错了。

."不要企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弥补战略上的错误。"

“错误的方向,每走一天,都需要至少两倍的时间弥补。”


北京——上海


怀着对「教育」的思考,经历过实业,传统教育,辗转一年后重新回到互联网的怀抱,不得不说人生有时候真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看来,我真的太折腾,甚至很可笑,但就像对方说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不能笃定这次选择一定是正确的,但至少我心里明白,我要的东西在北京,也只有这个城市能给我。

2018年8月回国,从起初的迷茫到如今踏上自由职业之路,用兴趣实现多元收入。

我的收入来源多源,没有所谓的正业,因为每一个都是我的正业:自由撰稿人、知识星球、民宿房东、运营咨询、日语老师…

那时候每天睁开眼,就彷佛自己踩在一块晃荡的甲板上,流淌的不是河水,而是自己。一刹的激流勇进和强烈的晕眩感,只知道自己要乘风破浪,却在这种浪潮下忘了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究竟要去哪里?

每天都在过着「自我剥削」的生活。

站在人生下一个路口回望曾经的那些经历,我脑海里蹦出的不是「励志」,而是「自我剥削」。

热忱、兴奋、焦虑、迷失、矛盾、冲动、无畏,它们紧紧裹挟、支配着25岁前的我。

幸福、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

功绩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个社会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渴望将生产最大化,渴望提升整体的效率,也就是说集体渴望着“更快、更强、更好”。

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生活变成了生存,生命转变成了消费和社交。

在赤裸的、易逝的生活刺激下,我们变得过度活跃,以一种歇斯底里的态度去接受过饱和的信息和投入生产,人们逐渐变得难以忍受任何无聊,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似乎一刻不停地工作,加班才是唯一的自我救赎的途径。

高频率快节奏高密度的社会直接导致人类从被他人剥削转向「自我剥削」,而这种自我剥削的后果是:

他们对世界的感应能力降低,丧失个人生活,更像是机器的元件,导致当代社会危机感,社会的碎片化,家庭的解体。

「爱,自由」这两个词会成为我下一个人生阶段的重点命题。


上  海


我以前不喜上海,甚至很讨厌。

小时候被灌输很多上海人排外,小气之类的,可交往过几任上海人,反而他们某种程度改变了我对上海和上海人的偏见。

包括后来接触日本、拉美也是,我很多以前的刻板印象都在被刷新和修正。

为什么个体会很容易对小到某个人、某类职业、某种群体、城市的某部分区域,大到某个城市、某个国家……产生非常多的偏见?因为直接的细节接触,外加周围的环境音,自然就让某种感受植入自己体内,而后期很难更正。

如果包容度差一点、思想开放程度低一些,那么不用想了,但凡有过跟该事件或者该人发生过不愉快或者过节,后期要去改变想法真的非常难。

因此,我对上海人糟糕的印象持续到我大学,当年一点都不想去上海,就觉得这城市小家子气。搞笑之处在于,我都没去过上海生活,却对上海有那么深的偏见。

直到现在经历过很多,接触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就明白当下许多不愉快的体验,未必要去放大到整个人群,甚至是整个城市,毕竟都只是个例。

彻底决定从北京搬离至上海,其实已经有了大量的伏笔。


如果说北京是一个让你愿意不分昼夜地埋头、奋斗、拼搏的城市,磨练了大量的技能,专注度和对外界的抗压心理,那么上海就像是一个会拉住你,让你慢下来去享受生活的城市。

它兼具了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属性,它既不会过度让你贪图享乐,也不会过分地要求你埋头奋斗。

我在2020年的一个秋天,前往上海参加活动与朋友赴约时,那个瞬间让我对搬迁至上海起了初念:


本来抵达上海准备和朋友赴约,当时从地铁出来需要走一段路,可街上根本找不到任何单车。无奈只能让自己加快步伐,赶在约定的时间抵达餐厅。

记得那天走在安福路上,本想埋头快步赶路,可被沿街一家挨着一家的精致的洋房小店和道路两旁整齐的梧桐街景吸引着眼球,午后阳光穿过树叶洒落在地面的斑驳,让我产生恍惚感。



所有对「时间」对感知,瞬间在刹那变得异常缓慢,缓慢到我甚至能看着树叶从眼前慢慢落到地上的全过程,跟北京地铁出站就跨上单车,直奔目的地,行色匆匆的状态截然不同。


抵达目的地,派派竟然主动跟我提到了「时间的感知」,问我走过来的时候,是否感受到时光在变得缓慢?当时我就觉得她身上有股很强的灵性,我们俩一边吃着火焰奶油甜点,一边聊着很多关于内在时间感知、觉察、等相关的内容,我脑子里现在都能浮现出当时的画面。

那会我已经在考虑搬去上海,我觉得环境能改变人的很多想法,甚至可以给我创作灵感,可也只说希望能够搬来。


有时候,做出决定是一瞬间的事情,可是种子却是早早就已经埋下的,只等着破土而出的那个机缘。

2015年,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只是一顿饭的时间;

2017年,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只是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2018年,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2021年,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只想了一个下午。

其实这几年做的重大决策密度很高,决策的时候,整个人是很不舒服的,甚至某种程度是呼吸很困难的。但每一次下决策后,接下来发生的事都是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改变是彻头彻尾,深入骨髓的。

每一个篇章都是一段段宝贵的故事,人生的密度真的在这几年里或许是很多人的人生几倍不止。

我有时候总在想,如果“命运”这个词真实存在,是不是某种程度上,我在冥冥之中被引导。


虽然我不是宿命论,但隐约觉得有时候你走着走着,命运就会在你面前摆放一个分岔路口,而怎么选择,全然看你自己。


但我很清醒地知道,现在也不是最后的那个终点,依旧在不停地辗转,停留,辗转,停留……命运依旧会隔几年再放一个分岔路口在我面前,它们可能是风险,也可能是机会,而你能做的就是做出决策,继续前行。

我的人生地图上已经点亮了一些光标,但还有一些光标和地域还待开启和解锁,我很幸运地是所谓的自由意志还能在我身上保留。

至少在做选择时,虽然有压力,也知道代价,但每一次都会对决定的路充满期待和兴奋,每一次也都能收获巨大的人生财富。


幸好有记录的习惯,记录发生的一切点滴,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心境的习惯。才能让我在未来某个时刻去回望此刻时,重新自我代入。就像此刻我去看几年前的决策记录,真的很想告诉她:

“你做得决策真的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无论当时是依靠勇气还是凭借策略,总之那个选择把你一步步推到今天的位置,而今天的你就是以前你渴望的模样和状态,所以未来再怎么做决策,也一定会波动下稳步上升。”

我也会遇到一些朋友告诉我,自己该怎么办。其实我同样面临过类似困境。

有时候是没得选择,放在眼前只有那一条路,有时候是可以选,但未知和复杂性会直接劝退很多人,毕竟多数人都不是风险偏好型心理承受能力也并非那么强大。

然而一旦选择了不那么好走的路,经历了,那种改造其实真的挺彻头彻尾的。

所以有些人是幸运的,手牌本就不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想要的结果。有些人经历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压力,但蜕变也是巨大的。

但我还是一个观点,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折腾点其实真的是好事,自己不断去经历,才能提高自己解决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么做,要拿到的不一定是物质结果,这些经历更多的是能够让你认真思考你的人生,思考你自己作为人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至于,能不能用你的身体力行去给后世提供意义和借鉴,同样有着巨大的意义。

所以虽然我活在当下,年龄而言也还年轻,但我也时常会想几十年后,我到底能给年轻人或者我的后代们留下什么有点价值的东西。

好在我还有好多年可以继续学习,精进自己的能力,往“智慧”的水槽里不停地注水,让自己系统不断地变得复杂,才能有更强的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写在最后



前两天,关于「城市」的思考和选择的状态,或许触动到了一位朋友,也是他的反馈,让我决定认真写下这一篇城市的辗转经历,带给更多迷茫和踌躇的朋友们一些思考和借鉴。



全文如下:

刚和两位从北京来出差的朋友在幸福里的一个露天餐厅喝酒聊天,聊关于「城市」的感受。

北京、上海、东京、杭州这几个城市我都以年为单位的生活过,关于城市的话题其实展开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点,不过我就说说喝酒时的真实场景吧。

两位朋友行色匆匆,充满了一丝倦容,她们刚今天落地上海,一直在马不停蹄工作、采访,席间,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她们需要频繁处理手机的工作信息,时不时面路歉意对我说:“实在抱歉,让你看到我们卷的样子了。”

我没忍住笑了下说:“没关系,如果「感受」可以回忆,那么你们勾勒起了我曾经很熟悉的「感受」,你们不用担心我,能理解,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过影响不到我啦,我不急。”

她们处理手机的时候,我四处看着路上的行人,还有邻近餐厅对面的一条大狗,路人在玩弄着狗狗,旁边坐着一个男生,也在看着她们玩弄着狗狗,一股幸福就是在这些不经意的生活片段里油然而生的。

记得她们后来打车离开的时候,也非常匆忙,的士显示3分钟抵达,另一个姑娘感慨太慢了。

没来上海的时候,我也很急,急着卡时间点,急着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我可不想在尘土飞扬、汽车轰鸣的空气里暴露过多的时间,我压根儿没想过让自己慢下来走一走观察城市,路上都是飞奔,大家步履匆匆,甚至在地铁奔跑着。

刚毕业那会儿我上班,每天都要挤双井的地铁,人没进地铁站就已经在站外排起了长队,闸门一开,一群人疯了一般涌入,生怕闸门把自己拦住要等下一趟。

而我就像那一群“沙丁鱼”里的一只,涌入后提起脚步开始冲向地铁,一刻都不敢怠慢,周围人跑得比你快,你只会被影响的更快。

在我从杭州决心去北京之前,我就知道会经历这些,我觉得很好,年轻的时候总要热血亢奋,为事业厮杀,我想要体验北京的“快节奏”,好让我快速成长。

果然,这个城市满足了我的欲望,周围人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耳濡目染,自然「效率为王」成为那个年纪的我的生存守则。

后来,我陷入了迷茫、空洞,就在这种每天都要经历沙丁鱼版的丛林世界里,我不知道这种循何时才能到头,于是我切断了那条确定的上升通道。

老板的劝说,期权的激励,年终奖,分红,职级……各种诱惑似乎不能对我再起到任何刺激作用,是的,我放弃了,放弃做那只沙丁鱼,转身投入了我从不设想过的不确定性道路,不带后悔的面对可能的风险和代价。

脱离确定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后,似乎应该慢了,可是在北京依旧没能让我把「效率为王」的守则给摒弃,我依然会追求效率,思考怎么才能更快抵达“目的地”,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周围环境背景音依旧还是那些商业、创业、机会、钱、合作……

说实话,我很喜欢聊这些,我也很喜欢探索商业,去北京第一年我书架全部都是创业书、效率书,大家都在看,你不看根本不好意思跟人说话,出去Dating可以张口就来那些东西,我变得很“会”,深谙那些书里的知识,信手拈来书籍中的知识点。

那时候不少创业者觉得我很厉害,想让我去创业然后投我,可我心里很虚,因为20出头的我只会打嘴炮。

现在,有人说我好“文艺”,不接地气,我觉得对,也不对。因为我已经经历过了不文艺,经历过了不接地气,也经历过了坐下来没半点废话没人情味儿直入主题的谈生意、交换利益,这种感觉的确会让人上瘾,有成就感,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短期的快感。

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你没体验过,你可以去体验,因为它们很重要,它们需要去经历,你不能没有经历过去批判这些不好。

至少,到今天我再回头看,我很感激那时候‘杀疯了’的那个我,对效率和成功的追求与渴望,极强的目的性让我得到了,却也失去了。


失去的东西,叫做“爱”,叫做“幸福”。


那时候,我不快乐,我很焦虑,头发大把的掉,甚至把亲密关系的另一半也一起卷入了我的“效率系统”里,ta不行,淘汰,换人。这女人可怕吗?可怕。

我现在对过去的自己评价也很复杂,我不喜欢她,她得到了,也失去了。

现在呢,换了城市后,我变得“慢”了,是真的慢,我不会想着打车直奔目的,而是在弄堂里以非常慢的步伐走走逛逛停停看看,看街边的店、看两侧的树木、看人们是怎么互动的……

我的阅读也从曾经一堆的商业书籍变成了人文社科,看这些让我觉得很快乐,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的格局反而被拉大了,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我发现,原来「慢」才是「快」,究竟是什么意思。

可我也没抛弃商业,从此就陷入这些精神的愉悦,因为我依旧喜欢商业,喜欢做生意。喜欢出谋划策帮助别人获得商业的果实,喜欢看看不同的商业模式和点子,恰恰是因为有了人文社科的理解和知识,反而让我更宽阔了。

城市的选择,于我而言,是另一种人生阶段的变迁,以及我对自己的理解的深层次外延。

每一个阶段的每个选择,我都知道我可能会从这座城市拿到什么。


北京拿到了“效率”“商业”“速度”“拼搏”“接地气”“粗犷耿直”;

东京拿到了“规则”“细节”“礼仪”“体面”“仪式感”“准时”“多元”;

上海拿到了“慢”“观察”“精致”“人文”“礼貌”“丰富”;


东京和上海其实很像。

我之后还会去拉美的城市生活一阵子,又会拿到什么?我不清楚,可我会有想象。

所以,我特别想说如果有可能,那么丰富自己的体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真的太大了,大到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城市会影响人的状态,会塑造一部分的人格,成为一个多元的、可塑性强的、拥有开放思维的人,无论你置身在哪里,都不可能活得糟糕。

最后,虽然我不喜欢以前自己的一些状态,可我特别喜欢的是她“敢”,敢去不同地方获得某些东西,她知道那里大概率有她要的,就去了,周围人怎么说,怎么不看好,都无所谓,毕竟人生是自己的,不要让自己失望就好。

至于我,走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彻底决定要定居在哪里。

我骨子里的冒险和探索精神依旧会促使着我继续迁徙、辗转,未来我还要去好多的国家、城市,持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让这些城市的特性、文化的特性刻入自己的人格里。

环境会限制对多元的人格、开放的头脑的塑造,而流动性就是为打破脑海里的僵化思维,提供某种可能性带去了深远的意义。

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建议多去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生活。我的现状是这种折腾没让我过得更差,反而机遇越来越多,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幸福度也越来越高。

或许我的经历未必可以复制,可是勇气可以。

如果你不喜欢所处的环境,觉得自己也在疯狂被“卷”,我真的建议慢一下,停一下,跳出平面视角,看看许多被你否定掉的某些选项,甚至你觉得没有“用”的选项或可能,往往在慢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可能性。

北京可以是你的起点,但不能是你的终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