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的桃子
沒有名字的桃子

在這裡,你會看到... │影評分享│閱讀心得│遊戲介紹│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定期的不定期更新│ 我是一個普通的在台研究所的在讀生。2020年,我開始為自己努力,亦希望在世上留下些甚麼。

《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個長不大的孩子

圖片取自網上

韓國今年在疫情的打擊下,影視作品的水平並沒有受到影響。自《梨泰院Class》之後,又有一部作品登上熱話,那就是《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在tvN播出,播出後便吸引不少人觀看。故事主要講及責任沉重的男看護與著名童話故事女作家的愛情故事。兩人早年結識,但因一些問題而分開,沒想到在多年後,兩人再度會面。在兩人慢慢相處下,他們的內心得到解脫,最終走到一起。《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一開始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敍述背景,在電視劇中亦不斷以不同的童話故事貫穿整部電視劇,當中劇情探討不少內心深處的問題,例如現實與幻想、笑容與哭泣和希望與幻滅等等。作品借著這些問題去反思人們的非表象問題,究竟人的內心是否真的那麼強大呢?

筆者一開始覺得以童話為主題的作品十分吸引,本來就打算以童話為主要角度來分析這部作品。但令筆者意外的是《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的內容構成元素十分豐富,單以童話去分析這部作品並不足夠。故筆者以下會把電視劇內容分數個部分來分析,借此全面剖析作品的內容。

  • 童話必然是美好的嗎?
高文英:「童話是把現實世界的殘酷以及暴力歷史性描繪出來的殘忍幻想小說。」

每個人的童年必然會聽過不少童話故事,如白雪公主,睡公主,青蛙王子等等,與童話相關的商品更層出不窮。不過,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黑暗童話呢?筆者在小學的時候便看過黑暗的「格林童話」,更聽聞黑暗童話版本才是格林兄弟原本的作品,但因為內容十分殘忍而作出不少改動,最後變成現今小孩子閱讀的《格林童話》。雖不知是否屬實,但筆者認為原來的內容的確揭露了現實的殘酷。然而,黑暗童話真的有不好嗎?

《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的女主角高文英曾經說過:「童話是把現實世界的殘酷以及暴力歷史性描繪出來的殘忍幻想小說。」若真如此,為何現今的童話故事都是美好的呢?這都是因為大人們認為小孩子應看多些美好的事物,讓年幼的他們對著這可悲的世界多點希望與幻想。有些孩子會變得乖巧,因為他們相信聖誕老人只會給乖寶寶禮物。而大人們明知現實的殘酷,卻不自覺地共同編織一個巨大的謊言,更可怕的是,這種情況並不只出現在部分地區,而是出現在世界各地。大人們借著童話來達到教化的作用,希望孩子們在虛構的故事中學習到真實的道理。全世界為了捍衛孩子的童真編寫了童話故事,讓他們沉迷於假的世界中。但在《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中,高文英大大反擊這個觀點,她說:「童話不是給你夢想的幻想劑,而是讓你明白現實的覺醒劑。」她的童話故事有點殘酷,有點血腥,並不夢幻,但她在教授孩子們真實的道理。她用童話包裝著現實生活,讓孩子們尚是一張白紙時,便開始與現實世界接軌。所謂「適者生存」,高文英的童話教授孩子們如何在殘忍的人生中活下去,亦告訴孩子們如何成長。筆者認為這世道最為諷刺的是,人們不斷給孩子幻想的空間,但當孩子成年後,便認為他們應發現所有童話都是假的,當他們繼續相信那些童話時,人們便會認為他們是幼稚、不成熟、長不大。作為大人,我們應給予孩子們虛幻的夢,還是應讓他們早日了解世界的殘酷呢?

  • 微笑與哭泣
文尚泰:「是心生病了,身體太正直了,生病會流眼淚,可是心是愛說謊的,生病也很安靜。所以只有在睡覺時,才會背著所有人發出狗叫般的哭泣聲,嚶嚶....」

這數年間,一種不明顯的情緒病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微笑抑鬱症。有些人看起來十分快樂和樂觀,但其實他們的內心十分抑鬱與寂寞。不只是他們,現今很多人在別人面前掛著微笑,但苦惱與壓力只能在內心獨自承受,只有在忍不下去時,才會背著全部人發洩自己的情緒,發出嚶嚶聲。在《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中,男主角文鋼太的朋友載洙曾對文鋼太說過:「你不知道嗎?真的不知道嗎?你笑的時候像小丑,雖然眼睛很悲傷,但嘴角卻這樣上揚。」這種假面笑容出現在不同人的臉上,但原因卻五花八門。一些人是因不想讓家人擔心、一些人是因不懂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一些則是因為他們相信只要笑著就可以變得快樂。忍耐力高的文鋼太與不怎麼忍耐的高文英相遇後,兩人都產生不少的變化。在文鋼太的臉上會出現愈來愈多的表情,而高文英的情緒變化亦穩定了不少。

那我們可以怎樣去治癒內心的創傷呢?《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為我們提供一個解決方法── 面對問題不要逃避,而是直視。

高文英曾說過:「創傷要這樣在面前看,而不是在背後去安撫。」每個人在生活上與感情上,肯定都遇過不少挫折與難關。人們試圖去逃避,去假裝不知道問題的存在,好像這樣問題真的可以消失不見。但真的是這樣嗎?忽視傷口,不想去處理問題,傷口只會慢慢惡化,最後潰瘍。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經驗,面對感情問題,我們偏向迴避而非直視,因為我們害怕失去這段感情,於是我們由著內心的質疑與不滿慢慢發酵,到了最後就像文鋼太一樣,一次性爆發起來。所以這部作品不斷告訴觀眾:面對問題不要逃避。電視劇中有一本童話書──《吃掉噩夢的少年》,當中提到:「不要忘記,而是克服,如果克服不到,你就永遠只是長不大的孩子而已。」人們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帶著傷痛,每一次的疼痛都告訴自己要變得優秀。我們從貧窮中學懂自強;我們從失去中學習珍惜;我們從受傷中學會自愛。成長,大概是這部作品的一大主題,我們在這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文尚泰如何成長,由「小孩(受保護的人)」長大成「大人(保護別人的人)」。當然,成長並不簡單,大人要負上大大小小的責任,不管是給弟妹零用錢還是要保護家人。很多人現在都想回到童年,當中不少是因為「大人的責任」。我們不想負責任,我們只想任性地去做我們想做的事。亦因如此,我們才長不大。

  • 為何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
文鋼太:「哥,你知道嗎?我也是,為了成為大人,真的非常努力。」

人的內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強大。我們會記住別人一句無心的話,我們亦會因為他人的批評而不自信。我們是小孩並不是因為我們仍有童真,而是我們不想去面對內心最深層的創傷。例如文英不敢去掙脫媽媽的控制;鋼太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尚泰不敢去面對蝴蝶。我們想要保護自己,於是把最真實的恐懼和自己都困在內心深處,誰也無法接近。因此,我們無法成長。無論在年齡上增加多少,我們還是會因為內心那道陰影而跪下。成為大人,並不是在生日那天去領取新的身份證,而是懂得去承擔和面對。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面對內心的恐懼,所以我們需要「愛」。

說到愛,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呢?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阿里斯托芬以有趣的方式去解釋愛情。他向聚會上的人們介紹愛情,他說世上原有三種人類,有男性、女性與雌雄同體。他們都有著四隻手,四隻腳,兩個性器官和兩個頭。由於他們不尊敬神明,且力量強大,所以宙斯想要滅絕人類。但若完全滅絕人類的存在,神明便沒有祭品,所以宙斯把人類「一分為二」,男性分為兩個男人,女性分為兩個女人,而雌雄同體分為一男一女。阿里斯多芬認為愛情便是在這世上找尋失去了的另一半。當人們找到後,力量便會回復到最初的狀態。在《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中,高文英在童話課上唯一一次沒有反駁學生的課題就是《美女與野獸》。愛,是最純粹的存在。貝兒與野獸的相愛就是一個互相治療的過程。愛,使我們內心變得強大,從而使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和治癒內心的傷痕。成為大人,我們不但要懂得面對,我們更要懂得去愛。而愛是甚麼,每個人有不一樣的體會。要發現「愛」,第一步便是要各位慢慢留意身邊的事物,說不定在哪天,各位也會像鋼太一樣,發現母親對他的愛。願大家早日找到那份「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