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story HK
Movistory HK

Movie 🎬 + History 📚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探討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同時亦會不時講解一些歷史議題,分享過往發生過的事,如何影響我們現今身處的世界。 這是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LkyS-CZ3cp6JWpe_B9Ug/featured?view_as=subscriber

【香港人必須要知的歷史】半世紀的集體回憶:香港漫畫的輝煌與沒落|玉郎集團|龍虎門|中華英雄|老夫子|麥兜故事

曾經,香港是在亞洲地區中

少數能夠輸出本土漫畫的地方

在那一個年代

港漫都一直陪伴着每一個人的成長

它不但承載每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同時亦見證着這個地方的變化

但經過歷史的洗禮

港漫文化從輝煌逐漸步向衰落

或者,港漫文化只是一剎那的光輝

但卻建構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大家好,我是Movistory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

和大家探討下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

同時,我亦會不時個別討論一些歷史議題

和大家分享多點過往發生過的事

如何影響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

鍾意我們的影片,記得CLS

想進一步支持我們的話,還可以加入我們的Patreon會員

優先觀看我們的影片,以及選擇影片的題材

今日我會和大家講下香港漫畫的歷史

漫畫,廣東話我們一般會稱為連環圖、漫畫作

又或者公仔書

最早起源於十二世紀的日本

漫畫有別於傳統畫作

它着重於敘述故事的過程

在清末時期,中國已經有漫畫的出現

它是由傳統的繡像繪圖小說發展而來

每頁一幅畫、一段字

各佔頁數一半

而隨著西方列強打開中國門戶

歐洲與日本的漫畫亦開始流入中國

在五十年代

香港人仍然稱呼漫畫為「連環圖」

它承接了上海的遺風

同時受到美式及日式漫畫的影響

歷經六十年代的一毫裝書

漫畫報、二毫裝書

到七十年代的六毫裝書

漸漸蛻變成後來流行的「港漫」

所謂的港漫

廣義指香港製作及生產的漫畫

但實際上專指

由漫畫家黃玉郎發展出來

極具香港特色的彩色薄裝漫畫

而提到香港漫畫的由來

事源在1912年

當時的香港漫畫家何劍士

於上海《時事畫報》及香港多份報紙

發表多篇諷刺時局的漫畫

藉此表達對中國政權的不滿

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

亦自然成為發表中國政治漫畫的理想之地

但翌年,有關漫畫就遭到袁世凱政府下令停刊

何劍士更被當局通緝而出逃

最後在1915年鬱鬱而終

後來,廣州畫家鄭磊泉應香港梁國英藥局的邀請

來到香港編繪《人鑒》畫冊

在1920年,《人鑒》畫冊面世

成為香港第一本的漫畫集

(鄭磊泉於畫冊出版前一年去世)

除了政治話題之外

香港漫畫的主題大多都是社會議題

反諷民生的有《半角漫畫》 (1929)

《蔣主席大拳在握》(1928)

《假面》(1928)等等的作品

在三十年代時期,工商日報的《漫畫週刊》(1934)

成為香港報章最早的漫畫週刊

而《挺進漫畫》(1938)月刊

就是香港第一本的漫畫刊物

在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

中國的漫畫工作者於上海組織漫畫界救亡協會

其中一批漫畫家南來香港

如張正宇、丁聰、胡考、葉淺予等人

他們都是當時中國一流的漫畫家

在1939年,在葉淺予的號召下

全國漫畫家作家協會在香港成立分會

一同合租位於堅道的舊式大廈單位

凝聚了不少的漫畫家在此交流

有着「漫畫俱樂部」之稱

在同年的5月

分會主辦《現代中國漫畫展》

為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漫畫展

內容大多都圍繞抗日戰爭

但好景不常

在1941年12月,戰火波及香港

大批畫家離開香港

香港的漫畫發展陷入停滯

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

國共內戰又全面爆發(1946年)

大批中國漫畫家再次來到香港

隨著中國漫畫家南下

香港的漫畫業亦都發展蓬勃

其中漫畫家袁步雲的作品

《細路祥》(1950)

就在後來被改編成電影

成為香港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代表作

在五十年代,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1949)

一部份漫畫家返回中國大陸

但亦有漫畫家選擇留港

當時的《星島日報》與《華僑日報》

先後出版漫畫周刊

而由於舊式漫畫供應中斷

書商積極尋找本地人才繪製

戰後的第一批香港漫畫家

亦開始應運而生

經過多番的嘗試

在1958年,由鄭家鎮、陳子多、李青等人

創辦的《漫畫世界》半月刊面世

這本具代表性的本地漫畫刊物

在漫畫俱樂部等地

舉行雅集、展覽、比賽等活動

這個時候的香港漫畫家

主要都受中國漫畫影響

在五十年代末期

由於星馬等地排華

香港漫畫被禁止進口

於是漫畫家許冠文 (並非喜劇演員許冠文)

參照美式的漫畫格式(一頁多格)

出版一毫薄本裝的漫畫

《財叔》(1958)

一時間成為當時的暢銷漫畫

令各大同行爭相模仿

而傳統的連環圖亦開始過渡到一毫裝書

原本只畫連環圖的畫家紛紛繪畫漫畫

令連環圖與連環漫畫首次合流

當時在香港暢銷的漫畫單行本

就有上官小龍的《飛女正傳》(1962)

李惠珍的《13點》(1966)

與徐遇安的《十兄弟》(1960-1970)等等

其中王澤的《老夫子》(1962)

(香港漫畫家王家禧以長子的名字作筆名)

就以生動有趣的畫風

體現香港社會的人生百態

深得各地華人的喜愛

後來漫畫更翻譯成不同語言的版本遠銷海外

成為香港本地文化的標誌

在六十年代末期

隨著日本流行文化席捲亞洲地區

香港漫畫家亦深受日本漫畫的影響

另外,由於當時李小龍及功夫電影的熱潮

以及六七暴動所引起的社會動盪

大量武打、宣揚英雄主義的

薄裝技擊港式漫畫陸續出現

例如黃玉郎的超人之子(1969)

小吧女(1960)、李小龍(1971)等等

這些作品以誇張的人物表情及造型

採用電影分鏡形式

取代以往單格漫畫鋪陳的風格

其中黃玉郎的代表作《小流氓》(1969)

就以低下階層市民打倒黑社會勢力為題材

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漫畫書

同類型的漫畫充斥整個市場

在香港形成一股風潮

不過,這一種風潮卻造成青少年的暴力問題

在1974年,有團體發表《公仔書之暴力及色情研究報告》

指出漫畫對青少年有不良影響

在社會的輿論壓力下

香港政府於1975年通過《不良刊物條例》

正式立法監管刊物

對此漫畫業界曾經嘗試透過漫畫報章

將漫畫分拆發行

當中就有李小龍故事為主的《歡樂週報》(1975)

介紹生活、時事的《喜報》(1975)等等

再加上當時流行的綜合漫畫

(指將不同漫畫放在一起的漫畫或漫畫雜誌)

例如《73漫畫》(1974)、《漫畫周刊》(1981)

與《漫畫王》(1981)等等

漫畫家都成功爭取更多創作空間

但之後,由於漫畫報章創作變得流水作業

這一種風潮很快就減退

同時,為了應對法例的規管

黃玉郎與上官小寶等漫畫家

決定停止出版色情漫畫

並大幅縮減漫畫的暴力情節

黃玉郎甚至將《小流氓》

改名為《龍虎門》改善形象

在七十年代後半至八十年代初

《龍虎門》一直都是香港最受歡迎的本地漫畫

在1983年

同為玉郎集團出版

由馬榮成編繪的武打漫畫

《中華英雄》(1980)

在1982年亦創下一期二十萬本銷量的佳績

成為港漫之冠

在之後,《中華英雄》更成為首部

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的港漫(1990年)

與傳統畫風及肌肉崇拜的美學不同

《中華英雄》奉行寫實主義

着重於人物塑造,輔以水彩技法運用

令作品畫風新奇,富有美感

加上內容圍繞着中國傳統武俠故事

因此吸引不少人的青睞

而有關武打漫畫的代表作

亦可數到黃玉郎的《醉拳》(1981)

與《如來神掌》(1982)

這四套武打經典之作

亦被合稱為玉郎集團的「四大名著」

同年,黃玉郎以玉郎集團成功上市

成為首間漫畫業的上市公司

再加上早在1980年

黃玉郎招攬上官小寶與上官小良等著名漫畫家

成為旗下集團的主筆

黃玉郎可以說壟斷整個港漫市場

而八十年代,亦是香港漫畫發展最蓬勃的時期

亦因為黃玉郎在漫畫界的地位

他得到「香港漫畫教父」的稱號

但在1987年,玉郎集團股價卻受股災影響而大跌

及後,不同的漫畫家又離開集團

先有劉定堅、黃國興等「自由人」崛起

後有馬榮成自立公司「天下」

推出武俠漫畫「兩極」(1989)與風雲(1989)

由鄭伊健主演的《風雲:雄霸天下》(1998)

與《中華英雄》(1999)

就改編自馬榮成的同名漫畫

先後獲得多項本地提名與獎項

在1989年

黃玉郎更被指控做假賬被判入獄

這都意味著

九十年代的漫畫界已不再由玉郎集團壟斷

不過,黃玉郎出獄後創立「玉皇朝」(1993)

重新號召以往旗下的漫畫家加入

陸續推出《天子傳奇》(1993)

《義勇門》(1994)等長篇漫畫

成功回復以往的聲勢

同時,原為黃玉郎旗下的許景琛

看準電子遊戲的熱潮

推出以格鬥遊戲為題材的《街頭霸王》(1991)

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漫畫家

漫畫將原本沒有個性的遊戲人物

加上背景故事、性格

令人物變得立體

其他公司亦看上《拳皇》的熱潮

出版一系列的漫畫

不久,許景琛加入「玉皇朝」

並推出《超霸世紀》(1993)

《赤蠍13》(1997)等作品

成為漫畫界的另一傳奇

而與武打漫畫類近

由牛佬繪製的江湖漫畫系列

《古惑仔》(1992)

亦同樣得到大量讀者支持

從1992年到2020年

《古惑仔》一共就發行2335期

成為「全球最長篇的漫畫故事」

在1996年,由漫畫改編而成的

《古惑仔》電影系列更首次推出

掀起日後黑社會電影的熱潮

不過,由於不少青年

受到電影的暴力情節與英雄主義影響

電影很快就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

在1997年的秀茂坪童黨案

被告模仿電影情節犯案的情況

更讓大眾重新審視《古惑仔》

而雖然香港著名的漫畫大多都走打鬥路線

但其他題材的漫畫亦不乏存在

其中在六十年代初興起的兒童漫畫

《老夫子》

就是其中一套經典之作

在1981年

由港台兩地共同製作的動畫電影

《七彩卡通老夫子》

就成為香港第一部的動畫電影

《老夫子》先後13次被改編成電影(真人+漫畫)

成為被改編次數最多的港漫

在九十年代

由漫畫家謝立文、麥家碧兩夫婦製作的

兒童漫畫《麥嘜》系列(1988)

亦在香港掀起一股熱潮

在2001年

「麥兜故事」更被改編成動畫搬上大銀幕

(麥嘜與麥兜是表兄弟關係)

動畫憑着本土特色與貼地的情節

先後榮獲多項本地與國際動畫大獎

其中在安錫國際動畫影展中

(國際動畫協會所認可的四大動畫影展之一)

更奪得最佳動畫長片

這次是香港首次

亦是唯一一次得到相關榮譽的動畫電影

亦因為麥兜形象健康可愛

政府都傾向用他們來作宣傳片的主角

表面上,《老夫子》與《麥嘜》系列是兒童作品

但漫畫家都會將本地的社會議題融入故事

所以同樣適合大人觀看

甚至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

而除了兒童漫畫

香港的愛情漫畫亦口碑不絕

在九十年代初

由劉雲傑編繪的都市愛情漫畫

《百分百感覺》(1992)

就深受港台兩地的漫畫迷追捧

從1996年起

漫畫更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

成為青年男女間的熱話

直到2007年

隨著《百分百感覺》發行最終章

日本外務省於翌年

向漫畫頒發第二屆日本國際漫畫賞

「最優秀賞 Gold Award」

表揚這套漫畫的成就

不論任何類型的題材

這些漫畫都是不同時代的經典之作

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

港漫從六十年代以來

就扎根於本地市場

甚至能夠輸出海外

但隨著日漫文化席捲全球

港漫終究逃不過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相比港漫,日漫的題材更加豐富

而且衍生出更多商品

帶動Cosplay文化

起初日漫以盜版形式出現於香港

而且翻譯不準、期數不齊

所以並未完全主導整個香港市場

直至九十年代

大型漫畫出版社正式購買版權

有系統地推出日漫的香港中文版

日漫才逐漸主導,甚至取締本地市場

同時,出版業的沒落亦大大影響港漫

電子化成為趨勢、印刷業萎縮

售賣漫畫的報攤數量不斷減少 

加上盜版盛行

種種原因令港漫銷量一降再降 

但究其沒落的遠因

主要都因為港漫質素下滑

動畫電影導演袁建滔就曾指出(1992)

(袁建滔曾經執導《麥兜故事》、《麥兜菠蘿油王子》等著名電影)

港漫質素急劇滑落源於

從業員社會地位低微

抄襲成風、同業相輕、各據山頭

互相攻擊、急功近利

以及創意不足等原因

不少漫畫家都是初中輟學

到漫畫企業做學徒

最後慢慢成為主筆

以致於外界視「漫畫家」

為「讀書不成」的代名詞

有人更稱呼漫畫家為「公仔佬」

可見漫畫家長期不受社會尊重

再者,黃玉郎時期的漫畫產業

以流水作業的分工模式營運

雖然團隊各司其職

但卻難以培訓全能的漫畫人才

導致行業青黃不接,無以為繼

結果,港漫創作題材變得單一

內容重複空洞

雖然後來有獨立或另類的港漫主筆

如林祥琨、甘小文、雪晴等人

為港漫帶來新氣象

但都似乎未能推動整個業界

令港漫註定走入頹敗之勢

在近年來,有不少新漫畫出版

例如陳某的《火鳳燎原》(2001)

馬星原與方舒眉的《白貓黑貓》(2004)

鄭健和與鄧志輝的《封神紀》(2010)

以及司徒劍橋的《九龍城寨》(2010)

同時,亦有香港漫畫家奪得海外獎項

例如在日本國際漫畫賞上

奪得獎項的李志清與利志達等十位漫畫家

而利志達更獲羅浮宮博物館邀請編繪漫畫

但港漫始終無法再次主導市場

而隨著連載二十多年的

《風雲》(2013)與《古惑仔》(2020)停刊告終

港漫行業亦變得更加冷清

為了應對銷量不斷下跌的趨勢

以往廣受歡迎的漫畫越趨「長篇」

這一種舊作新著、為寫而寫的情況

間接令漫畫業更難發展下去

不過,即使現今港漫的光彩黯然失色

但港漫作為流行文化的產物

成為每一代人的歷史印記

在亂世中,漫畫英雄在架空世界中伸張正義

或許能夠為生活艱苦的讀者帶來一點慰藉

港漫貼近草根、通俗的特點

的確會令內容牽涉暴力與犯罪元素

但這亦反映出漫畫業的創作自由

而且漫畫界亦會因應社會輿論調整方針

香港漫畫家以本地文化為核心

混合不同來源的風格

創出別樹一格的「港漫」

體現香港「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徵

漫畫星光大道上的雕塑

以及漫畫家的銅製手印

不但記錄那一個漫畫盛行的年代

同時亦留下每一代漫畫傳奇的足跡

這一段被遺忘的的歷史

固然值得我們記載

但更重要的是

我們如何將香港的文化與歷史傳承下去

成就另一個輝煌的時刻

 

“I don't remember when exactly I read my first comic book”

「我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讀第一本漫畫書」


“but I do remember exactly how liberated and subversive I felt”

「但我記得我因此而感到自由和解放」


“I feel that comics freed me to think and imagine and see differently”

「我覺得漫畫讓我自由地思考和想像,並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Edward Said國際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


 「漫畫家描繪現實,亦預視將來」

 「十年後,漫畫家會在甚麼環下創作呢?」


香港故事 - 我們的漫畫家:災難現場 - 謝森龍異 / Pen So


影片如下:


Patreon (課金):

https://www.patreon.com/movistoryhk


LBRY: https://lbry.tv/@MovistoryHK: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LkyS-CZ3cp6JWpe_B9U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story.hk/

MeWe: https://mewe.com/i/movistory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ovistory-HK...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ovistory_HK


🎬📚

#半世紀的集體回憶 #香港漫畫 #集體回憶 #小流氓 #龍虎門 #中華英雄 #風雲 #玉郎集團 #龍虎門 #中華英雄 #玉皇朝 #天子傳奇 #古惑仔 #老夫子 #麥兜故事 #百分百感覺 #火鳳燎原 #九龍城寨 #本土漫畫 #連環圖 #動畫電影 #集體回憶 #漫畫傳奇 #香港人 #身份認同 #多元共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