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ong
MsTong

A Writer

【點評】朱學淵評介:「人口紅利」或「技術紅利」

「自由」啊!這纔是千里馬存在跟湧現的前提條件。跟伯樂多少沒關係。

【余案:偶然讀到此文,除了忍俊不禁也驚爲天「文」。之所以「驚」,是諸位作爲毛賊東的孝子賢孫,總得知道牠老人家講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吧?沒錯,人家整天鼓吹唯物主義,要人們老老實實當「物」的奴隸。沒想到半個世紀過去,居然從唯物進化到唯「畜生」了呢。您看看這個朱老兄,舉例賽馬種馬雄性優先一夫多妻,哈哈,政治正確不正確另説。可無論東西南北,大夥兒都認同「人」跟「物」總得有點兒不同之處吧,例如萬「物」之靈長,然後還有思想啊語言啊之類。能加速進化到這種程度,也足以見證出這個文化真是深不可測,博大到不能不咋舌。

然後就拜讀朱口中「有學問的朋友轉來一篇大陸高人寫的網文」。洋洋灑灑,言不及義,好像作者不知道東土先秦有過一個百家爭鳴的年代。那會兒還沒六王畢四海一,不好説人才輩出,至少也是口才濟濟,周遊列國,得君行道,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処,那種欣欣向榮,大體上也跟那個雜碎零散的歐洲差不多,跟安徽差不多大小人口也差不了多少的德國法國英國老天就是小很多的北歐,現在讓一衆無聊文人説起來,也是禁不住饞涎欲滴的吧?

其實也不必說那麽遙遠。香港淪陷之前,鼻屎那麽點大;臺灣呢,人家口中的卵巴,雖説都是殖民地,可人家并不全是主子的紅利,而是多少分享一丁點兒。您瞧瞧,就這樣還煥發出多大的能量,跑出過多少千里馬。畢竟,當上韭菜,躺直之前,就是躺平也不行,怕影響人家收割。那樣的話,你還要找千里馬,上哪找去啊。不怕都讓伯樂私吞了可能?

然後就到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晚清民初。那會兒真正有思想的所鼓吹的並非大一統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啊。而是琵琶別抱各自心懷鬼胎,鼓吹分省自治,鼓吹將民智已開的地域先「自由」起來(唉,跟唯物主義的先富起來很不同呢)。假如天若人願直把亞洲作歐洲起來(脫亞入歐),該文作者羡艷之意溢於言表的安徽那麽點兒大的德意志之類,何愁就不會在東土大地上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呢?

高人的高文指出小小一個沛縣便湧現整個漢初的頂梁柱體系。然後上下兩千年一直到湖北紅安哼哈百將縣。於是感慨繫之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問題來了。千里馬幹嘛要等那勞什子伯樂來發掘呢?自己馳騁荒野縱橫無涯不好嗎?有道是與其鎖在籠中聼不及林間自在啼。古人女流之輩也懂的道理,到了現如今「高人」口中,居然就消失於無形了。

難道就沒想過,沛縣出那麽多「人才」的原因,衹是因爲戰爭失序脫序帶給人們和平年代所沒有的「自由」,於是不再需要伯樂就揭竿而起冒頭出來了呢?

「自由」啊!這纔是千里馬存在跟湧現的前提條件。跟伯樂多少沒關係。沒你伯樂,我照樣還是千里馬,衹要你放生我讓我恣意縱橫。

於是再回頭看晚清民初,那個時代真正是脫序失序的好機會。歷史命運難得一見的轉折關頭可惜沒能好好把握住。否則東土也出現星羅棋佈的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意大利,還用得著擔心什麽勞什子人口紅利技術紅利嗎?

近來鬧得紛紛揚揚的諸多事體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所謂「六十歲以下育齡青年」的網易「態度」了。從「流下來打下來就是不能生出來」到眼下的急吼吼三胎,人們心裏都門兒清,知道是韭菜不夠割了。這纔是跟「紅利」有關的字眼。經常嘲笑善良人經濟基礎之類的政治正確,但是不能嘲笑這個「紅利」當然衹是跟鐮刀需要相關的「經濟基礎」,而跟「人」的主體性風馬牛不相及的呢。看到嗎?將「人」視作「利」的來源,纔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啊。

該文義正詞嚴地舉例工業革命跟「人口」的正相關。說,就是因爲人口少,纔需要工業革命,一臺掘土機抵得上千百個工人呢。這就對了,荷里活電影早就拍過這個題材。人工智能機器人,「紅利」多,而且不會因爲餓肚子鬧事。

説實話,費這麽多窮事兒幹嘛。直接搞奴隸社會簡單多了。這方面,俺老祖宗不是早就連篇纍牘耳提面命過了。這就叫統治術好伐啦。還高人呢,連這都不懂。

還是毛賊東説得好:世界上,衹有人是最寶貴的,衹要有了人,什麽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我則將歐洲命運轉折的三大革命: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以及地理大發現看作是人欲橫流催促出來的現實需要。舊文中講過。這裏不再贅述。

大約卅年前,寫過一文《沙漠、貴族與社會進步》。我沒那麽先知,衹是根據積習照形象思維嘲笑那時挺時髦的貴族廣告。然後就將大一統比作沙漠,將赤納粹比作了沙漠風暴,說沙粒沒自我,衹能黨指向哪裏就打向那裏,堆出一座又一座的沙丘。文字自然又臭又長。寫出來時大概沒人知道我在説啥。那年頭人們風風火火跟著堅信「世界是平的World Is Flat」白左滿世界高歌全球化一體化。北京一個民刊倒願意登。但刪除了所有理論部份,衹剩下結尾的抒情。後來加拿大有個香港人辦的文化刊物倒是全文登載了。但估計入墻的不多。所以這裏發思古之幽情,也把結尾貼在下面,聊備一哂。

……
 噫嘻浩瀚乎,萬里平沙渾渾厄厄昏昏漠漠。大概世間沒有任何地方比它更加絕對平等了。任何砂粒之間的差異,如果有的話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僅不計,還要進行批評教育,使之互相抵礪互相銷磨。任何砂粒之間的關係也都絕對平等,沒有任何的親疏內外智愚賢不肖之分。於是乎砂粒們似乎先天地失去自由化地結黨營私的能力,不能形成任何組織任何團體任何板塊任何結構。真正徹底地大公無私了。於是,它們不能有自己的欲求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點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價值標準等等。既不能成為高山也不能成為低谷不能成為大海也不能飛向天空。它們唯一可以做也能夠做到的事,就是義無反顧地成為沙漠一員,在沙漠風暴肆虐無忌時,喧哮奔騰憑風作勢助紂為虐。
 這是因為,沙漠風暴是沙漠中唯一有組織的力量。
 因此沙漠中的任何砂粒,都有著最良好的自我感覺。它們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和別人完全平等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大家拍拍肩膀一樣高,彼此彼此,不能通過競爭而與眾不同也就完全不必擔心競爭失敗所帶來的失望痛苦和壓力。正因為如此,在「砂」際關係方面,在砂粒的價值評定方面,任何砂粒衹能是「風」本位的。需要以和「風」之間關係的密切程度來確定各自的處境地位。衹有在沙漠風暴的教導鼓動配合支持慫恿組織帶領下,風雲際會因勢利導推波助瀾相得益彰,纔有機會居要津盤當道,成為所謂砂上之「砂」。風從何處來,沙丘便呼嘯著擁將過去,指向哪裡就打到那裡。根本不必也根本無法擔心結果會怎樣。但是與此同時,它對自己的地位和命運卻也毫無把握信心。至於沙丘上的砂粒,再怎樣勢高位尊奪目耀眼,衹要喜怒無常高深莫測的沙漠風暴改變方向,來個什麽隨心所欲的政策傾斜,就可以天翻地覆慨而慷地把滾滾紅塵推成一個又一個新的沙丘。
 風借沙勢沙借風威。砂粒有時也會抱怨命運不公,尤其是有些砂粒未能得到徹底改造,沒能象別的砂粒那樣趨風而起得勢得利時;或者改造得太過徹底,當真以為天生平等而自己雖無所不能,卻生不逢時,未能遇上伯樂,因此懷才不遇時。可再怎樣不平不忿,也衹會烏眼雞似地跟別的砂粒鬧騰,爾虞我詐相互踐踏。不知道或者不敢知道,風暴肆虐纔是問題根源。這或許就是所謂「貧困綜合症」的真正起源吧。可是充其量它們衹能時而丘之巔時而丘之底地在同一邏輯中周期性振蕩。而沙漠作為整體,卻可以因此歷千年而不變,成為唯一可以逃脫滄海桑田命運變化的永恆。
 這或許完全拜秦政的豐功偉績所賜;拜漢武的定於一尊所賜。也是我中華民族何等幸或者何等不幸的命運的真實寫照。
 難怪孫文要以「一盤散砂」謂我族人啊。
 沙漠或許就是沙漠。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上主之所以要在大地上設立一些沙漠什麽的,或許是祂創世時的一時疏忽,不過也更可能是別有深意。是要讓人們有所警覺要人們對大自然心存敬畏。沙漠當然不適合人類生存,所以必須加以整治。人類一部生存史其實就是抵抗沙漠化並且整治沙漠爭取變沙漠為綠洲的歷史。整治沙漠的方法有很多。其最基本的治理原則,不外乎是聚砂成團體成結構成板塊成體系成自得其樂的空間。然後便清濁自分高下自見各居其位各安本分。勃勃生機或在此中存焉。以大一統集權中央新權威主義的訴求來加強沙漠風暴的控制力量,居然還企圖借此來整治沙漠,若非口是心非另懷鬼胎,則不啻南轅北轍、聲東擊西,衹會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豈不大謬也哉。
 所以說時下推崇「貴族」的風氣,衹要還不是到了所謂興滅國繼絕世的地步,就還算不上真正的倒行逆施,或許本不足慮,更不必聲討撻罰除之後快。當務之急,倒是應該立下合「社會進步」之「理」的「貴族」標準。使那些所謂先富起來的,也多少有點「富之有道」心安理得。使山川樹木日月星辰飛禽走獸各色人等自然而然各得其所,卻各有各的「貴族」各有各的權威各有各的價值標準;又能使之相生相克相扶相助相敬如賓,以達到生態平衡,並進而使全社會有所遵循。這樣做,或許改變等貧富均貴賤的革命傳統,卻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啟發了砂粒們力求成團力求自成一體力求自由空間藉以成就蓬勃蔥蘢的一線生機。值得憂慮的倒是,若果不能端正真正的「貴族」標準,反而以腐朽糜爛為標榜號召,則社會的真正進步,實在不知道何日可待了。
1992】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_975.html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朱學淵評介:「人口紅利」或「技術紅利」

2022年1月17日星期一

朱學淵的話,一位有學問的朋友轉來一篇大陸高人寫的網文(下附),沒有標題,最精彩一段話,落在最後:『有些人指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养活人口红利时代这帮人,大家说可能吗?100%不可能嘛,那样就得一代比一代多,中国人口会突破16亿,将来为了养活这帮人,中国人口得干到20亿,跟个庞氏骗局似的,人口越来越多。』

這一篇文章引起我若干聯想。

其一,分隔在海峽兩岸中華民族的思維有共性嗎?否則『台獨』為什麼和共產黨一樣在嚴格持行『清零』政策呢?

【余案:醬缸的共性哈。人說對死亡的恐懼就是一切罪惡的淵藪。信然。人們經常一廂情願引用老子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卻渾然不顧他老先生緊跟著就說: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一臉猙獰之相可掬。難怪後世一直將老子視作帝王統治術的重要來源。章炳麟直指其「陰鷙」先於清靜無爲。是。】

其二,任何追求數量繁殖的物種,一定走向『劣種』。譬如,困擾世界的病毒因其『劣勝優敗』而傳播力(繁殖力)越來越大,但害人的能力則每況愈下了(恭喜人類)。多年前我去美國賽馬勝地肯塔基州萊克辛頓的種馬場,我問:『世界上比賽用馬,一共有幾匹雄性祖先?』導遊竟是一位專家,答曰:『七匹,在英國選出,但源自中東。』我以為人類與之可比,猶太民族為什麼優秀?讀聖經可知:上古以色列(應泛曰『閃族』)是實行一夫多妻的,即不讓低能的男性有續種的機會(以人類與病毒、馬駒相比,實在是大不敬了)。

【余案:作爲比喻,我倒是傾向於西人所謂肉食草食說。族群種群雖然人模狗樣其實還是生物屬性受生物習性所支配。草食者靠數量來維持種群的延續。於是便看到歐美甚至中國大城市年輕人先富起來的那些族群就可以肉食者一般少生或不生。到農村看看就知道,生男娃衹是爲了幹農活。甚至爲了跟隔壁鄰居爭奪門前空地時免受欺負。朱所謂低能男性不知是否包括他自己。「人」類本來就是「低能」者的集合。是叢林當中生存競爭的失敗者。叢林的王者例如獅子之流纔「弱肉强食、贏者通吃」呀。這是叢林法則的常態啊。讀聖經居然讀出這個道理了。很佩服中國文人呢。難怪遠志明之流甚至說中國古籍裏早就存在「上帝」啦。秦皇漢武直至豬頭習特拉都是千古明君開創了盛世。這都是「上帝」的恩典哈哈。既然如此,哪還需要皈依主耶穌基督雅威上主呢?豈非多此一舉?我是越來越相信國族跟個體人一樣,都受到各自命運的支配(唉,又説到性格就是命運),號稱文化人的這些豬頭小隊長見識就是這樣了,這個國族還配有更好的命運嗎?嘆嘆!】

其三,某『人口大師』云中國已是『空巢』,孰真?『食色,性也』的『龍的傳人』之族,會被閹割滅種嗎?最近,我發現一份2004-2005的中國人口資料《全國⋯⋯人口狀況》(後附PDF四頁), 2004年中國人口已經是17億了,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年唯一一部透明出來的人口真料。有了這份詳盡數據,各人見仁見智去吧。

其四,諸位都是學者或名士,可知今天世界人口總量和增速幾何?去年79億,今年約80億,拜中國人口不增反減之賜,世界人口已由指數型上升,轉變為線性上升,每年增加8500萬,貢獻大多來自印度,印尼,孟加拉,菲律賓、尼日利亞等人口富國。


請讀附文:Original九边九边2022-01-1408:25关注我哦。

之前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刘邦老家沛县那么个小地方,为啥涌现出了整个汉初的功臣集团?

我自己写了半天,后来一看,发现已经有人把我想说的给说了。一个叫"庄渔"的博主是这么说的:

朱元璋的主要班底也就是凤阳人,太平天国的主要班底就是广西金田人,孙中山的主要班底是香山人,蒋介石的主要班底是奉化人,我党开国将帅中红安县的有一百多人。

建立一个朝代,搭建朝廷的管理框架,一个县的人才就够了。绝大多数时候,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最稀缺的人才是开国皇帝,也就是伯乐。至于文武百官这样的人才,一个县都能给配齐。

所以不是为什么小小的沛县就有这么多优质人才,而是太多太多的优质人才因为没有机会而只能默默地埋没罢了。

这个回答里,最后一句是关键。

其实这个问题思考下科学史上最群星璀璨的年代,就能发现问题,在上世纪初,中国还是大清慈禧时代,印度还是个四分五裂的殖民地,当时德国就拥有962名物理学家,英国有282名,法国有316名,美国404名。

那为啥德国这么变态呢?(……想讀原文全文者請移步上面的網址《新世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