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在云游
吉米在云游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游牧在太平洋岸 | 我与俄勒冈海岸的72小时

在过去的三天里,我从最南部加州边界的Brookings进入俄勒冈,沿着101号公路,以车为舟,在这绵延的海岸线上航行到了终点。72小时,338英里,数不清的沙滩、礁石、渔港、灯塔和森林。独自在路上,还会有些像海浪一样的相遇,短暂又深刻,轻轻拂过旅途的海滩。

走在太平洋的边上,101号公路串联起西海岸三州,再向北还能一直通往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但随着纬度的变化,太平洋的海岸却变幻出不同的风情。而在中间的俄勒冈海岸的气质,从在这里取景过的电影中就可探知一二——

包括《闪灵》、《午夜凶铃》、《暮光之城》……大概知道这里的画风了吧。

夹在加州和西雅图之间,俄勒冈也许没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但绝不只是一个免税购物的后花园。太平洋到达此处,和活跃的火山相碰撞,勾勒出的是蜿蜒、破碎、神秘的海岸,精巧幽静的小镇,奇诡绚丽的风景。阴郁魔幻的地界,当然是神秘故事的发生地,又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

而现在,我站在阿斯托利亚的瞭望塔上,俯瞰哥伦比亚河缓缓舒展,粼粼的水光,终于汇入太平洋无尽的湛蓝中。属于俄勒冈的太平洋岸也在这水天相接中终结。我把观景台的门票交给了下山路上遇到的第一辆车,在路口打灯离开101公路,转向了波特兰的方向。

在过去的三天里,我从最南部加州边界的Brookings进入俄勒冈,沿着101号公路,以车为舟,在这绵延的海岸线上航行到了终点。72小时,338英里,数不清的沙滩、礁石、渔港、灯塔和森林。独自在路上,还会有些像海浪一样的相遇,短暂又深刻,轻轻拂过旅途的海滩。

这是我与俄勒冈海岸的72小时。


@Moon Guides▼







S.H.B. State Scenic Corridor: 初见

进入俄勒冈,头等大事当然是大买一通,给惯了湾区两位数的消费税,如今来到“所见即所付”的免税州,连麦当劳的餐单都变得眉清目秀起来。更别说在油价凭一己之力撑起通胀半壁江山的今年,在有人服务加油的俄勒冈,安坐车里看小哥噌噌地灌上免税汽油,那感觉,舒爽!

到了气候更清冷的俄勒冈,幽邃神秘的海岸红杉已经无法再生长,公路两旁出现越来越多的耐寒松树,好像预告着凛冬时的景象。这里的海蚀地貌也更为壮观,嶙峋的巨石,或孤独或成群地散落在海中,巨大的身形,像引力一样摄取着人的全部视线。

从加州北上,首先经过的Samuel H. Boardman State Scenic Corridor这段101公路,冠了俄勒冈公园管理局首任局长的大名,却离任何大城市或大景点都有着尴尬的距离。因而到这里来的,要么是附近居民,要么就是和我一样正进行着长途公路旅行的旅客了。

我就是在这里遇到Ashita的。同时停好的车,同款的相机,当我和她选了同一个角度架起脚架,两个人都已经忍不住偷笑起来,继而就是狂笑着的自我介绍。

我正从旧金山往波特兰,她正从波特兰到旧金山,居然就这样在中途俄勒冈的某个海滩遇上了。我们的想法也很一致——准备在这里拍日落。我们正俯瞰着海中一个天然的石拱门,夕阳的斜晖若角度正好,会恰恰从洞中穿过,把金光打满在海面上。取景点角度绝佳,但位置很少,可今天却又正好只有我们二人。实在是,嗯,所见略同了。

摆好了机位,太阳位置却还有点高,我们无事可做,就开始互相抄袭参数。她嫌我光圈太小,我说她快门太长,然后又变成说是机身和镜头的问题。总之输出很多观点,达成一些妥协,却是没有什么共识的。自然,这很快就演变成旅途照片大赏,然后就是沿途景点推荐会。我跟她讲Fern Canyon和Tall Trees Grove的故事,她就列举俄勒冈北边的各个海滩有啥好看有啥好吃。我们都刚刚走过了对方未来几天要走的路,所以照片和建议都是既有时效性,又很具吸引力。

我是个杂食动物,不管雪山火山,能拍出照片就是好山。她则是坚定的白雪党,阿拉斯加是天堂,俄勒冈是最好的定居地,往南到优胜美地就是极限,至于什么LA大峡谷犹他啊,那就不宜人居了。我说怎么会不宜人居呢,拱门和锡安多好多好……要等到日落,估计每个国家公园都能聊上几句。

不过,海面的天气说变就变,就趁着我们说话的工夫,刚才还万里无云的西边,暗地里已经升腾起一片云雾,将西落的太阳包裹在其中。天色猛的阴沉下去,刚才对参数的一系列交流就成了无用功:我们摆好的取景器,只呈现出黑糊糊的一团欠曝。其他话题也骤然终止了,我们只能无助地看着乌云下奔腾的海岸线。

“看来没有日落了。算了,俄勒冈的天气就这个样子。我第三次来了,就没见过日落。你今晚住哪?”

我说虽然sunset没戏了,可我的确在一个叫Sunset Bay的地方订了个营地 ,从这过去还得一个多小时。要没有日落的话,我可就先撤了。

“真巧,我今晚在Crescent City订了个营地,过去也得一个多小时。不过你急什么,我可是要搭帐篷的,都还没怕天黑。话说你为什么睡车里这么有趣,是因为懒得搭帐篷吧?“她居然嘲笑我。

虽然我确实懒,更不会搭帐篷,但我不得不跟她再三强调睡车的方便和快乐。这下子,反倒激发了她的发散思维,进而提出了一些叫人无法回答的猜想。比如说,如果有人深夜在营地里看到了我的车,旁边却没有帐篷,会不会误以为我遭遇不测而报警求助?

又是一段愉快的对话。那团云慢慢积累成了一块厚实的抹布,彻底擦干净了日落的可能性。

既然等待也是无望,我们就开始往回走了。又互相了解下各自的行程,才发现除了大方向相反之外,原来各自都根本没有什么具体行程。“你觉得我们会不会回程的时候又在某个地方碰上?”倒真有可能,算了一下,大概是在火山口湖附近吧。

“那不能靠着相机认人了,火山口湖扛着同款相机的人估计很多了……”

如果你说有没有两三分钟,我认真地思考过要不要掉转车头一起去吃个晚饭,那么我想是有的。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收起相机,坐回各自的驾驶座上,又摇下车窗互道了再见和晚安。然后就拨起相反的转向灯,在夜色正缓慢上升的海岸公路上,伴着海浪的节拍声,渐渐走远了。开出去好久才想起来,我们连IG都没有互加。


俄勒冈海岸有时候非常塞尔达▼



这里有Human Face Rock, Whale Rock, Seal Rock诸如此类的地名,十分考验美国人的想象力(丰富)和文学素养(不多)▼




阳光就要消失了▼


Port Orford: 阴晴

没有打错字母。

极地总是撩动人对远方的向往。在以宏观尺度才能概括的地图上,寻找一个能触碰、感受的端点,土地似乎才有了真实感,才有了值得让人探索的理由。

除去太平洋中的几个海外州和属地,美国本土的西极在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可惜那是个无人区。而在有人生活的地方里,Port Orford就是最靠西边的极地了。这座1000人的小镇坐落在一个岬角上,三面环水地嵌进大海中,渔业几乎是唯一的产业。海滩上立着一家只有五张桌子的海鲜餐厅,从这里的落地窗望出去的,就是夕阳西沉进太平洋里的最后一瞬了。

不过Port Orford的居民却没有以此自傲。不过是每天朝升夕落的太阳,就算能比其他人多看几毫秒,也不过是个招揽游客的噱头,远没有潮汐、海浪和鱼获来得要紧。更何况俄勒冈海岸的天气,不是有多少天能看到夕阳的。

在俄勒冈,喀斯喀特山脉(Cascade Range)折向更贴近海洋的走线,拦截下了盛行西风带来的海洋水汽。潮湿多雨的气候,在海岸线上铺开葱郁的温带雨林。因此,阳光与海滩显然不是一个属于俄勒冈的形容词,阴天与海滩才是这片海岸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就又是这样一个阴天。夏季的白昼很长,可失去了太阳,纵然天还亮着,厚重的乌云也已经把小镇压进了黑夜里。商店开始关掉才开了半小时的霓虹灯,海滩上没有了人群,就连海鲜餐厅也没考虑到会有我这样八点多才登门拜访的客人,早早就打了烊。晚餐没了着落,我只好把车上的能量棒又啃掉两块,准备到营地里再开火泡面。

在这之前,还是要到这片西极的海滩走一走的。不过我一走上去,就知道为什么没有人了:这地方的一切热量,完全依赖于偶尔露面的阳光,偏偏他是位久疏朝政的昏君。白天我还单穿着一件卫衣,海风一吹,现在气温已经跌到4摄氏度了。我跑到车里裹上羽绒服,搓着手走到了海滩上,可算是理解美国人对热带沙滩椰林树影的痴迷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诚心可鉴,已经快沉到海面的太阳,突然在云层的缝隙间闪现,久违地露了脸。我还没来及拍照呢,就听得声响。只见海鲜馆紧闭的大门后面,突然冒出来一个光着脚跑步的男人,身后还跟着只狗。他们原本不知道想去哪,总之看到冒头的太阳后,男人吹一下口哨,一人一狗就很夸张地调转方向,快步朝海滩上跑来。

在大陆最西边的海港,追赶一场注定要消失的落日,颇有些夸父逐日的意象。

“天气真不错!”跑到海滩上,这位西洋夸父还向我打招呼。你们俄勒冈人对好天气的要求就这么低吗? 大狗紧跟在他的身后,刚兴奋地跳过个滩涂,阳光就又缩回到了云层后面,时长两分钟的晴天结束了。

但也许他是对的,这是我在俄勒冈的海岸线上,看到的最后一丝太阳的残影。


跑得多欢快啊▼




在一段完全没找到超车机会的路上,跟了这位老哥半小时,求我的心理阴影面积……▼



Thor’s Well: 潮汐

如果潮汐知道自己是海岸线的造物主,那么雷神之井(Thor’s Well)一定是她的毕设作品。礁石被海水经久侵蚀,首先形成一个海洞,而洞的顶部也最终塌陷。于是潮水涨起时,便会把这“井”从下开始填满,等到浪头退去,无数细流就从井口泻下,就像喷泉爆发后,流水又被未知的怪力吸入无底深渊。奇绝壮观,又带着些魔幻主义的景象,倒的确像是天神的手笔。

早在北欧神话进入现代大众娱乐体系之前,俄勒冈人已经把神迹的名字安在了此地。这倒是和后来漫威的操作一脉相承:以共和立国的美国人,编出来的神话也不摆神秘主义的架子。掌控雷电的索尔,竟也得如常人般吃饭吵架谈恋爱,喝水还得自己凿个井。

在雷神之井北边不远,同属Cape Perpetua Scenic Area的,还有一个狭窄的海角,由于水道急速变窄,潮汐来时,就会在此汇聚冲撞出数十米高的惊涛骇浪。此地因而被唤作恶魔的搅拌器(Devil’s Churn),也是一样的起名思路:震惊!恶魔居然也要喝奶昔!名字虽然没什么美感,但胜在清楚直白,像娱乐新闻的标题,还要是某水果报的。

耸动的名字自然带来了人气。我早早就查好了潮汐的时刻,今天踩着最高潮位时到达,刚好只剩下最后一个停车位。海浪轰鸣,已开始怒吼着碰撞雷神之井的岩壁,激起一阵水光,然后又坠入深井中消失不见。停车场聚集了好些围观群众,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好戏已经开场,可从停车场走到海滩的路可不轻易——或者说不能算得上是路。公园管理局只平整了高处的土坡,要想下到海滩上,得先穿过一大丛灌木,再自行想办法下降一个将近两米的小悬崖。在平时,崖壁上有几个着力点,可偏偏几个小时前刚下了场暴雨,岩石湿滑,要支撑着爬上来还勉强可以,下去是实在无从落脚。于是,一大群扛着各式长枪短炮和三脚架的人,排出了一条长队,挨个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一番,然后毅然决然地纵身一跃。跳下去后,就赶紧跑去霸占有利机位。

不甚敏捷的我,这一下是跳得我脚跟发麻、小腿酸痛,右手下意识地想找个支撑,结果蹭得衣服上全是泥。但好歹是下来了。刚走出去没几步,就听得后面一声怒吼,而且是标准普通话:

“你衣服成什么样子了!你给我站住!”

吓得我原地呆住。回头一看,啊,幸好吼的不是我,是后面的两母子正站在顶上,小男孩嗖地一下就滑了下来,白色卫衣马上变成了迷彩服。妈妈叫也叫不住,望着悬崖,自己却又不敢挪动半步。她又教育了好久,可小男孩自然是头也不回的。最后她也只好站在原地,看着儿子四处乱跳了。

从伯克利出发后的第四天了!终于听到了亲切的中文。看来俄勒冈旅游实在是还有待宣传。


沉浸式欣赏雷神凿井的全过程▼





安全提示:雷神之井只有在涨潮时才会有惊涛拍岸的景象,但每天的潮汐高低不尽相同,启程前务必参考当天数据,或者去游客中心咨询。一般来说,4英尺以下的潮位,海水无法流进洞里;4-6英尺的潮位可以谨慎靠近欣赏(我当天的最高潮位是5.1英尺);7英尺以上的潮位,请站在高处用长焦。附近海岸的结构很适合离岸流的形成,已经发生多次摄影师被突然的巨浪袭击的事件。轻者是摔在石头上机毁人伤,重者就被带进井里去阿斯加德英灵殿了……


Oceanside: 边城

在101号公路上走走停停,最舍不得离开的,总是那些海岸线上的小镇。当然不仅是因为镇上有加油站了。

就和美国大部分的地方一样,俄勒冈的小镇,明明有着各自特别的风土人情,却总用着那几个翻来覆去的名字:要么带着挥之不去的欧陆渊源,要么就是毫无美感的平铺直叙,而且就这点没创意的名字,还要在好几个州里都重用一次。太无聊了。

Oceanside就是个例。小镇当然在海边,这个名字倒没错,可未免太过朴实了一些。她实在太不起眼了,不起眼到好像Google地图都懒得认真测绘,我明明选择了离我最近的海滩,想躺平享用下刚买来的新鲜鱿鱼圈,导航却把我带到了小镇弯绕的巷子里。单车道的土路,没法掉头,我竟就在两排色彩明艳的房子中间一路开到了制高点。原来Oceanside建在山上,原来这个海边是立体的,各家的屋顶一层层地叠上来,电线杆一层层地往下拉,海浪就在最底下轻柔地托举着镇子。

从海滩走上来一个刚冲浪完的人,全身wet suit,在盘山路上走,滴出一长条痕迹。他走到半路,戴起墨镜,到家门前按了门铃,正四处张望,就看到了山顶上的我。我对他微笑致意,他居然双指并拢在额头前一挥,回了一个非常霸总的salute。可还没等我举起镜头,大门打开,他就闪进屋子里了。哇,俄勒冈人这么撩的吗?今天根本没太阳好吧……

我还遇到另一位同样霸气的俄勒冈人,是Seal Rock的海鲜餐厅老板娘。不用说,这个小镇当然是得名于海上有块像海豹的礁石了。这家店是镇上唯一的餐厅,并兼任唯一的海产商店和八卦消息中转站。既然是独门生意,干脆名字都不起了,反正谁不知道这就是”THE restaurant”?他们每天清晨从周围几个镇子的渔民手上进货,前店和后厨用着同一批库存,要是有大客户把鱼都买走,那餐厅也提早打烊了。我今天有幸拿到的,就是最后一份炸鱼薯条。因为鳕鱼没有了,老板娘把剩下的薯条都塞给我,在鱼排旁边堆出了一座小山。

怎么努力都吃不掉……这时后面陆续又有路过的旅行者进来,知道好几种鱼都没有了,就问有没有其他吃海鲜的地方。

老板娘先是表示抱歉,但在关键问题上态度鲜明:“附近几十英里都没有比我这里更好的餐厅了。你们想要我推荐?那我推荐你们明天请早吧。”

还有,Yaquina Head写生的画家,在灯塔下专心描绘着海岸线的景色,身后的牌子赫然写着“欢迎拍照,谢绝交流”;Seaside沙滩打排球的少年,一个挑球砸我车顶上,结果他们过来道歉完,还问我要不要加入打一局;Tillamook的农场主,开放停车场给人过夜,得知我睡小车上,立马跑出去指挥大房车们挪位置,说我被包围在中间比较安全(结果她养的鹅追着我抢早餐!)……

清冷潮湿的海岸线,总让人忘记了俄勒冈也是西部世界的一员,但在这些边远的、阴郁的、带着无趣名号的小镇上,飘荡的总还是牛仔的遗风。


其实Oceanside也没有非常挨在海边上▼



有此海景,谁不想去潜下水呢▼



”方圆百里最好“餐厅的最后一份炸鱼薯条,吃不完打包到海滩上当下午茶▼



海岸装点了你的画,你装点了我的照片▼



忠告:不要惹没吃早餐的家禽▼



Cannon Beach: 后院

在俄勒冈海岸大大小小的城镇中,加农海滩(Cannon Beach)所拥有的盛名,远超其余诸镇之和。这里是《国家地理》的爱地,什么“世界最美100个地方”、“世界最美的21个海滩”等等称号接二连三地送上来;这里离波特兰乃至西雅图都已经不远,城市人一茬茬地涌进来度假,就是今天这样一个凄风惨雨的早上,海滩上居然人还不少。

造就喀斯喀特山脉的远古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流到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形成伟岸崎岖的海中玄武岩,这类景观已经可以称得上俄勒冈海岸特色了。但在连串的火山造物中,草垛岩(Haystack Rock)的体量还是最叫人震撼的——70米高的巨石,耸立在大海中央,青苔在上面生长,海鸟在上面筑巢,迷蒙雾气中,好像异世界的来物。

作为度假胜地,加农海滩人气畅旺,连海边的小房子都更为精致,后院里花开得正好,阔气多了。不过美国的年轻人大都钟情于阳光海滩,长假期去佛罗里达,周末也得在Santa Monica扎营;而在俄勒冈度假的,都是看惯了热情奔放的享受,寻求平淡日子的老夫老妻。

加农海滩上,迎着清劲的风和打得人发抖的雨滴,穿着冲锋衣的人群,漫无目的地踱着步。突然一个大浪涌过来,我穿着运动鞋,只好提起裤腿往上跑,然后又耐不住想离海近一点的心思,迈着碎步试探着挪回去。

在这里度假,是完全另外一种打开方式。没有酒吧和派对局,加农海滩的镇面总是笼罩在一片安静的薄雾中。在沙滩上走走,后院里养养花,雨下大了就回房间看书,放晴了就坐在长椅上看落日。度假屋之间夹杂着不少精致的欧洲小馆,在露台上点一杯热咖啡,配上希腊风味的扁桃仁曲奇。顺着飘散的热气望出去,一面是平缓的沙滩和神秘的巨石,一面是海岸山脉里潮湿的森林。

真是太养生,太俄勒冈了。难怪对于闲不住的年轻人来说,好像没有点吸血鬼和狼人的故事都说不过去了。


Cannon Beach一用黑白味儿就对了▼





1922年,老去的暮光之城男女主角被摄影师拍下



要在海边有一栋房子▼




Astoria: 河口

两百年前,西进运动的探险家们,从中部的路易斯安纳,顺着水路一路开拓未知的领地,终于在哥伦比亚河的河口处,找到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并就此建立了美国人在落基山脉以西的第一个定居点。也就是说,从此往后,阿斯托利亚(Astoria)见证了西部的每一份历史,原住民的血泪,外来者的征服,所有的繁荣与衰落,终于都溶化在河水里,静默地向太平洋流去。

两州交界,河海相接的地利,注定了阿斯托利亚不可能成为又一座安静闲散的小镇。这里是深水良港,货轮和游船进进出出,或进入波特兰,或远航出海,都免不得要在港口停留休整。只不过在工业化的伐木和渔业都已式微的今天,阿斯托利亚也已不复上世纪的繁忙景象。西北太平洋铁路的轨道还在,却只剩下几节观光小火车,把兴奋的小孩们从港口的这头送到那头。

如今这里也有些不错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不过我在阿斯托利亚的停留,更多是为这次旅程划上一个注脚。101公路跨过大桥进入华盛顿州,俄勒冈的海岸在哥伦比亚河的入海处宣告终结。我也将在这里转入30号公路,沿着河谷上溯波特兰,随后进入俄勒冈内陆,在雪山和瀑布间开启后半段的旅途。

站在全城制高点的Astoria Column观景台,河口的景象尽收眼底。一艘邮轮正经过大桥,鸣起的汽笛,将整座城市都萦绕在悠长的回声中,又好像沉浸回了曾经的工业年代。当Lewis and Clark的探险队沿河而下,终于看到梦想中的太平洋河口,不知道是否也曾登高远望,是否预想到这座海岸要塞未来的故事。我在这绕了好几圈,回望,是烟霞中的太平洋海岸,我以车为舟,在这绵延的海岸线上航行了整整三天;转身,是宽阔平静的哥伦比亚河,回到内陆,新的故事就要展开。

虽然说已经计划好了晚上进波特兰城里要怎么大吃特吃,我还是忍不住要在此时此刻啃一根能量棒,举棒致意,顺带纪念一下那些在海边走过的路,在路上飞驰的歌,在车里卧听风吹雨的晚上——


for the Oregon Coast!


这是海岸的休止符▼



也是西部大地的尽头▼




下集预告

风光绮丽的哥伦比亚河谷,两岸点缀着茂密的森林和精巧的瀑布。河谷北岸华盛顿州的名字很狗的狗山(Dog Mountain),是著名赏野花胜地。但在一个下起了暴雨的纪念日小长假,这次登山似乎会有点艰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