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手動人類
尼爾手動人類

尼爾手動人類 平時關注社會議題、行銷、設計,但私底下的目標是成為次文化與主流之間的橋梁,目前正專研二次元文化寫作

不用麻理惠來也能做的生活整理-收納整理篇

前一篇斷捨離得到了不錯的迴響,很高興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稍稍幫助到同為租屋族的人。本系列預計會有三篇,這是第二篇,將探討如何收納,讓空間更為舒服。

我不敢說自己的家超級整齊,這方面也還在摸索,算是我自己整理的一點心得。

►在開始收納以前先有自覺

收納並不是把東西塞進櫃子裡就好,也不是一切都排得很整齊就 OK。在開始收納以前,必須先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型態。甚麼東西最常用?哪件衣服最常穿?習慣把鑰匙放在甚麼地方?開冰箱時最常拿甚麼等等。

當然不用到做筆記的程度,但至少在整理相關空間時,必須有意識地依照自己的需求整理。不然即使把空間弄得整整齊齊,有可能因為不符合自己的習慣,一下又回歸混亂。

常用的東西一定在「伸手好拿且固定位置」的地方,才能避免每天的拿進拿出弄亂環境,或是一時疏忽囤積在桌面上。比如止汗劑、化妝品、手機充電線、衣架等等。

►由大而小,避免挫折

整理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很容易發生把東西攤開來後感到一陣沮喪,不知道從何下手。我自己的做法是先從大範圍的打掃、清理垃圾、可見的桌面雜物開始整理,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比較舒服,再進入小範圍的櫃子、書櫃分別擊破。

當然也可以找到自己最有成就感的領域開始,於我個人而言是「衣櫃」。

衣服的體積算大,長袖、短袖、襯衫、T恤、外套、顏色等分類很清楚,整理完的成就感特別大,也不太會發生無法歸類的情況。不過這並不適用所有人,因為有些人的衣櫃可能就像黑洞,三天兩頭也整理不完,找到自己最能整理的領域即可。

►收納盒是為了把物品變整齊,不是為了讓你買更多東西,淺談「內部分割」與「外部增殖」

關於收納空間,我把它分成「內部分割」「外部增殖」,當然這是相對的。以衣櫃來說,在內部使用吊掛式分隔袋屬於「內部分割」,在衣櫃外面加上更多掛勾屬於「外部增殖」,但對整個房間而言,這些事情都屬於「內部分割」。

我自己傾向先以「內部分割」為主,因為輕率的增殖可能導致囤積更多物品。如同標題所說,人們對於「封閉的閒置空間」總是會有填滿的慾望,有些人買了許多收納用商品,最終的結果卻是買了更多東西。

內部分割的作法很簡單,先丈量空間的尺寸,再依照需求尋找對應的分割方式就可。大創、無印良品都有非常多的收納盒商品。如果不想花錢,網購時代家裡總是會有很多小紙箱,把箱子黏合用的部分剪掉,剩下來的方盒就是很好應用的收納盒。

舉凡常用的五斗櫃、三層櫃、置物架,都能用這種方式進行再分割。此外,衣櫃特別推薦「收納掛袋」,IKEA、宜得利都有賣。一般的衣櫃都是由上層大面積的上櫃與抽屜式的下櫃組成,但很容易在翻找中弄亂衣服。掛袋可以讓你把最常穿的配套衣服分隔放置,也可以將襪子、皮帶、內衣褲等放在下櫃很容易弄亂的小東西很好地安置。

那麼甚麼時候需要進行空間的增殖呢?我的看法是有某件物品非常常用,但收進封閉空間太麻煩的時候。比如騎車用的防風外套、常背的背包、安全帽就適合有專屬的掛勾。鑰匙、口袋的零錢、店家的集點卡,也適合在鞋櫃或門口附近為他們新增專屬的位置。

當然這是已經比較成熟的居住狀況,如果你租屋的地方連鞋櫃、書櫃都不完整,當然應該增殖更多可收納的空間,滿足你最基本的收納需求。

►零碎物品的歸宿

以前轉的扭蛋、大量的便條紙、紙膠帶、文具、還有剩下一點的藥妝用品,各種手工具等等,零碎的物品之所很難整理,在於他們沒有固定形狀、功能與類別不統一、或具有可能有用丟了可惜的雞肋性質。

當你開始整理零碎物品,可以先把他們大致分成常用與少用(甚至沒用)兩種,常用的東西可以優先依類別收納,善用「內部分割」為他們製造專屬的位置,一個功能就保留一種即可。比如美工刀一般人家裡一把就夠,頂多有些替換刀片。過於瑣碎、舊化甚至根本沒在用的東西,就乾脆的斷捨離吧。

比較難處理的應該是扭蛋這類有展示、紀念性質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藏家,可以購買展示櫃將他們點綴在家中,展示的物品通常不會再做移動,只要找到不常用到的平面即可。但如果你只是衝動購買,只有在整理時才捨不得丟卻也不知道放哪,同樣請乾脆的道別吧。

另外像紙膠帶、電源線這類物品,零散時真的很難整理,但其實用點小技巧就能讓他們整齊排列。紙膠帶有專屬的收納架可買,廉價一點用保鮮膜剩下的紙管或任何棒狀物品串起來也行。電源線去買包可調整的束帶或橡皮筋,捆好以後就很好收納進分隔箱裡。

►收納不是偶一為之,而是生活的一部份

即使住同一個地方,生活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就算不添購任何物品,冬天夏天的型態也會不同,調整收納方式本來就是常態。

許多人會等到亂到不行,或是大掃除時才會想大肆整理一番。但這樣的缺點是可能因為不習慣整理,導致半途而廢,或是收整齊了卻跟生活習慣差異太大,馬上又回歸混亂。

回歸一開始講的,收納時「有自覺意識」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不習慣整理,可以先從小的目標開始,桌面、衣櫃、某個三層櫃,每天每周整理一點點,漸漸讓生活產生流暢的秩序。只要保有這種自覺,雖然不會馬上變成超俐落整潔的空間,但也不會放任環境脫序混亂,而是慢慢調整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建立你希望的生活樣貌

很多人不知道東西要收哪裡,深層的原因來自於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學生時代會因為缺錢,東拼西湊買便宜的東西;或者因為住習慣家裡,從未想過自己規畫空間應用。但當你擁有基本的收入在外租屋,就可以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當然一般人不太可能把租屋處改裝成像風格旅館一樣,多少會受制於房東現有的家居和裝潢,但至少能從一些小細節做起。

比如較有質感的木衣架、顏色相同的小家具、簡潔俐落的電器等等,當你心中擁有某種理想的生活型態並付諸實行,也比較容易建立生活秩序,進而將這套標準延伸到收納系統上。

而對生活樣貌的追求,也將成為下一篇「購物篇」重要的核心。

收納篇我目前能寫的大概就這樣了,也可以針對你的問題一起討論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