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
siri

為原文磚頭書賣肝的窮苦外文系學生,隨手寫寫。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東西:電影、書、課、生活的碎片。

【電影】愛之船:台灣(2019)——隨波搖擺的國族認同

Love Boat: Taiwan (2019)
本文寫於May 29, 2019

《愛之船:台灣》是2019城市遊牧影展的閉幕片。片名「愛之船」是對中華民國政府1967年起開辦「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營隊的暱稱——這個營隊希望藉由六週營期,讓海外僑胞體驗中華文化、認識台灣之美。來參加的海外華人大多是青少年,由家裡希望兒女不忘本的家長報名,他們在營隊中愛苗萌生,「愛之船」的暱稱由之而來。

《愛之船:台灣》就是學員們回憶營隊點點滴滴的一部紀錄片,導演Valerie自己也是愛之船曾經的學員。她採訪超過30位愛之船的學員,從1967年的第一屆到90、00年代的高峰期開始,追蹤這個行之有年的營隊發展。從這些參與者的角度,我們由大可以觀察到隱藏在營隊背後幽微的政治考量、台灣與世界局勢間變化的關係,由小可以了解到海外華人面臨的身份認同危機。比方說,愛之船創立時正是台美斷交、退出聯合國之際,愛之船的意義不僅是宣揚身處台灣的「此中國」在文化上優於「彼中國」,也是寄望這些學員回(美)國後可以為中華民國發聲。同時,歷年營隊預算跟著國民黨(升)、民進黨(降)的輪替而變化,這點亦切合著愛之船本身的「中國」論述,和兩黨兩種身份認同主張之間的相合與相斥。

與此同時,愛之船參與者的身份(及身份認同)轉變,亦契合且明示了台灣在光復之後的身份認同變遷。

一開始,愛之船的報名資格是「海外出生的中國人」。學員們總說道「自己是中國人(Chinese)」、「第一次認識中國/中華(Chinese)文化」;參加1980年那屆愛之船的導演也說,那時他們是沒有在分「台灣人」、「中國人」的,中間根本沒有差異——她本人在映後座談上(稍微害羞地)承認,她不是Taiwanese,是Chinese。相較之下,後期學員口中「台灣人」(Taiwanese)的比例增加了,更有人說出「以身為台灣人(Taiwanese)為榮」這樣的話。「台灣人」作為一個身份被建立了。雖然在電影中沒有提到,但這個新的身份認同,反過來也是對「愛之船」存在意義的詰問:來參加一個以中華文化為號召的活動,如何增進一個「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今天它招募的對象是否改變了?而又有哪些事情構成了「台灣認同」?說到底,今日的愛之船,其目的究竟是讓學員們找到「中華」還是找到「台灣」呢?

——或許學員們根本不在乎吧。就像其中一位受訪者說的,「參加這個營隊的確讓我更喜歡台灣了 — — 透過派對跟狂歡。」愛之船的參觀路線包括各式蔣氏遺跡、軍事設施觀摩(還有少不了的墾丁、夜市),平日活動包含中文課、武術、書法等等。這些當然不過是官方的「白天」行程。到了夜晚,儘管住宿的劍潭中心有宵禁、守衛(戒嚴時代據說還有配槍!),學員們還是會翻過圍牆,攔計程車直奔市中心,追著酒香到夜店去,男男女女flirting、hooking up,身邊的伴一個換過一個(根據某位受訪者表示,持續五天都算是長的了!)——這是他們在來到台灣前,就已透過前輩學員的口耳相傳得知、滿心期待的「愛之船」標準行程之一,通常也是他們參加愛之船最大的動力。但是,他們想要的真的是一段羅曼史嗎?更多的,應該是追求那種青春特有的叛逆。

有位受訪者坦言,參加愛之船之前,他是美國標準中「不酷的那群」,但來到台灣的他得以拋下過去的自己,獲得短暫的重生。其他幾位受訪者更直言,他們愛的台灣,是台灣所代表的「自由」與「獨立」(personal experience,無關政治跟意識形態)。整個營隊的氣氛是放縱而歡快的。這是青少年的普遍經驗 :脫離父母的管教,與過去切斷聯繫,來到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像是夢境一樣的地方,首次擁有絕對自由時,那種肆意的暢快。

但在恣意享受「個體性」的同時,很多人也在愛之船找到歸屬感。身為海外華人,他們在從小長大的地方一直是minority。來到台灣,有人說「第一次看見這麼多黑髮、黑眸,我感覺自己可以輕易融入人群」,也有人說「我第一次認識跟我一樣的Chinese American,原來有這麼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經驗」。從幾個他們描述自己成長環境跟身份認同的片段(有些人從小就在LA的亞裔區生活、有些人是成長過程及街區裡唯一的亞裔,這當然造就了很不一樣的身份認同),我們能夠一窺海外華人所面對的迷惘。當他們在營隊中「體驗中華文化」時,他們很樂意地接納了諸如武術、剪紙、書法等等所謂「傳統文化」,覺得這就是我的傳統、就是我的根。但作為台灣人(或者說,在一個所謂「中華文化」環境下成長的人),當我看到這些課程內容,卻不免懷疑他們真的認識了中華文化了嗎?當我們自己對這些「中華文化」都不了解、它們也早已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時,向這些海外華人宣揚「這就是中華文化」,會不會反而只是一種刻板印象、西方視角下的「中華文化」?(這又再次回到這些問題:什麼是文化?什麼構成了中華文化、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其中一個來自比利時的學員結束營隊之後,開始穿著中國服飾 — — 這樣的改變,讓他變得更加中國人了嗎?什麼元素讓一個人成為中國人呢?即使電影內容輕鬆好笑,從一個台灣觀眾的角度,這些複雜的問題決不可能被忽視。

《愛之船:台灣》是完全從西方的角度構築起來的電影,從導演到受訪者,他們多來自美國、歐洲。而在遊牧影展放映時,台下大部分觀眾是台灣人。我一邊看,一邊好奇導演期待觀眾從影像中解讀出來的,跟觀眾實際上從影像中解讀出來的,差了多少呢?我們對台灣的政治文化脈絡的認識,跟實際上身在其中的生命經驗,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觀影體驗?我們的笑點究竟是受訪者的幽默,或者其實對方只是陳述,在我們的語境底下才產生了笑果?「他們看我們」的同時「我們也在看他們」,這是這次看《愛之船:台灣》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就像愛之船的營隊即是兩種文化的相遇,這部電影的產出及放映本身,也提供了一個文化交流的機會。台灣複雜的文化/政治地位,在銀幕內銀幕外,都對於理解這部電影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電影資訊
中文片名:愛之船:台灣
英文片名:Love Boat: Taiwan
導演:Valerie Soe
年份:201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