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BK

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徒。 該學的不少,想學的更多。 Liker.Social: https://liker.social/@nsbh

晚安日誌:同樣的錯誤

(编辑过)
我試圖提出一種視角,讓我不那麼悲觀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同時又不放棄對自己狀態的醒覺。

晚安。

又是一天結束。依稀記得前幾天的晚安日誌都是在疲累的狀態下,硬是給擠出點東西完成的;可能因而顯得草率、可能因而顯得急迫、或可能也因而顯得真誠,我不曉得。

總感覺有一種理想上的「真我」在內裡,我不是他、也總是找不到他,只有在話說出口或落筆、下鍵後,才以一種幽微的感覺現身,輕柔、婉轉、不留痕跡地清點我右肩,暗示我當下所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他的真意。

先前的討論中,我提到自己在晚安日誌的定位之中掙扎,後來想清楚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明確的方向,而是可以隨時因應自己需求與想像改變內容及形式的框架。

因為我知道,每一天的我,都有當天的抓馬,在撰寫晚安日誌時,未必每晚都想寫下,也未必有精神跟思緒可以把話講清楚;就像先前有天的晚安日誌直接缺席一般;就像昨晚硬要寫,便只能談些高大上的空泛期許那樣。

到目前為止,我也不確定今晚要寫些什麼,只知道今晚應該要正視今晚的抓馬,不再只能以一句「誠實面對」簡單含糊帶過。剛剛阻止自己寫出一大串蠢話,把自己一週前已經寫過的內容再寫一次,但其實根本了無新意。

這可能可以被視為件好事,考量到我寫晚安日誌時的心神未必都清醒,這樣情況下還能每每得出類似的結論,代表這些觀點雖然不至於是常駐心中、信手捻來如同座右銘的存在,但至少的的確確是我心裡理性思考後得到的結論——至少在這樣的事情上,我並沒有欺騙自己,也明確認知到自己的心性。

但這也凸顯一些我需要再進步的地方——其實不只是晚安日誌,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有一種話說出口才發現自己說了一句「廢話」的情況,要麼把別人當成白癡,自以為救世主地跟對方說一些基本常識般的內容;要麼把對方五分鐘前已經講過的內容,再包裝成自己的話。兩者都很糟糕,雖然未必總被發現(對方就算有意識到,也未必會跟我說),但我自己心知肚明。卻很難在事前阻止自己犯蠢,總是只能在出口後才發現。

這時候,或許會有人跳出來說,這不難解決,把嘴巴守緊,別把話說得太滿、太快就好了呀。我同意。但難免還是會忘記,然後再暗罵自己的傻。不然就是以一種本質論的觀點,覺得自己就是不夠聰明,反應不夠快,才會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

但是,冷靜下來後,再跳回來用另一種「自私」的觀點來看時,就又會發現,這其實並不必要。我並不打算鄉愿地為自己開脫,說「不給自己太大壓力」、「接納真實的自己」,因為這兩種說法其實正正隱含了一種「我就是這麼遜,需要被改變」的看法。

我試圖提出一種視角,讓我不那麼悲觀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同時又不放棄對自己狀態的醒覺。我想,那大概可以被稱為一種「有意識地行動」方針吧?盡可能地把握自己做每件事情所需要考量的條件,並基於這些需要留意的事項,決定自己的策略、再據以行事;最後,不放棄任何檢討及調整操作的空間。

這是我到目前為止得到的答案,至少在這個當下我是滿意的。

搞不好其實我也在過去的晚安日誌就有提過類似想法,只是沒有彙整成這樣的結論罷了。若真是這樣,我也沒有辦法。今天已經是第三十篇晚安日誌了,記憶有限,也沒有辦法。

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每晚這樣寫,或多或少挑戰自己,也累積一些思考,今晚無法得到這樣的結論。

同樣的錯誤如果無法避免,那就試著在每一次犯錯之後,從中多學習一件事吧。


你現在正在閱讀的是我的「晚安日誌」,謝謝你讀到這裡。

「晚安日誌」起初是我在 Liker.Social 微網誌的基礎上,每晚回顧當日的心得分享。後來因為內容總是越寫越長,加上我想養成每天至少寫一篇文章的習慣,所以將「晚安日誌」移到 Matters 上來發布。

但「晚安日誌」並不是專屬於我個人的專欄系列文章。在此,誠摯邀請你一起加入「晚安日誌」的行列,把書寫變成睡前的儀式,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給掏空,然後結束獨特的一天。無論在 Matters 或 Liker.Social 上,只要在發文前加上「晚安日誌」的標籤即可,期待看到你的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