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BK

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徒。 該學的不少,想學的更多。 Liker.Social: https://liker.social/@nsbh

欲言又止的原因

「把話說出來對事情比較好吧?」

常常在心裡有些屬於自己的、私密的糾結,總是悶在心裡不吐、也不渴求要多歡快。偶然跟別人分享自己這種壓抑的感受,很多時候對方總會這麼回應我。有些時候,我也會這麼告訴自己,但是不是最終真的做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站在讓雙方認知一致、資訊對稱的目標的上,確實是如此,我認同把心底的話說出來,讓想法給其他人知曉,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理性溝通時相當重要的條件。但如果你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忠實且精準表達自己的意思,那麼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依舊適合嗎?


這件事情很有趣,從小被教育發言、寫作的時候,需要為自己的想法負責——寫作時尤其如此。這種說法保持著一種「文字是有時間允許思考與編輯的,而語言則是及時的,沒有太多可以作為緩衝的時間空間」的想法。有趣的是,正因為語言說出口就是說出口了,聽者也未必有心思回過頭細思箇中涵義,所以在這種觀點下,相對被視為不需要付出那麼多言責的表達方式。文字就不一樣了,除了書寫者有時間可以構思並檢視自己正在試圖表達的內容,閱讀者也有更多時間可以再三咀嚼字裡行間的各種訊息,所以以文字為媒介表達時,則在揹負更多言責的情形下,被要求更多的精準與顧慮;不只是在想清楚後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得小心這樣的想法本身或訊息傳遞模式是否符合公眾期待的原則。

但這幾年走跳的過程裡,又聽到另一種想法,鼓勵多表達,不必計較毀譽,「畢竟就是學生嘛!沒有什麼好失去的!」、「現在網路很方便啊,公開的言論如果有什麼資訊不正確,會有人很樂於指教的,重點是自己不要玻璃心」,這種說法大多抱著一種時間一久、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人的表達能力會自然而然「升等」的預設。這通常是由那些科普教育推廣者的論調,他們認為大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水平,大可以活用社群媒體「練習」表達能力。

不巧的是,學界的另一種論調則是對不甚精準、甚至不具原創性的「科學小品」嗤之以鼻;他們認為既然是公開發表的著作,便應該重視訊息在傳遞後引發的效應。一旦站上「公共知識份子」的肥皂箱,就應極力避免似是而非或譁眾取寵的言論;換言之,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就別輕易上場,講錯話要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或許責任可以全數歸咎到書寫者本身,但後果可能已經不是作者單方面在被告知問題後修正、檢討與道歉便能處理的了。當代資訊傳遞的密度與頻率之高,加上人類的認知限制,使得錯假訊息引發的效應不容易被估量,因此需要極力避免。

問題來了,如果沒有表現的機會,一個人如何衡量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或再進一步問,何謂「準備好了」?而若預設大學生具備基本專業能力可以與公眾溝通,卻仍需要練習,是否表示這同時也站在一個認為大學生「表達能力不足」的預設上?雙方的歧見已經不只是在書寫者應負的責任上了,而是根本上對於書寫者(大學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認識,連帶影響到他們對於書寫者能負起文責與否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提倡多表達的那一方對於書寫者單方面的期待往往多過實質的表現(這裡所說的期待,內涵可能比較接近於「你有專業能力,也應該要有基本對文責的自覺,可以針對自己的言論進行初步審查」),以至於也可以常常看見他們在抱怨或批評書寫者的素養不足。


但其實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就會發現無論是怎麼看待言責,沒有人會質疑表達的重要性,沒有人否定「把話說出來」的價值,只是對被表達出來的「話」有著不同的想像罷了。怎麼在精準、忠實與體貼、理性,甚至可能再多個美感,幾個書寫時應留意的原則之上「把話說出來」對我而言是件困難的事情,每一次想到要把自己的想法攤開來就覺得疲倦,因為這個過程需要一再地在幾個控制閥上盡可能地調控到自己可以接受的閾值內,而我仍不精於此道。偏偏要討論「表達」這件事,只能透過「表達」才能達成,這就是你正在讀的東西,它困擾我好幾年,我始終沒辦法想清楚。這篇貼文可能沒有辦法幫助我處理這個困擾本身,但我確實在書寫的同時整理了一些思緒,讓我脫離一些牛角尖。

至於這個困擾對我帶來的影響,下次有機會再談吧。

我在Matters發布的第一篇文章《這只是又一個自我介紹》中,我曾提及自己對於寫作不大積極,這篇貼文算是思考自己為何會這樣的起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