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素OriVegHK
原素OriVegHK

香港社會學人,愛吃的素食者,偷空研究飲食人類學,深信可從飲食窺探文化

【香港人的Food Identity】三:不中不西的香港人

攝於2017年,剛按政府規定把鐵皮檔翻新成不鏽鋼檔的長發麵家

有説千禧世代是最nostalgic(懷舊,一種理想化的過去)的一代,要數香港飲食文化的集體回憶,幾乎離不開茶餐廳/冰室。號稱飲食天堂的香港,明明一街美食,爲何偏偏選中茶餐廳及其奶茶為代表?

茶餐廳最地道?

茶餐廳/冰室夠香港味,看似理所當然,但如果仔細查看,論歷史/稀有性,它不如照片中的大牌檔悠久,況且全港牌檔只剩下二十多間,似乎更有懷舊的逼切性;論食材,它又沒有運用海港優勢,自家製「勿演」(香港米線舖「譚仔」姐姐以半鹹淡廣東話所講的「墨丸」)、蝦膏等一一欠奉,不夠地道。

茶餐廳/冰室其實係本土基層,模仿上流飲食文化的平民版西餐廳,50年代才出現,60-80年代開始步入黃金期。香港社科學人梁世榮指出,茶餐廳的興起是「西餐廳經營向下與勞工階層的收入向上而相互接軌的結果」,換言之茶餐廳見證住第一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遇上經濟騰飛由低下階層上流至中層的黃金年代。

風波裏的茶杯:不中不西

茶餐廳作為中西合璧下的香港特產,不但食物又中又西,例如有叉燒的三絲炒意粉,更趣怪的是餐廳佈局:跟西餐廳一樣有着水吧,bar枱搖的卻不是鷄尾酒,而是絲襪奶茶。

跟其他英國殖民地一樣,奶茶由好茶的英國人引進香港,港式奶茶的前身,便是用上錫蘭紅茶、鮮奶和糖而沖成的高貴英式奶茶。舊時香港人模仿他們的「鬼佬」老闆喝奶茶,但負擔不起昂貴的上等茶葉,只能混雜幾種成本低廉充滿茶澀味的次貨,因此需要淡奶甚至煉奶的甜味中和,成就了港式奶茶及茶走。

奶茶可謂殖民者對被殖民者的文化滲透,而港式奶茶的出現,更反映香港人如何在中英的文化滲透鬥爭中自處。對於殖民者文化,香港人既沒有做絕對順民全盤接受,亦沒有完全敵對,反而學習並採納其沖製技巧,一如哈佛大學文化研究學者Homi K. Bhabha所言,模仿 (mimicry) 並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港式奶茶,强調本土改良的手藝,通過改造顛覆 (subversion) 抹去其殖民色彩。

對於族群血緣文化,香港人則絕少提及中國茶飲文化對奶茶在本土普及化的影響,更强調茶具使用上港式奶茶與中國茶藝的分別,通過此糅合西方元素的茶飲,區分我們與内地人(他者, the othering),並以奶茶這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構自我優越感( sense of superiority)及本土身份認同。茶餐廳及奶茶的「不中不西」,香港社會學人陳蒨指出,與將自己身份認同建構在「不中不西」之上的香港人,可謂一拍即合。

強調「不是____ 」的我們,到底是誰?

香港人一直以這樣非中亦非西的「國際化」模式行走江湖,但直至過去一年,不中視爲不忠,不西不夠力進軍國際,我開始反思,香港人半世紀以來,強調自己身份不中不西,那我們是甚麽?我們有著極具混雜性的歷史及特質,但最終章該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從指出「我不是什麼」走向論述「我到底是誰」?

無可否認,茶餐廳是香港人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然而,符號終歸是符號,不能立體地呈現香港飲食文化的全部。對我而言,茶餐廳最能反映香港的部份,係以澳牛為首的「快靚正」的打工仔速食文化:香港人情鍾茶餐廳,同香港人鍾意返工,本是同根生,但香港人不是窮得只剩下工作吧?

香港有不同階層人士及族群,他們各自為香港飲食文化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全由華人班底經營的高級法式餐廳、為港人及海員提供廉價娛樂餐飲的爵士樂酒吧、海上人艇仔粉、啹喀兵植根本地的家鄉菜、草根宵夜勝地大牌檔⋯⋯香港除了不中不西的茶餐廳,還有極富層次的飲食元素,它們合奏而成的本土飲食文化及身份建構,當中的論述,有待建立。

照片攝於2017年,當時長發麵家剛按政府規定,由鐵皮檔翻新成被老闆形容為cyber的不鏽鋼檔,錯過了它前半世紀的老模樣。或許這城市逝去的部分,速度之快,確實留也留不住,但還有很多面貌,等着我們去發掘去守護。

這座城市耀目不因她不中/不西/不是甚麽,而在於她隱藏著一層一層待剝開、多元多情、既中亦西的本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