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nutMatters花生好朋友
PeanutMatters花生好朋友

歐洲生活 | 自我成長 | 職場觀察 | 語言學習 | 留學 | 海外工作 | 科普 | 商業 https://linktr.ee/peanut.matters

【社區活動】你的人生座右銘|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百米賽跑

一場馬拉松讓我有機會更深刻的了解這句話的意義。寫出來跟你們分享,希望你們不用經歷鐵腿、上下樓梯的寸步難行、與慢動作坐馬桶的痛,也能享有馬拉松後的頓悟。

仲夏時節那場在陰雨中跑完的馬拉松

還記得那是一個六月底的星期日,鬧鐘還沒響就被既緊張又興奮的情緒叫醒。其實整晚應該沒獲得多少深沉睡眠,我就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快速換了衣服,別上號碼牌,吃了根香蕉便匆匆忙忙出門搭車前往馬拉松會場。大清早慕尼黑地鐵裡已有許多跑者,身著一模一樣由大會發放但設計感有待加強的運動服。

我人生的第一場21km。

還記得在起跑點和兩個一起報名的朋友笑鬧著:「我都沒有好好練,希望可以順利跑完。」「不要緊張啦!最慘也就用走的走完。」「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抵達終點!」

馬拉松之前的幾次練跑我都還特意穿上預計當天會穿的短褲、長襪、跑鞋,為了確保路跑當天不會發生任何意料之外的閃失。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路跑前一天我的大姨媽提早報到,出門後發現理論上應該很溫暖的六月底,路跑當天卻氣溫驟降、天空烏雲密布。要不是已經付了有點貴的報名費,我或許也不會硬著頭皮出門。跑到一半果然開始下雨。分不清楚從臉頰上流下的是汗水還是雨水(好險沒有淚水)。

跟我一起報名的兩個朋友本身體力就比我好,也跑得比我快。(當然男生也不會有姨媽的問題。)不過練跑的時候,儘管吃力,我通常也都能跟上他們的速度。馬拉松當天我們約定好要跟著在1小時45分鐘內完賽的配速員(也就是維持五分鐘跑一公里的速度)。

還記得路跑當天,平時吃一根香蕉就能跑15km的我在10km的時候便開始有種血糖過低、快要昏倒的感覺。我對著朋友說:「我快不行了,得稍微放慢速度,你們不用顧慮我,儘管用你們最佳速度繼續跑完吧!」接著,一邊踏著帶有一絲自我懷疑的腳步,一邊望著朋友離我越來越遠的背影。

原先和朋友一起計畫不在補給站吃東西的我,決定放慢速度吃了香蕉和餅乾。終於在調整速度和補充能量後,又覺得重新活了過來。其實讓朋友繼續往前跑之後,我反而得到了心理上的輕鬆自在,不用擔心自己一定要緊跟著朋友的腳步,也不用擔心朋友可能為了等我而沒完全發揮他們腎上腺素分泌後真正的實力。從10km到19km便持續以這樣的輕鬆態度,跨著適合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往前跑。

19km到20.5km儘管步伐越來越沉重,心裡開始murmur溼透的衣服和跑鞋增加了我的重量,還是靠著意志力向前。最後的幾百公尺,我的雙腿竟開始有點不聽使喚,最終大概是靠著慣性運動,僵屍般地移動雙腳向終點前進的吧。這時我經過了一些跟我一樣快要跑不動的人,也被一些到最後還是充滿能量和鬥志的人超越,但此時的我對於身旁人們的來來去去已經可以淡然以對。

當終點線出現在視線範圍時,我其實也渴望燃燒最後僅存的能量加速,同時耳邊傳來兩個朋友對著我喊叫:「最後衝刺啊!」但我很清楚我辦不到,只好繼續以龜速前進,抵達終點。掛上順利完賽的獎牌後,內心充滿喜悅和踏實感。

後來才知道,兩個朋友最後也不是同時完賽的。

當自己的配速員

馬拉松世界裡有一個名詞叫做「撞牆期 」,指當身體無法分配足夠能量來支撐運動量所伴隨而來的呼吸困難、舉步維艱等等讓跑者覺得自己撐不下去的現象。不過其實不只在運動時,許多人在職涯和人生中可能也都曾經歷過撞牆期。

馬拉松的路上,有腳步輕快的時候,也有陷入撞牆期,專門被其他人超越的時候。學習當自己的配速員,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感受,嘗試不要因為暫時被超越而使用不適合自己的速度衝刺,或是因一時的撞牆期而棄賽。

相信沒有人能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對於該如何為自己配速,每個人的想法和方式可能也不盡相同。對我來說有幾個原則:

了解自己的極限,與之和平相處。

而極限可以透過努力和堅持被重新定義。例如馬拉松之前可以練得更勤。

對於無法掌控的狀況不過度糾結。

遇到馬拉松當天天氣不如預期、姨媽提早報到、前一天睡眠不足等等突發狀況,不停留在埋怨之中,快速調適自己以應對各種變化。好比說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年的全球疫情可能造成許多人的計畫臨時被迫改變,如何調適和應變是此時一個重要的課題。

另外,成長的路上,我們的進展通常不會是線性的,而是一條充滿高低起伏的曲線。

學會慶祝自己的高速成長期,並且接受自己的停滯期。

例如我可以在一天16小時的工作產出後滿意得拍拍自己的肩膀,但當仲夏時節的陰雨日來臨的時候,學會放慢腳步、放過自己,不對自己過度嚴苛。不過同時也必須適時更新市場行情,確保自己尚未安逸得忘了舒適圈外的世界長怎樣。

別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持續不斷的向前邁進,不管步伐的大小、頻率、堅定抑或自我懷疑。

當我們確立了目標,但卻遇到挫折想要放棄的時候,給自己一些重新調節呼吸和腳步的機會,大口深呼吸,放大心中那個告訴自己再撐一下的聲音。撐過撞牆期,迎接我們的會是下一個享受沿途風光的過程。

2016年在里約奧運獲得舉重女子58公斤級銅牌的郭婞淳,曾在2014年,有望奪金的仁川亞運前四個月,在一次的練習中被140公斤的槓鈴砸傷,造成大腿肌70%的斷裂。當眾人認為她應該要好好休息的時候,她抓緊時間努力復健(遵循醫師的指示下),最終仍然參賽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如果她遇到障礙時沒有堅持不懈或者對自身極限不了解,都有可能使她與好成績擦身而過。

「 」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百米賽跑

「 」:空格請自行填入。可以是職涯、創業、減肥、財富的累積、語言學習、成長、重訓增肌、各種實力養成、克服不必要的焦慮等等我們想完成的事和達成的目標。

這個模板大概是進入職場以來,我最常用來提醒自己的句子。

偶爾的衝刺可以練心臟,但是一般人很難以衝刺的策略和速度跑完馬拉松。如果把人生看成百米衝刺,可能會在許多個心急的當下,想要挖東牆補西牆,或嘗試一些投機取巧。我們或許可以在這些時刻反思此急迫性是否真實存在。

即使現在迷路、被超越、被狠狠甩在身後見不到車尾燈,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後對自己還有多少影響?

馬拉松和百米賽跑最大的不同,其中的兩個參數是距離和時間。今天看似跨不過去的巨石或許拉長時間軸後再回頭看,只是路途上的一顆小石子。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百米賽跑。

是一句老掉牙的話,但兩小時的半馬讓我有機會更深刻的了解這句話的意義。寫出來跟你們分享,希望能為你們省去一些頓悟後伴隨而來,來自鐵腿上下樓梯的寸步難行與慢動作坐馬桶的痛。

PS 謝謝 @閱讀筆耕 的提案,集座右銘之大成,讓我們能夠一次看得過癮。

親愛的看到這裡的你: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不吝賞賜拍拍手給我。你的支持會是鼓勵我在寫作之路持續下去最溫暖的動力。也歡迎大家一起在留言區交流想法,你認同這一句人生座右銘嗎?最後謝謝看到這裡的每個你。:-) Peanu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