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
C计划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郭兆凡:成为母亲后,我重新理解了这两件事,也重新理解了生命|主创专栏

但我能时刻提醒自己的是,不用我的标准或期望去强求他,我希望他知道,即使这世界有再多的敌意,总有人在尽力去了解、理解和接纳他,我希望他能因此而真正接纳自己。

儿子小拓现在快14个月了。

像很多妈妈一样,开心、担忧、焦虑、劳累,这些我都经历过。但如果说最让我触动的,是当我见证一个生命孕育和成长的过程,反复去学习、观察、思考和感受,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解孩子、接纳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课


第一次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是怀孕18周的时候,我知道了孩子有1/4的概率会得一种罕见病,那时我和先生去做了个基因检测,发现我们俩携带了这种隐性遗传的罕见病的同一个突变基因。这个病的症状是先天重度听力障碍,10岁左右开始渐进失明,在青年时期就会近乎聋盲,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三。

/ NYT /

通过羊水穿刺检查孩子对应的基因后,等结果的那两周,一开始我们确实感到无比煎熬。

我详细研究了这种罕见病,查了很多医学论文。我在做听障倡导的网站上,去倾听和感受重度听力障碍的人听到的世界是什么样,也读了很多或聋或盲的人的人生故事。在这个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社会里,他们确实会面临太多的困苦。

但我又不断在想,那些看似先天身体健康的人,很多不也面临着各种困苦吗?有罕见病的孩子,应该被剥夺生存的权利吗?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只有健康的孩子才值得被留下、被爱吗?如果我们问那些得了罕见病的人,他们必然会否定自己的人生吗?即使会承受困苦,人生本身就没有意义了吗?……


在结果出来之前,我和先生就决定了,我们不会放弃这个孩子

/ NYT /

那个阶段,我反复在思考的,就是接纳:我不可能真正对他经历的一切感同身受,不可能代替他做决定,不可能代替他承受所有后果,不可能让他不走弯路,不可能照顾他的整个一生。但我能时刻提醒自己的是,不用我的标准或期望去强求他,我希望他知道,即使这世界有再多的敌意,总有人在尽力去了解、理解和接纳他,我希望他能因此而真正接纳自己


最近一次让我对这个问题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讲一个女孩了解到素未蒙面的16岁网友小鱼想要自杀,她费尽周折,通过警方联系到小鱼的家人,家人却并不相信。直到小鱼真的自杀离世了,她的母亲看了女孩和小鱼的近千条聊天记录,才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女儿的精神世界:小鱼想学艺术却不被支持,缺少知心的朋友,有时又会被家人不公平地对待……

/ 文章中小鱼与作者的聊天记录 @张小榛 /

虽然家人很关注小鱼的生活和学习,几乎有求必应,还通过日记记录下这些点滴,虽然小鱼的长辈中有医生、有心理师,也与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和许多咨询机构有联系,但他们依然忽视或否定了小鱼的一次次求救。


了解孩子,接纳孩子,真不是容易的事。


因为无法用语言和婴儿沟通,因为他们会用哭喊来反抗,所以我要很努力地学习和观察,才能了解和安抚孩子。等孩子长大了,能和我们交流沟通,家长就必然了解孩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孩子可能不得不学会隐藏、撒谎和取悦。

回看孩子在婴儿时期,我们作为父母所做的那些努力,或许可以提醒自己初为父母时的那份初心。教育的规律本都是相似的,只是孩子大了,我们被社会卷着,可能就忘了。


了解生命的规律


从表面了解孩子是更容易的。比如孩子的身高、体重、说了什么、喜欢吃什么、每天的作息行程、成绩如何……

但有很多生命隐藏的规律,家长得通过学习和仔细观察才能了解。


发展心理学一般会从三个大的方面去了解儿童。


第一,

身体发育。


比如面对婴儿,最难了解的是大脑的发育。0-2岁婴儿的大脑会迅速增大,神经元和期间的突触数量极大且增长迅速,随后又会大量死亡。但对大脑的有效刺激越多,突触死亡的过程就会越慢。换句话说,婴儿和周围世界的链接,主要是和父母的互动方式、互动质量,这很大程度决定了婴儿大脑发育的情况

什么样的互动是更好的呢?关键是多爱抚婴儿,多和婴儿说话,给婴儿提供丰富和恰当的探索资源(不一定在同一时间提供太多选择),准确理解婴儿的需求,少阻止婴儿做她想做的事,少强迫婴儿做她不感兴趣的事,给婴儿肯定和鼓励。


/ 来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


小拓每天会在户外至少待三个小时,经常在小区儿童区域的地上爬来爬去。很多家长来劝阻,觉得地上不干净。很多家长会把婴儿在啃的东西粗暴地抽出来;很多婴儿即使会爬了,也一直在小车上坐着;还有很多家长不带婴儿去户外活动,因为觉得又冷又麻烦。


因为不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很多成人会用自己心中的标准去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不只是对婴儿,对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最典型的是以安全或学习的名义,剥夺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甚至很多学校在课间活动时都不让孩子出教室,这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都是很长远的


第二,

认知发展。


婴儿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通过观察、研究和类比,去了解这个世界,去解决问题。


我每天带小拓出门溜达,最初的几个月,是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后来我学会随着他的目光走,他的目光在哪里停留的时间最长,我们就去看哪里;等他会指东西了,就能更精确地告诉我他对什么感兴趣,我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原来我从来没好好观察过自以为熟悉的环境。角落里藏着的雕塑、树干或墙壁的纹理、装饰物的颜色、缠绕着的藤蔓、不同形态的花朵……他会盯着看,兴奋地叫。观察的这个过程,也让我重新去认识世间万物,这感觉很奇妙

/ NYT /


除了观察,研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小拓拿着一个塑料瓶,换着咬瓶子不同的地方,发现瓶口处是能叼住的,后来他就会直接咬瓶口,然后再换玩法。他叼着塑料瓶,用它撞击家具或地板,或是用手按压瓶子,或是松口让瓶子掉在地上,他听不同的声音,有时会兴奋一下,这时他已经懂得做些对比了。他会很专注,虽然整个过程可能只持续了一分钟,兴趣就转移了。

再比如,有一天他扶着自己的小书柜站起来,伸手去拉柜门上的环,但柜门很紧,他拉不开,就着急地喊叫。他知道拉这个环就能打开柜子,然后能拿出书,这是对因果关系最初的理解,是他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有一次他拉我已经打开的柜门,碰了头,后来再拉柜门的时候,我发现他会先换个跪姿,让身体离门远一些,再没有碰过头了。


/ parents.com /


这个探索的过程充满失败和重复,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低效的,花了很多时间,学到的东西也未必“实用”,多学着说几个单词似乎更加实在。但很多教育专家告诉我们,自由玩耍,是0-6岁儿童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对其他年龄段也是重要方式,而我通过观察,更加理解了专家们说的这点。这个探索的过程是自主的、是从兴趣出发的,这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之间,都是类似的。只是孩子大了,很多家长抱怨孩子自主性差,却很少反思从婴儿时期这一路走来,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尽可能支持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第三,

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对婴儿来说,建立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安全感呢?简单来说,就是婴儿感到信任这个世界,最核心的往往是信任母亲。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当婴儿感到害怕、伤心或生气的时候,能够很快被母亲的拥抱和爱抚安抚住,母亲能让他们的情绪变得安定、平和。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婴儿,则可能回避母亲的安抚,通过推打拒绝安抚,或者表现出很多困惑的、相互矛盾的行为。

要让婴儿有安全感,关键是家长要能准确察觉婴儿的需求并及时回应。但婴儿又不会说话,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可不是容易的事。


记得最初的几个月,我和先生两个人照顾小拓,都没有经验,小拓吃睡的作息都还不规律,我们经常就会焦头烂额。小拓大哭,先看尿布有没有湿,换了后还是哭,是想喝奶了?喝了一会儿继续哭,是胃里有气所以不舒服?拍了半天也没打嗝,又哭了,难道是太无聊了?赶紧换个地方,换个姿势。经常一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翻来覆去地折腾。

/ NYT /


小拓在10个月前只吃母乳,只会喝着奶入睡(俗称奶睡),一晚上喝很多次。后来戒奶的这个过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了解儿童的需求,先得放下自己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预想,得真正倾听和观察孩子,得相信孩子

比如小拓半夜哭,我总会觉得他睡前吃得太少,是饿了,就会直接给他吃。他半夜喝奶入睡的习惯已经持续了这么久,我觉得一定得花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改变。后来我开始学着等一等,先观察,他的哭声会减弱吗?如果吃奶会吃多久?摇晃、轻拍和唱歌这些其他的方式,能不能帮他入睡?三天之后,他戒了夜奶,开始睡整觉。虽然每个孩子都不同,但我想很多家长像我一样,为了让婴儿入睡,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我们可能花了很多精力去弄清楚,我们怀中的婴儿到底需要什么

/ NYT /


但等孩子长大了,他们能自己告诉我们他们的需要,很多家长却并不相信、并不重视了。“我是为了你好,你现在需要的,以后会害了你。”很多家长都这样想。

刚好看到徐莉老师在《童书里的教育学》中的一句话,她说,“大人不应该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折磨孩子的现在,以不溺爱的名义压制、忽略孩子的需求。”

如果现在都过得一团糟,如果亲子关系被破坏,何谈将来呢?


了解个体的独特


小拓并没有遗传到这种罕见病,我自然很高兴。但在我眼中他依然是个独特的孩子,和这世上任何一个其他生命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和我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塑造环境和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但我终归只是影响他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仅此而已。他有他自己生命的节奏

很多小事,让我更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一个例子是关于阅读。


我很重视阅读,家里有很多书,在小拓出生前就买了上百本绘本,在他常活动的区域,总是散落着一些绘本。在很长的时间里,他对书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常常是我刚翻开第一页,他就扭过头看别的了。我一般也不强求,有时我自己继续读一分钟,他在看着别的地方,有时我很快放下书,和他一起关注他感兴趣的。

从10个月开始,小拓开始喜欢自己翻书了。但他翻得很快,不像真的在看。一岁左右,他开始会盯着某些书看,但常常只喜欢其中的某一页。他会翻来翻去,等翻到那一页就停几秒。像他很喜欢这一页,我一直以为他很喜欢这只乌贼。直到他会指东西了,有一天他指着那条不起眼的水蛇兴奋地大叫,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 绘本上的乌贼和水蛇 /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走路。


小拓11个月的时候,很喜欢扶着家具走,我们就买了个学步带,希望能帮助他快点学会走路。用过两次之后,它就被抛弃了,小拓会哭喊反抗,即使勉强走了一段,看起来也并不愉悦。后来我们意识到,不需要拉着孩子的手强引他走,不需要用学步带拉他走,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他想走的时候,自然会扶着东西走,对孩子来说,他在乎的不是多快能学会走路,而是吸引他向前走的东西,那么有趣,那么特别。

/ NYT /


个体的独特性,更体现在,每个孩子的性格、成长的速度都不一样,这在婴儿阶段尤其明显。

同样是10个月的孩子,有的爬得开心,有的才刚会坐,有的已经能扶着站,有的甚至快会走了。有的家长很焦虑,总会询问,“你家孩子会爬了吗?我们家孩子还不会呢。”有的家长更淡定,“快慢都无所谓。”

我自然是认可后者。好在感到焦虑的家长,也无能为力。婴儿不会走,我们可以用有趣的东西吸引他,用合适高度的家具支持他,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和陪伴他,但强求不得


不过等孩子长大了,很多家长就忘记了“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一样”,还误以为,只要自己足够鸡娃,孩子就能在竞争中走在最前面;如果孩子没有走在最前面,就一定是他不够努力,是他态度不够好。指责、辱骂、体罚、威胁,这些我们深知用在婴儿身上根本没用的方法,很多人却以为,用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就会有用。


完全接纳


口头上说爱孩子,和感受上觉得自己爱孩子,这在我看来都很容易。更难的是以孩子为主体,让他真正感受到这种爱和接纳是无条件的。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而是应该先反思作为父母的做法


因为这种不接纳无处不在,常常流露在言行细节中,不易被察觉。

比如一些婴幼儿在一起,有的总是咧嘴笑,会去抢别的孩子的玩具,有的则比较迟疑,可能看到陌生人就哭了起来。


“别害怕,大胆一些。”很多家长会这样说,然后又转头和别的家长寒暄,“我孩子就是太胆小,你家娃真是很不一样”。“别害怕”,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大胆一些”则是在说孩子不够大胆,语气如果重一些,还常常带着指责的意味,“太胆小”是在贴标签,“你家娃真是很不一样”,是在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这时候婴儿需要的,不是这些评语,而是父母的拥抱和安抚。


/ NYT /

等孩子长大一些,他们的一些“过错”在很多父母眼里就显得更加明显,比如“情绪化”,比如“不自律”。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很多父母可能误以为,完全的接纳就是纵容,是忽视孩子的缺点,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我们是否真的接纳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可以思考这样五个问题


1)我们认为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否真的是问题?

外向的性格是否一定比内向更好?这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传统上,很多家长更偏爱外向的、健谈的、所谓情商高的孩子,但如果孩子的某些特点并没有伤害别人,甚至是他自己难以改变的,那可能是家长需要有更多元和包容的价值观


2)对我们来说,孩子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它有前提条件吗?

很多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自己学习不好、表现不好,父母就不爱自己了,这种感觉并不是没有缘由。很多家长会用完全不同的语气、态度和方式对待不同成绩的孩子:对成绩好的那个孩子,或者在孩子成绩好的那个时间段,更加宽容和温和。

/ NYT /


3)我们能否接受孩子身上那些他确实无力改变的部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无论是先天残障,还是遗传主导的敏感性格,每个人身上都有无力改变的部分,这些部分也确实可能给孩子自己或他人带来不便,甚至是伤害。先天遗传的影响,常常比很多家长以为的更大。而孩子的基因是从父母身上遗传的,生孩子的决定也是父母做出的,如果因此迁怒于孩子,其实很不公平。


4)这件事没做好,全都是孩子的责任吗?

“你看这次考了多少分?!你就是学习态度有问题!太不自律!”这种习惯性的表述,其实已经把责任都归给了孩子。然而,老师教学方法有趣而得当吗?教学内容有趣而实用吗?家庭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产生了积极影响吗?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5)就算孩子有一些过失、困难或不足,我们是否愿意去理解他?

每个人都会犯错,也都会有不足,有些慢慢被改善,有些一直都在那里。而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能力本就不足,需要一点点学习和成长。能够被父母理解,不担心犯错,这是至关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懂得为行为承担责任,就能为行为设定边界


/ NYT /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因为生命本身就有意义。

养育孩子的过程,让我更感受到对生命的敬畏。或许我们需要从孩子身上学习的,比我们能教给孩子的更多




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