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
C计划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学会有效的网络对话|蓝方专栏

​注:本文首发于《财新周刊》2020年第12期。


C计划的小学员们,最近在微信上建起了自己的聊天群。


这群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很多是刚刚拥有自己的手机,不少人是为了提交网课作业才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微信账号。加入群聊天,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都是件新鲜的事。


这个将近一百人的大群,我悄悄潜入其中观摩,第一天就不胜其扰。往往一小会功夫,就提示有上百条未读信息。通常是一个孩子跳出来问一句“在吗”,其他握着手机的小孩纷纷回应,“我在”;又一个孩子报告一声“我要去做作业了”,于是大家列队发送各种再见的表情包。


当然,这是气氛比较融洽的时候。孩子们时不时也会莫名其妙就吵起架来。一天晚饭时间,一个孩子拍了一张自己和家人在空荡荡的餐厅吃饭的照片,立马引来质问:你们为什么要出门去吃饭?就算你不怕得病也有可能传染别人呀!还有孩子表示应该举报开门的饭店。发照片的孩子辩解了几句自己身边没有得病的人,被一句“现在全世界都有生病的人”怼得无话可说,发了张再见愤而离席;另一方则刷起各种表情包以示回应。群主出场指责刷屏一方违反群规,于是又引起一轮混战——什么时候定的规矩?凭什么由你来定规矩?……


我经常被这一类“小学生的争执”搞得哭笑不得,也不得不思考: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才真正“学会”在网上和网友对话?


对大多数人而言,“网络聊天”是年少时接触网络的第一步。从互联网早期的聊天室、bbs、OICQ或MSN,到现在的微信、微博,当便捷的网络工具让我们可以和更多陌生人链接、交流时,我们不难想象一场高质量的网络对话应有的模样:人们因为关注共同的话题而相遇,发表各自观点,补充不同角度的信息,彼此形成交锋与对话,拓展自己的认知与见解



但显然,从“小学生级别”的灌水、争执到理想中的网络对话,其间的距离绝非自然而然即可弥合。


首先需要我们学会的,便是网络对话的礼仪。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网络空间,什么时候适宜发言、用什么形式发言、个人观点情感的抒发篇幅以多少为适宜——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常识。用连续多条短信息刷屏表达观点,或者一口气发送多条语音,自顾自地贴出刚写完的大段作业,在无人回应的情况下依然固执“独白”——这样的场景,不仅在小学生的群里,恐怕在很多成人群里也不少见


我们从未上过的这门“网络礼仪课”,恐怕还有如何在网络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对待出言不逊的陌生人。


美国一家致力于人权教育的机构“教予宽容(teaching tolerance)”便在其研发的信息素养课程里,加入“建设性地参与网络社群”一章。对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课程要求他们能够识别哪些是无礼的网络行为,哪些言行则能展现出自己的同理心与包容性;到了小学高年级,则有一系列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具体的场景里识别陌生网友展现出的偏见、敌意,并学会得体回应;初中阶段,孩子们要对自己在网络世界可能遇到的各种仇恨言论有更系统的认知,并能提前开发相应策略以一一回应;到了高中阶段,作为积极的网络社群参与者,学生则要更多地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规则去主持、创设一场更富包容性的对话、组建一个更加善意的网络社群。


/ Source: tolerance.org /

除了习得这些基本的网络对话礼节,更具有挑战性的一课,是如何真正参与一场有营养的网络对话。在自己发言时,不仅仅只是抖机灵、编段子,而能够基于可靠事实发表明确的观点;驳斥他人观点时,不歪曲、不跑题,抓住关键问题追问质疑,或提供坚实的证据予以反驳。这样的高质量对话,更需要长期的逻辑和说理的训练


遗憾的是,这样的训练,偏偏是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缺失的部分。传统语文课堂上的阅读理解,文学赏析重于说理分析;而在写作表达上,学生又花了大量时间雕琢排比句式、背诵名人名言与鸡汤故事,却疏于严谨的逻辑论证。将课堂上的理解、表达训练,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对话相结合,更是极少教育创新者才会意识到的重要探索。


C计划曾经参与北大附中“公共说理”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这所锐意创新的高中,在其“公民教育”的板块下,设置了两个必修学分。选择这门课的同学,在参加线下“说理写作课”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地参与线上校内论坛的讨论。课程开始前,老师会在论坛上发起话题投票,让学生们选出六到八个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我们参与的那个学期,孩子们选出的题目,就囊括了体育课是否应该统一服装、#MeToo在中国、美国的控枪政策等一系列校内外热门话题。选定话题后,参与的学生首先需要针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任意选择其他两个同学的不同观点进行回应。每一周,由学生组成的运营小组会浏览所有发言,提炼总结运营报告,推动话题不断深入。而参与的学生能否获得学分,则取决于他们一系列发言的质量。


如何给参与者的发言打分呢?首先是礼节层面的标准。语言礼貌、相互尊重是加分项,相对尖刻的讽刺也可接受,但一旦出现人身攻击则必然扣分;其次便是对论证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在开篇立论时,有意识地对自己谈到的概念进行界定乃是加分项,大量套用抽象的大词而不加说明、在概念不清的情况下就着急反驳则可能减分;提出观点后,没有提供理由,或者完全没有实证数据、案例支撑,语焉不详地“我在网上看过”“我听老师说过”,或者直接将百度百科作为信息源的,都可能被扣分。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承认自己观点的局限性,或者及时修正、限定自己的观点,则是额外的加分项


在学分的压力下,学生们开始用这样的标准自我审视。而当这样的审视内化成为习惯,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一次的网络发言都将更加审慎、严谨,彼此的对话也会更加认真、诚挚。而或许,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审视和训练,我们的网络公共对话,才能真正摆脱“小学生级别”的混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建设性的舆论空间。

/ Source: tolerance.org /


如今,“小C友群”的成员们,正在习惯和熟悉一系列网络对话的规则。他们依然会时不时灌灌水、打打嘴仗,但也开始自觉维护讨论秩序,相互推荐读过的好书、看过的电影,分享自己写的作文,甚至自荐主持人、自行发起辩论赛,给自己发表的观点加上理由。学会网络讨论,需要刻意练习,需要时间沉淀。我们乐见其成。


最新课程

开展有营养、高质量的网络对话,需要长期的逻辑和说理的训练。

遗憾的是,这样的训练,偏偏是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缺失的部分。目前,只有北大附中等顶尖中小学开设了相关课程。

一年来,C计划将这样的思维训练搬到线上,并且与阅读、写作结合,开设了儿童思辨读写直播课。希望帮助更多孩子,从小接受好的思维训练成长为独立思考、能够理性交流的人

2020年的暑假,我们等孩子们一起来👇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小阅微信咨询。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 图源自网络

▷ 排版:鱼香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留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