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Yu

@prison5021

自由寫作七日書

我竟然按時完成七日自由寫作了!本來以為我可能會漏掉其中的幾天的。其中星期六是最驚險的,那天喝酒喝到差點錯過時間。但有記得這件事是值得的,透過七日書的自由寫作,用非常快的速度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思考文章的結構與論點,這對我來說是有趣的經歷與嘗試。

七日書 Day7 現在或未來最想去旅居的地方

第七天不要思考,寫一處你現在或未來最想去旅居、長期旅行、遊牧或闖蕩的地方。並為我們描述一下那個地方。每個喜歡聽黑金屬樂(Black metal)的人,多少都對北歐地區有所嚮往吧。想看看金屬的國度是不是真的像書中或影片中的樣子,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金屬團在各處表演,Neseblod ...

七日書 Day6 暫時逃離現實的地方

第六天寫一個讓你在學校或工作場所能夠暫時逃離現實的地方。你的少年時代被約束在學校制度裡,又或者長大後做盡 shit job,有哪個地方能帶給你巨大的慰藉,讓你暫時脫離眼前困境?希望你分享的這個地方,是一處能讓你喘息的地方,並一同帶我們逃離現實。

七日書 Day5 最想寫的家

第五天寫寫你的家吧!你此刻腦海中立刻浮現的「家」,你最想寫的家。它可以是兒時的房間、長大後搬離的單位、離開原生地的異鄉的家,又或是人生中第一個讓你有歸屬感的家。它的走廊、飯桌、窗外的風景是怎樣的?這一個家,帶給你什麼樣的特別感受?它有或沒有帶給你家的感覺?

七日書 Day4 不想前往的地點

第四天寫一個你不敢再前往的地方,可能是發生過讓你特別恐懼的事,又或是情感上讓你難以承受,又或者那裡有著人生龐大的記憶。是什麼人事物讓你(一度)不敢再觸碰?你選擇與這些人事物共存或遺忘?今天我更改了一點標題,我想了一下覺得自己應該是沒有不敢再前往的地方。

七日書 Day3 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

第三天請寫下你在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例如你的家庭有沒有說方言?你會說多少方言、語言?到了別的地方有沒有學習新的語言?語言有沒有為你帶來身份的認同或隔膜?又或者分享你在家庭、學校和朋友圈中使用的俚語。你覺得說什麼語言、寫什麼語言的你,是最自信的?

七日書 Day2 小時候認為有魔力、充滿幻想、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空間

第二天寫一個你小時候認為有魔力、充滿幻想、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空間,它有著怎樣的魔力?可以是孩童時代的幻想之地,又或一個你的秘密小基地。希望你分享的這個地方,是一個為你帶來如魔法般獨特的地方。我想我在小時候並沒有想像有這樣子的空間,如果硬要說的話可能是書本的文字空間吧。

七日書 Day1 存在於你心底的地方

第一天寫一個一直存在於你心底的地方,可以是城市、家鄉,異地、去旅行發現到的地方、或者小至一條街道。(你可以使用代號書寫,例如是 A城、B國、C街),輪轉的車站、思考過生命的公園、回去的小路、在地的人、讓你有存在感之處,是什麼讓你一直把這個地方放在心底?

台灣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的職場現況論文分享(3)

  在做完問卷並用基礎統計分析後,我得到了一些基本結論,我們就先跳過複雜的文獻討論、問卷分析,跟各位分享我的發現與總結。一、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11 個類別 依照目前台灣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現況,將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分為11 個類別,考慮目前博物館業界文物處理有相當多外包需求;這11...

台灣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的職場現況論文分享(2)

博物館工作人員近況    近年全球博物館皆面臨薪資困境或受到財政緊縮的影響,引發勞資兩造之間的爭議事件,而今因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影響,減薪與裁員的狀況更為嚴重。根據ICOM 在2019 年11 月份報告顯示全球有90%、多達8 萬5000 間 暫時閉館的博物館中,有13%的博物館面臨永不重開、面臨倒閉的狀況。

台灣博物館典藏從業人員的職場現況論文分享(1)

  非常久沒有更新文章了,我看之前發文時間竟然是2020年了,時間過得真快,一個不注意竟然移下就過了4年。這段時間我完成了一份關於台灣博物館典藏人員職場現況論文,分別從薪資制度知覺、工作使命感、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等等面向探討,下面簡介論文內容跟我的發現,之後也會陸續節錄跟大家分享。

Encountering a Chinese horse--Engaging with the thingness of things 遇見中國馬--具有吸引力的真實物件

位於英格蘭的康普頓維尼藝術館中國青銅馬  在寫這篇文章時十分掙扎是否要和大家分享這本論文(主要也是我書寫要傳達正確也要花不少時間,我的能力也沒有那麼高),這本英文論文的篇幅不算非常多,但提到的藝術理論相當不易理解,但這個觀察用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視覺文化中。

策展人工作指南 The Curator's Hand Book

Adrian George (2017),王聖智譯。策展人工作指南。臺北:典藏 本書可視為為作者Adrian George多年策展工作經驗統整之作;作者整合了從策展人的歷史、策展人角色的轉變,接下來鉅細靡遺的羅列出展覽籌備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面向,內容大致可分為展覽籌畫發想、如何使機...

失敗藝術展

  我如果是策展人我希望能夠辦一種失敗的藝術展。我個人覺得失敗的藝術展示相當有意思的主題,這樣子的主題在展覽上存在一點價值矛盾,以下討論。失敗的藝術展主要希望展出藝術家創作失敗的作品,並藉由失敗的作品與觀眾開啟更多對話的可能。也藉由失敗藝術品與觀眾共同發想什麼是失敗,我們怎麼理解失敗等有趣的問題,但不提供解答。

展覽評論---國立台灣美術館【對稱性破缺 超科學·藝術展】

一、關於「主題」:  該展所有藝術創作皆來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所舉辦的「碰撞國際大獎」,受邀參與此計畫的藝術家在CERN實驗室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進駐,與物理學家、工程師、工作人員建立重要的對話交流,藝術家使用藝術語言詮釋複雜的自然物理現象,並呈現其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多數藝...

【王文心設計工作室專欄】《文 . 文具 002》-鉛筆01(基本篇)

作為我們小學最早接觸到的書寫工具,極其簡單的構造,書寫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讓德國詩人歌德寫下「我喜歡握住鉛筆的感覺,它能給我較多的前進動力:因為在偶然之下,我遇見了它,筆桿和石墨喚醒了我夜裡排徊的詩句,排解我的寂寞,我的作品因此而生。」表示他對鉛筆的喜愛與推崇。

如何辨別化石真偽

雖然我沒有常常在更新文章,但之前有些社群的朋友們希望了解化石清修的工作。我任職的時間不是非常長,但基礎的化石辨識能力還是有的。我自己的辨識方式是從實務操作中得來,但即使有大量實作經驗,也不一定可以百分之百完全辨識化石經過了那些處理。接下來以國立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化石廳為例子,跟大家討論怎麼看化石複製品。

展覽評論---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

展覽海報 展覽簡介 目前我們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重大災難 ,COVID-19疫情的衝擊讓世界陷入絕望之中,我們如何面對絕望?怎麼處理我們與災難的關係?或許藝術可以給我們一點想法。這個去年的特展藉由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災難類型,從「天災」發展到「人禍」,甚至時至今日災難混和...

演化論爭議的思想考古

始祖鳥化石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Cast of London Specimen)最近因為興趣使然在GOOGLE搜尋了"進化論"一詞,發現了許多有趣論點的文章。單看搜尋第一頁的任何一篇文章,都可能令讀者對於初中所學的生物學做出質疑,從相當堅定反對...

【王文心設計工作室專欄】《文 . 文具 001》-橡皮擦

每天被疫情資訊猛炸之下,關心世界之餘,自我心靈的沉澱與稍微的喘息是相當重要的。最近為了我這個小小創作空間的文章多元性(上一篇反映相當不熱烈呀),決定和王文心設計工作室小編(老實說就是家人)合作,與臉書粉專同步刊載介紹各式各樣文具的文章跟大家分享文具有趣的細節與部分實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