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習慣很重要, 而令習慣更易養成可能需要的是「彈性」l 彈性習慣

第228天讀後感, 我們培養習慣的時候, 時常因為過度完美主義而抗拒執行, 最後引致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出現, 習慣難以形成, 但是學習過彈性習慣之後就能夠使我們更輕鬆入手。

2022年7月5日
今天所閱讀的一本書名字叫<彈性習慣>, 我們在習慣系列書籍中都聽說過, 當你養成好「習慣」後, 就會變成自動, 自然做的事, 並不會覺得痛苦及壓力, 就像已經習慣了早上刷牙, 晚上煮飯等等, 而每個人都知道所謂的習慣是由時間而累積出來, 可能是連續一個月, 連續半年,甚至需要一年才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
「根據不同研究顯示只要我們每天能夠持之以恆, 普遍只需要半年時間就能夠養成一個習慣。」

因此, 今天的主題重點在於是持之以恆這四個字。
有不少讀者都念過「原子習慣」這本書藉, 作者有提出, 只要我們每天都在身邊放一些提醒, 及做一些提醒的物件, 事物, 去令自己認為要去完成習慣, 就能夠成功, 比如說:把書藉放在自己每天也要用的電腦旁面, 每當我們使用電腦時也要提醒自己需要念書, 或是每晚7時也要穿運動鞋去運動場走一走, 即使不進去也要出去, 這目的就是減低我們內心的成本計算, 讓我們減少給予自己藉口。

而今天的主角<彈性習慣>, 所說的是更具體地把事件分拆及彈性處理, 首先, 他都跟其他習慣書藉所說同樣, 把需要培養的習慣先寫下, (必須少於三件), 比如閱讀, 寫程式, 學英文等等。
第二就是把這些仔細分類, 比如: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知識, 把自己的思維角度擴大, 領悟人生道理等等, 我們能夠把行動分為去書局看實體書, 在家裡看書, 看電子書, 閱讀一些網上文章包括Line, Wechat, 看一些網上視頻等等, 把這些能夠達成我們目標的事情多用更廣闊的方法去完成, 除了減低沉悶的感覺, 還能夠有不同的場境,情境學習, 可以令到我們學習更為深刻, 再者我們能夠不用給予自己藉口而不去「閱讀」才是重點, 例如:下雨天, 工作太累, 要陪伴家人等等, 我們都能夠使用不同的方法, 更廣闊地學習, 就會減少我們斷掉習慣的可能性, 也不會給予自己藉口不去「閱讀」。

這個方法對於我是十分有效, 我經常都給自己藉口去不努力學習寫程式, 現在我可以把它劃成, 在上班「精神時」看有關程式碼的書藉, 而下班「沒精神時」可以看一些網絡視頻教學, 回到家才開始練習寫程式。

而第三個方法就是把習慣分成三個等級, 分別是初, 中, 高階, 而每個階級是根據你當天的能量及能力去做, 比如: 寫程式, 我分為初階 閱讀10分鐘的程式書藉, 中階是閱讀30分鐘的程式書藉,高階則是閱讀1小時的程式書藉。
正如剛剛所說, 每當我們發覺自己沒精神時, 除了可以用更輕鬆的方法去完成習慣, 還可以配合把時間縮短 或是把任務次數縮短來作調節, 目的在於千萬不要停止「習慣」, 必須要持之以恆。

正如上述所說, 除了「量」時間之外, 還可以從「質」方面去分階級, 例如, 先寫一些簡單的程式碼, 閱讀一些已經閱讀過的書藉等等, 都可以令我們不費太多精神去保持習慣。

就像很多書藉都說, 把任務, 事情都切到很細, 自然就能夠從中間更易拿取到成功感, 就能夠更輕易地一步一步成為自己的習慣及成功。

Credit: <彈性習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