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三個故事 帶出我們日常思考的盲點l <逆思維>

第277天讀後感, 這三個故事都能夠讓我們重新思考到底自己是否也是這樣思維的人, 作者華頓商學院教授 亞當.格蘭特 在書中慢慢引導,帶領你學習如何將「逆思維」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2022年8月26日
今天想分享的是三個故事
1)2016年冰島總統侯選人哈菈的故事。
2)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預測結果。
3)彼思動畫製作室的吵架公司文化。

這三個都是很有趣的故事, 令我們能夠反思最會欺騙我們的卻是我們的大腦, 特別是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之下。

1)
冰島總統侯選人哈菈是一位在冰島總統選舉中, 認為自己是跑龍套的人物, 因為她沒有任何相關政府經驗, 也沒有背景支撐, 只是受到一群愛好者推薦她嘗試一下。就連在冰島總統選舉前一個月民調中, 哈菈只有百分之一的支持率, 這也來自於哈菈認為自己只是一個陪跑的角色, 並不「值得」成為總統, 在學術上表示出這稱為冒牌貨症侯群
但正是因此原因令到哈菈缺乏信心, 但是幸好當她看到一些侯選人比自己更不堪, 比如: 間接令2008年冰島發生破產的中央銀行理事長都宣佈參選, 給她一點信心。好笑的是, 這位前中央銀行理事長卻認為破產事情不關他事, 跟冒牌貨症侯群的哈菈完全相反。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得知, 我們應該要找出信心的平衡點, 不應該過份的信心, 使自己朝自負傾斜, 就會失去虛心學習的動力, 也會高估自己的實力, 而失去太多信心,也會變得懦弱, 使我們無法向前。

其後, 幸好哈菈能夠透過自我的懷疑成為一個極度謙遜的人, 對任何一個選民的意見都親自回答, 甚至熬夜開直播, 學會使用Snapchat 去接觸年輕人, 也並未控訴過對手, 從事正向競選活動, 原因在於她認為自己「不會比其他人更好」, 所以變得更謙遜, 最後她在選舉中拿取第二高的28%選票, 完全是1個月前的28倍的成長, 這來自於她對自己的懷疑, 以及成為一個謙遜的人, 並沒有對選民擺出高高在上的感覺, 也沒有抹黑對手。

借用書中的一句說話: 「自負令我們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謙遜是反射鏡片,幫助我們把缺點看得更清楚;自信的謙遜是矯正鏡片,讓我們能克服那些缺點。」
當我們過於自信時, 就會陷入達克效應 —— (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使會難以進步, 所以為什麼我們時常聽到謙虛是人應有的態度之一, 謙虛除了能給我們被別人尊重之外, 更重要的是能夠使自己重新思考當刻的處境及應有的態度。

2)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預測結果, 當時極大多數民調及專家分析都是希拉里會獲勝, 成為當時的美國總統, 而結果我們都知道是特朗普獲勝。
為什麼當時大部分預測結果包括專家分析都是錯誤呢, 這是因為專家及分析,在感情面依然無法面對這件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 當時希拉里的支持者是比特朗普多, 而最後結果選票也看出希拉里支持票是比特朗普多, 但因為州份所佔的票數比例不同, 最終特朗普能夠獲勝。
但是專家會不知道這回事嗎? 並不是, 很多專家是因為受到身邊的人影響, 也會受到政黨關係影響, 讓自己的偏好蒙蔽了判斷力, 而且他們心裡並沒有人想特朗普獲勝。
更重要的是, 當他們選舉幾個月前, 所做的民調是偏向希拉里, 即使在幾個月後會有所調整及改變, 專家及民調機構都難以完全推翻及重新思考是否應該預測特朗普勝率超過50%。
除了其中一位名叫尚皮耶的「預言家」, 他認為特朗普有68%的機率會贏, 在此之外, 還有脫歐公投英國會成功, 塞內加爾的現任總統會輸掉大選等等。

而他能夠成為「預言家」的秘密在於, 他極度公正客觀, 可以隨時推翻自己前一刻所說的想法, 正所謂: 「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這是來自於他希望再次思考, 他們把自己的看法視為「直覺」,而非事實;當作有趣的可能性,而不是加以擁抱的事實,在他們接受理念之前都會先提出質疑, 他們不斷尋找新資訊及更好的證據。 因此他能夠成為真正的選舉「預言家」。
更有趣的數據亦顯示, 最利害的預言家會對每個問題更新預測四次以上, 而一般選手(預言家)只有兩次。

因此, 當我們能夠多常更新自己擁有的信念, 進行更多的重新思考循環, 修正自己的想法, 反而能夠使我們變得更有預測性, 更能夠看透市場, 看透本質, 不易受到自己的感覺所欺騙。

3)
彼思動畫製作室是一間很會「吵架」的公司, 經常會有同事對動畫的造型, 刻畫, 動作等作出討論, 如果我們在外面看這間公司, 會認為他們關係絕對很差, 而且成功的機率不大, 原因在於他們不「友好」, 不「和諧」。正如人類都不喜歡衝突, 因為衝突意味著會有生命的危機, 所以我們為了不想任何人對自己生氣, 留住友情, 節省時間等關係決定讓步, 反而這令到我們的建設性, 創意力下降, 特別是在公司的層面上有所影響。
彼思動畫製作室的一位出色導演, 決定去找一些難相處,不開心又心懷不滿的人去加入自己的團隊, 最後他們經過爭吵贏得兩座奧斯卡, 也使他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和領導者。

原因在於在研究顯示, 當公司的員工, 能夠為工作的任務而產生衝突, 並能夠與人際關係, 私人感情分開, 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環境去連結創意及更聰明的選擇, 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缺乏衝突不等於和諧,而是漠不關心。」, 所以能夠吵一場好架不只讓我們更文明,也能夠培養出創意。

就正如萊特兄弟經常吵架, 而且他們喜歡吵架, 因為他們不是因為生氣才發生爭執, 甚至他們是樂在其中, 從中學得經驗, 所以他們曾說出「喜歡和對方吵。」的說話。這正正是引導出我們人類飛上天的重要原因。

因此, 我們應該要打造出正確的吵架文化, 不而是生怕別人看見衝突, 甚至不讓小孩看見衝突, 因當我們能夠表現出和諧的爭吵, 除了能夠教育小孩不會害怕衝突, 還能避免把事情昇華到內化為自我感情,自尊的水平, 小孩也會更有同理心, 樂於幫助同學。

Credit:<逆思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