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chair
raychair

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水瓶座,幸運地是兩隻橘貓的奴才。

一呼一吸後,可能就再沒有然後⋯⋯

(编辑过)
人的一生不是在於活到幾多歲,而是活出一個怎樣的故事。

Paul Kalanithi擁有令人羨慕的學歷, 一段美滿的婚姻和前途無可限量的神經外科醫生工作,原本等著他是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但是,一個腫瘤便把可塑造的未來成為回憶的過去。由醫生成為病人,讀哲學的他一直都在想死亡是什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情況是死勝於活?如果只挽回部分大腦,足以使心跳持續,卻永遠不能說話,只能靠管子進食。病人僅存無知覺的代謝運作,似有若無的存在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餘生將耗在療養院。這還是活嗎?

有人不想再活多一秒;

有人卻拚命只想活多一秒,抱著自己的女兒,牽著他最愛的人;

有人把生命浪費到99歲;

有人卻把短暫的生命活得無盡和無憾;

有人到死的一刻也沒有檢視自己生命;

有人卻到臨死的一刻也在反思生命的意義,將它寫成書;

有人害怕和逃避死亡;

有人卻檢視死亡,與死亡角力和接納死亡;

最後, Paul Kalanithi 的醫生跟他說:「你去世後,你的家人會心碎,可是他們將重新振作起來,因為你的勇氣會是他們的榜樣。」 其實,Paul的勇氣也是所有人的榜樣。還有,他給女兒這一段傷感和美麗的字句:

That message is simple: When you come to one of the many moments in life when you must give an account of yourself, provide a ledger of what you have been, and done, and meant to the world, do not, I pray, discount that you filled a dying man’s days with a sated joy, a joy unknown to me in all my prior years, a joy that does not hunger for more and more, but rests, satisfied. In this time, right now, that is an enormous thing.

對於 Paul Kalanithi 可能是when breath becomes air,對於他剛出生的女兒則是when air becomes breath.

生與死是如此的接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