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個桃
J個桃

Hi, 我是小桃!這裡是我的馬特市星球,裡頭會有我的正能量語錄,也有我的心情,甚至是成長的過程,人生就像是一場藝術品,每一筆、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原創的過程。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J個桃,可以看見除了文字外的我

自我學習34//害怕中毒嗎,需要先注射疫苗【責任病毒】

在工作狀態中你出現了要麼硬幹、要麼逃跑的狀態嗎?或許你已經中毒了。

今天分享這本書其實我學習了好久,因為實在的深處我的心總覺得他所說的好像都是我的影子,原來沒有探索這本書之前其實都中毒很久了,自己卻不知道。現在這篇就像是給你我注射一劑疫苗一樣,了解一下責任病毒重整工作,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對抗責任病毒得以免疫。

我們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都需要公開地討論這件事情,深入的探討如何進行責任劃分,並且勇於參與到承擔責任這件事情當中,不把做失敗一件事當作是評判,而是一個成長的機會。這時人們才會更願意去承擔責任。圖片來源:攝影師:SHVETS production,連結:Pexels


責任病毒就是在分攤責任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我們很難界定這個界限。如今天在組織中發現一個流程出錯,導致結果並不理想,這時候的你會怎麼做呢?是要麼擔起來責任還是這是與我無關,不論你選擇哪一個這時就是中毒的現象了。

責任病毒的本質機制,就在於我們的杏仁核。大量的行為是被我們的杏仁核所決定的,就是恐懼導致我們產生打或者逃的想法,要麼我就進攻硬幹就是打,要麼是我逃避這就是逃。

  • :就是承擔起爭取全部成功的全部責任,然後既使明知道無望,也要努力抗爭、忽視警告和信號,然後陷入麻煩、無法擺脫,最後導致失敗。
  • :就是盡量少承擔爭取成功的責任,專注於他人而不是自己的責任,感到權力被剝奪、感受到脆弱,從而會導致失敗。

這就像是學生時期大家一起做專案,相信在團隊中肯定會有這兩種人出現過。明明在團隊中,最後的成敗來自彼此,但是總會有一位喜歡擔起整個團隊的責任,反之另一個則是將過錯推向別人,認為今天導致失敗可能是誰誰誰的問題,和自己沒有關係,讓自己逃的遠遠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打或者逃的行為呢?

這來自主導價值觀,其實也就是潛規則,也就是說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很多我們大腦當中的潛規則,我們給自己定下這些潛規則,但是我們不會說出來,卻會按造這個規則來執行,這些潛規則就包括以下這些:

  1. 交流中只贏不輸。這事太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了,就是我們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哪怕你說錯一件事,別人開始給你些建議並且指正你,告訴你說你這事或是這話做的不對。於是你總會在交流當中,對別人說「不!這事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就是我們總會認為自己遇到的情況都是最困難的時候,和別人所遇到的不一樣。所以哪怕他給的指正是正確的,你也會對他說「不!」
  2. 永遠嘗試控制局面。就是我要控制局面,我不能讓局面失控,如果讓局面失控了,我會非常擔心。
  3. 避免尷尬。就是有些問題能不說明白就不說明白,當面說實在太不好意思了,往往導致大量的誤會不斷地蔓延、慢慢的形成一種疙瘩。這種情況我們中國人特別會發生,就是總是很在乎人情,害怕直接講出來會壞了一切,於是會使用諸多的委婉的詞語表達。
  4. 自始而終,我們要保持理智。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希望自己永遠是理智的,所以我們很少爆發出我們的情緒,一但遇到情緒要爆發的時候,我們就會繞開、盡量不用情緒溝通,總是盡量用理性溝通。明明對方說的話已經讓我們很不爽了,卻又不斷告訴自己要理智、要微笑,於是開始轉移話題收斂著自己的不爽情緒。

這四條是我們的主導價值觀,也就是我們在和別人談判、談話的時候的潛規則,也是我們難以跟別人合作的原因。

當我們不合作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選擇:

黑格戰略:是指這事本不該你負責的,但是你挺身而出,你要負特別高的責任,這是我們不願意合作的第一種表現,就是比較霸道一點。你會這樣說「你們都別說了,這事都找我吧,這事都我說的算!」

小而完美模式:當你的領導跟你說了建議或是方法後,你會這樣說「既然你都說行了,那麼我就不管了,那我就負責管好我這一塊,反正不管我怎麼做好像都不行」然後這時你就會給自己的責任界定變得越來越小,你就會用一個花招,叫做「重新定義成功」

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有時候你的領導會用幾場激昂的演講試圖調動起你的熱情與動力,而那裡再投入大量精力或是心血想從工作的到滿滿成就感時,興高采烈的向領導匯報你的進度時,你的領導可能什麼話也沒問你的,就直接跟你說這是不行,你必須要按造他說的什麼什麼方法去執行,這時候你就會覺得原先你那些願意付出投入、願意改變世界的熱血沸騰、充滿幹勁的活,因為最後好像什麼事都是領導說的算,自己付出的努力也不算什麼。這時你就會重新定義工作的成功,把自己的責任範圍越畫越小,此時的你可能更害怕犯錯,更是被動的接受領導給你的任務,而你卻按此循環不斷的將自己的責任變得更小。

如果當一個組織被責任病毒侵襲時,會導致有什麼樣的危害呢?
  1. 侵蝕真誠而富有成效的協作能力,這就像是上頭舉的例子一樣,當在這個時候大家要麼有力不使,使不出來,不願意使勁;要麼根本就是勁不夠,卻還要承擔更多責任。這個會導致團隊協作上出現很多問題,而且會產生大量的摩擦、不高興甚至是生氣。
  2. 影響與其他公司、客戶和供應商的合作。這會導致使彼此互不信任和誤解加深。原因是如果你要分擔責任,你就會分擔控制權,而當要分擔控制權時就表示打破保持控制這條原則。如果你要分擔讚譽和回報就是大家說你的好,這就是你的成就,那麼這時的你就要分擔只贏不輸的責任,這時你可能就會把你贏的部分交給別人,一但深度溝通之後就很難保證避免尷尬,若你的情緒波動就很難保持理智。
  3. 使決策能力萎縮,就上一個例子來說如果在你上頭有一個十分強勢的領導,每件事都是要按造他所說的去做,這時候底下的人決策能力就會萎縮,同時也會導致整個組織匱乏創意與生動力。


責任病毒免疫工具(一):結構化決策流程

在了解這些危害之後,我們的疫苗就開始要起作用了,也就是我們該如何解決責任病毒呢?

這裡作者給我們「推理階梯」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加以練習和應用哦。人和人之間選擇不同,是來自於推理的不同。所以這個推理階梯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推理階梯的分叉是從數據開始。

第一步:選擇數據。當我們對某件事敏感的時候,我們要選擇數據和他人不一樣。

第二步:詮釋數據。這個數據說明了什麼,需要加入自己的觀點。

第三步:給數據命名。這個數據我們稱它為什麼?

第四步:對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評估

第五步:達到行動,決定怎麼做?

例如因為最近營收下滑,要推出一個促銷方案。而在進行會議的時候,可能有人會提出買一送一的優惠,或是滿額折扣的方式來進行,這時我們就要去找數據。這個數據可能是不同年度月份比較,或是近期因為天氣因素有某些不一樣數據可以佐證。

這時我們就要將這個數據加入自己的觀點,可能來自於自己的專業或是經驗。例如可能往年在報稅的時候營收都會下滑,但是去年在同期做了買一送一的優惠營收有提升10 %,但今年因為環境跟天氣變化劇烈,我建議可以不要做一個長時間可能是單一月份,可以按造指定日期如週末,依天氣可能是晴天或是雨天,分別做不同的促銷方案。而我給這個方案取名為天氣促銷。然後按造這個邏輯去進行測試評估以及分析這個情況是否可行,最後經過一系列的評估跟測試後,大家認為這方式可行,因為在執行前都評估過而且也想過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方式了。那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這個方案要怎麼做。


在進行推理階梯之後,就進入結構化決策流程

第一步:形成選擇。在進行決策處理問題時,我們至少兩個互相獨立或許能夠解決問題的想法,若在一個團隊中只有一種聲音是不利於決策的。

第二步:頭腦風暴,找出可能的想法。關於頭腦風暴這詞可以參考這本【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頭腦風暴有一個原則是歡迎一切想法,頭腦風暴不代表決策而是在於擴展邊界。

第三步:規定選擇。就是當我們從頭腦風暴後得許多想法,就是我們要完成這件事,必須得滿足哪些條件,若是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就排除掉一系列不符合建議。這步驟就像你拿起篩子,架設門桿的篩子把不符合篩掉。

第四步:確認決策障礙。當我們挑選出合適的想法後,還沒完呢!就是要讓大家提難以實現的條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嚴苛地討論所有想法,這一個步驟當中千萬要注意,把觀點和人分開。在這個步驟中歡迎最嚴苛的人,就是你夠想到最糟糕的、最難實現的東西。這個是一個工具,稱為「反向工程」就是說我們必須得能夠找到,這個充足的條件和保留意見,然後把這個想法限制死,讓那些對這想法最懷疑的人說話。

第五步:設計有效的測試。我們不知道這樣做會有怎麼樣的效果,那我們能不能小範圍內測試一下,如果這測試能達到某一條件,我們就認為這個條件可以滿足,反之則不滿足條件。

第六步:分析。拿上一個步驟的測試結果分析,鼓勵那些最懷疑的人來做分析。

第七步:做出決策。從各種不同的平行維度來思考同一個問題。不要迴避矛盾,也不要想辦法把同一類人歸類在一起,這些都是責任病毒的表現方式。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讓大家能夠按照這種結構化的流程,即能尊重他們的潛意識、潛規則,同時又能夠讓大家達成一致的結果,這一個過程雖然費時、費力,但是能讓的大家有參與感、責任感,更願意幹活!


在認識結構化決策流程後,整個決策流程的順序該如何做?

決策流程設計的原則:

一、把觀點和個人分開,這件事當中沒有個人的輸贏成分。你要知道在團隊中有這麼多不同的觀點是件好事,而不是說這個觀點贏了就代表你贏了、代表你聰明。要消除這種用觀點代表人的特點。

二、允許測試,可以發言。在所有觀點中,不知道是可行還是不行我們都要允許可以做些測試的行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障大家只要有任何疑慮都可以提出。

三、兼容並蓄,不論多古怪。

責任病毒免疫工具(二):改變框架

框架是指腳本化、隱喻的概念,人們都活在隱喻生活當中,而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框架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

在前面四個主導價值觀中,交流中只贏不輸、永遠嘗試控制局面、避免尷尬、自始至終我們都要保持理智,在這四個主導價值觀中,我們可以將這些框架改成:

  • 我有大量的數據和經驗,但是我並不認為自己全知全能,我聽到別人有更好的建議或想法時,我願意聽一下。
  • 對於其他人可能看到我所未見的事情,這可能有益於我的理解。在盲點象限中,我們有很多盲點是自己看不到的,而其他人未必是無知的、未必都是存心不良的、其他人有可能有很多善意的提醒、有很多建設性的東西。在現在的任務是運用集體的智慧,使我們做出最佳的選擇。

這個改變框架的部分我覺得很重要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當我們把其他人都當作是合作者時,會讓自己的朋友越來越多。

這裡有一個五分鐘測驗,不妨每天都試試唷

「給自己一個機會,軟化一點,對他好一點、相信他一點、給他一點權力、給他一點責任,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人就變化了」這心態的轉變肯定會讓我們多擁有幾位朋友。


責任病毒免疫工具(三):責任階梯

我們如何和下屬談話,或是如何和上級談話,能夠把這個責任分派的更清楚,讓我們在面對出事後雙方不是急於推卸責任,責任階梯的核心是要調動大家的參與感和責任感,是共同承擔責任且具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責任階梯分成六級,接著我們將從底層逐一往上。你同時也能回想近期發生在你生活中的事,自己處於哪一個等級,能不能再做得更好呢?

  • 責任階梯等級六:把問題推給對方。當遇到事情後,你會把問題推給對方並且擺出一副無助的樣子,這層級的特點容易表現出「就是我決定不負責任何事情,這是你來幫我做」這是逃跑的狀態,表現出我不行了、我不幹了
  • 責任階梯等級五:請對方來解決問題,自己從旁學習。這個比上一層雙手一攤來得好,還有主動學習的能力。請對方來解決問題,但是你一定要在旁邊觀看和學習,以保證自己下次遇到時,可以自己解決。這一層級會表現出「願意承擔責任」。
  • 責任階梯等級四:請對方把問題結構化。你向對方描述問題,並請對方將問題結構化,也就是讓對方給你提一些建議。你會表現得出「你希望對方幫忙,但是你更願意參與,你完全沒有放手」
  • 責任階梯等級三:請對方在你提出的想法中做出選擇。這時的你更具支持性,因為你已經把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想出來的,這層級的你更願意做這件事。
  • 責任階梯等級二:向對方提出幾個想法並建議採用哪個。這個比上一個層級更厲害些,代表著這件事你大概有這麼幾個想法,你做過評估和分析,並表示出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可能更好。
  • 責任階梯等級一:考慮各選項並做出決定,然後通知對方

在這六層階梯中,目前的你屬於哪一個階層呢?往上一個階層你還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呢?

通常下屬們要承擔一些新的責任的時候,他們會感到緊張會面臨左右為難的局面,他們可能會這樣做:

  • 掩飾緊張情緒並接受任務,努力投入工作但可能會失敗。
  • 他們會承認自己緊張,被別人視為沒有能力的人並被排擠到一邊去。

如果他們想讓麻煩來的晚一點,他們很有可能會選擇前者。如果他們想表現出自己的緊張,並且希望可以得到別人幫他們做出決定時,他們就可能會選擇後者,就會表現出我什麼都不會,不然你來做吧

利用責任階梯可以讓下屬舒服點,可以讓他們參與對話。而身為領導的你也要學會壓制住自己的主導價值觀。這樣的交流能使下屬能承擔與其能力相一致的責任,而上司則會更有信心,也能平衡好自己的責任水平。

責任病毒免疫工具(四):重新定義領導和追隨者

過去我們認為領導單方面承擔責任,追隨者被動接受、服從,不要添麻煩。現在我們要學會調整成為:

領導面:領導成為更加開放的定義
  • 把單方面的劃分責任,變成通過對話來劃分責任。
  • 能不能把承擔過多的責任,變得依據能力來劃分責任。
  • 把承擔過多責任而不容爭辯變成責任劃分可以討論。
  • 把自己檢查自己的表現變成公開檢查表現。
追隨者面:
  • 把單方面的劃分責任,變成通過對話來劃分責任。
  • 把放棄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變成根據能力來劃分責任。
  • 把放棄責任而默不做聲變成責任劃分可以討論
  • 把自己檢查自己的表現變成公開檢查表現。

通過能力劃分責任,責任劃分可以討論,公開檢查表現在這個過程中,追隨者和領導者其實有著本質上一樣的部分,就是我們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都需要公開地討論這件事情,深入的探討如何進行責任劃分,並且勇於參與到承擔責任這件事情當中,不把做失敗一件事當作是評判,而是一個成長的機會。這時人們才會更願意去承擔責任。

最後,也是最珍貴的禮物

如何避免逃避責任的七個步驟

  1. 設想旅程的終點:當你要逃避事情時,你設想一下五年後這個組織或是我的人生會有什麼改變?
  2. 重新看待另一方:不把對方視為一個笨單、視為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給對方貼標籤,雙方都要改變對對方的看法,要知道雙方都是希望公司好的,所以雙方一定都是在努力著做一些讓公司好的事情。
  3. 挑選一個急於解決的問題:眼下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這一個練習的機會練練上面的方法,不斷練習優化。
  4. 進行一次責任階梯談話
  5. 用結構化決策工具來緩解壓力
  6. 行動和反省,做完之後要反思自己做的好不好。
  7. 不斷重複以上六個步驟,把前六步不斷重複一次,慢慢讓自己變成一個善於和別人溝通責任的人。

這一篇幅實在有些長,但是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運用。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人教會我們要如何應對責任,只有在我們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後,才學會從傷口結痂後慢慢的修正的成長,那也是來自於我們對於自己的期望是可以應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讓每一次都做的更好、更成長,而這本書的工具與方法,讓我們有系統與邏輯。

責任不是評判的依據,責任是我們做事的機會、學習的機會、進步的機會,這樣我們才會更願意主動地去承擔更大的責任。


📚今天學習:【責任病毒】

🙎‍♂️️作者:(加)羅志・馬丁(Roger L. Martin)

⏳以實戰聞名的商學院教授,全球Top50商業思想家之一。他對管理界的貢獻主要在於,提出了足以改變公司領導者思模的兩個創新理論,一個是整合思維,另一個是設計思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