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irednymph
Retirednymph

故事一个个。

印度故事集 - 度假你去想那麼多

小旅館裡只有對著遠山的一面,天滿滿的黑了,山裡的酒店燈一片片亮起來,由於是在著名的印度,瓦數不高,電壓不穩,故不刺眼。像是家裡燈光那樣溫暖而有召喚和安撫的味道。近處是本地人的住家,邊角的磚和鋼筋都裸露著,像是隨時可以繼續建設下去,加出新的一個房間什麼的。

看得到頂層的陽台,細細用小燈泡繞出一隅,有些節日的味道,這像是一個細心的父親,為小女兒做的事情。那裡長期有一個狗趴著睡覺。

每天晚上和鄰居就坐在門口看隔空的這些風景。

下午就打過照面,都有直覺這個地方清潔寧靜,適宜休整,彼此鼓勵著不停從衛生間端出一批又一批衣服,晾在陽台上;臟衣服像是個比喻,不處理,生活就無法繼續。

之後我去了一家叫加德滿都的小餐吧,端momo和姜茶給我的男人來自達蘭薩拉,也不急上菜,慢悠悠聊天,問我這裡和中國的藏區有什麼不同,我老實說這裡外國人多吧。

“為什麼這裡外國人多呢?”

當然是因為這裡自由咯,他們胡鬧,也沒見幾個人對他們皺眉頭。我這麼想,卻含蓄的沒有直接回答,我說,是啊,你覺得為什麼呢? 

“因為這裡有自由啊。你們中國是沒有自由的。”

店裡來了三個以色列人,一律嬉皮的樣子,光腳盤腿坐在沙發上,抱怨店裡的可樂不夠冰。——停電了。達蘭薩拉的男人冷冷的告訴他們;他正忙著給我的臉書點贊,並稱贊我是一個很真誠的人,原意和他交朋友。

“你和別人不一樣,可有去過達蘭薩拉?”


流亡

流亡者的城市達蘭薩拉。馬納麗旅館的人聽說我去那裡,就說——你是佛教徒吧,佛教徒多好,他們很高興為佛教徒把行李運上高樓,拼寫下自己家鄉的名字,再恭謹的合什告別。

不遠路途辛苦的朝聖者總是被尊重的。要不一個旅人,去達蘭薩拉那樣的地方,又是為什麼呢?

列有個很大的流亡者市場,熟悉的人群在那裡賣些工藝品,毫無誠意的工業化製作,市場外牆上是巨大壁畫,一邊講愛和慈悲,一邊講列城對流亡者的包容——他們從未真正融入過;所謂的包容,也有蹊蹺,必須被塗到牆上,以證明其確然存在。而印度當地主流報紙,正借選舉,抨擊當屆政府的「過於包容」。

旅行前看過一些遊記,說到流亡者收集支持者簽名的事情,記錄這件事的台灣妹子點評,「毫不猶豫簽下大名」,「這麼清楚的事情,哪裡需要左想右想呢。」

我當下覺得自己確實還在左想右想,哪有「清楚」可言。

狗就躺在我們腳底下,不小心踢它幾下,也並無反對的樣子,只是痴痴等自早餐就開始縱容自己的遊客們能漏下些殘羹。即使只是短暫的目的地停留,當下通信手段的便捷,也讓我一路不乏有趣的用餐夥伴。重見長途車上的夥伴迪婭,都覺得很是親切,共同完成一個潦草的艱難的任務之後,得到休整回歸狀態,在美的地方享用好的食物,分享對當下的體驗,簡直像是兩輩子才做到的事情。

迪婭講起自己的父母來自不同種姓,她從小就被告誡,不要告訴任何人。這就是印度,她說。

又講到她對部落人們的採訪,族長回答到一半,警告她快換上長袖——遮起手臂,不然我會想要對你不軌。

這就是印度。

自由也是印度,民主也是印度,超脫深邃的,和失去靈魂的,都是印度。

自然我的國家,也是如此的複雜,做任何的判詞,都嫌草率和武斷。

我們講起東北部山林里的印度毛派,每家每戶都貼著外國領袖的頭像。西藏也是如此習俗,我想起文部那裡人們把宗教人物和去世幾十年的領袖頭像,恭敬的並排高掛,這時候怎麼去定義什麼是政治,什麼是宗教,什麼是生活。

“如果視現代文明為一種病的話,當然停滯在一百年前的淳樸可能是值得尊敬的選擇,但大部分人選擇的新秩序,也並無罪惡之處。我並不能理解流亡者的憂愁和驅動到底在哪裡。”

“你這麼想是因為你把他們當作中國難民。而他們實際上認為自己是拉薩難民。”

生來並無選擇的立場幾乎是許多人的全部;這些立場,在被另一立場的人,揭破隱含的對立面或者另一種可能性之前,是穩定如唯一真理的存在。


“我在考慮換英國護照。”迪婭說。

這又會是一個複雜的情況了,究竟人能有多大程度的勝算,面對這些關於選擇,關於沒有選擇,關於割離掉一項,又一項所謂的真理,太難,我總在左思右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