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
小米高

歲月不留痕,人生是否只是一幕幕無聊的鬧劇呢? 日復日的生活,是否真的是生活呢? 每天戴著面具的日子,累透了。 真想放棄一切,過一些漂泊的生活,就好像 Windflower 一樣...... 但是,無根的感覺,我又是否能承受呢?

回歸十周年(或更早之前)系列

我的電腦年代演變

中學年代,我擁有第一部個人電腦。當時,面對著陌生的指令,設定autoexec.bat 及 config.sys,微調QEMM等等,也夠我忙碌。

後來朋友借來的遊戲,「破壞神傳說」,玩得不亦樂乎,為求過關,通宵達旦。從此知道,角色扮演遊戲(RPG)就是很花時間的遊戲,之後就很少玩,主要玩動作遊戲。

然後,流行BBS,modem 速度 9600 / 12800 / 19200,利用電話線連接到其他人的電腦中,開始有少許互動,但我都主要是下載軟件,亦有和個別BBS主人做朋友,還記得他給予了我很大權限,那大概是可以下載很長時間之類,他還介紹我到他的公司做兼職。

入了大學,面對多種不同類型電腦,玩得深入淺出,亦要利用電話線telnet到學校做功課。那時開始互動的討論--新聞組、talk程式,都在校園內和同學對話。奇怪的是,當人見面時總沒有那麼多話題,反而在電腦中卻talk到三更半夜。後來才知道,那就是互聯網的雛型,純文字的交流。但回家時長期佔用電話線,會被哥哥鬧,因阻止了他和女友談心。

後來,有瀏覽程式的出現,大家紛紛學習HTML語法,當時我已預計到將會有編輯器可代勞,不必去學。

自互聯網開始流行時,亦是小弟由校門踏進社會的階段。申請一個hkstar賬戶,就可用電話線連接上網。後來就轉用了CTI。

我都用了撥號上網很久,直至寬頻比撥號便宜。因此,以前在互聯網的交流,都主要在telnet的BBS和新聞組,因為可減少圖像下載的等候時間。

然後,大勢所趨地轉用寬頻。沒有了時間=金錢的限制,開始了上網成癮。開始編寫網頁,發表意見,並在討論區、聊天室消磨了多少光陰。

討論區和新聞組的討論是多元意見的反映。個人來說,我寧可分享,亦不願針鋒相對。一樣米養百樣人,有時對於自己不認同的觀點,說一說,笑一笑,就OK了。我才不會這樣蠢,跟隨著別人的頑固來過生活。亦可為自己貼金,說句雖然我不認同,但都尊重你的見解云云。

寬頻近來大加價,本想借力截掉寬頻,戒一戒上網成癮。唯又是敵不過互聯網的花花世界。

有一位網友曾對我說,網民大都有點奇奇怪怪,所以都開始避免在現實相見。如今我都相當認同他對網民(包括他自己和我)的見解。

我知道做人要平衡,也要分配時間給家人,到戶外走走,接觸大自然與陽光,那才不會只「在發聲機器面前笑著忙」。我深信,做到這種平衡,才可以擁有明朗精神的健康。

寵物情緣

回顧童年,養了不少生物,之前我亦有一一寫過,在這裡我只寫回歸十年來的寵物--黃仔。

人長大了,基本上沒有飼養寵物的衝動,亦懶得為牠們打理。但很多人都知道我家裡有一隻惡貓,究竟為何會收留牠呢?

起源來自於以前的女朋友,認識她的時候,她養了十多年的老貓剛剛死去。之後就沒有再養寵物。她心靈空虛,很希望養一隻大狗,與牠相擁而睡。無奈她住所地方淺窄,因此她只能屈就,再次養一隻貓陪伴。

我們去過愛護動物協會裡挑選,也到過元朗的保護被遺棄動物協會裡挑選,可惜都揀不到合適的。

有一次我們到長洲踩單車,在一間小商店門外,有一個鐵籠,籠內有隻小貓,深淺黃虎紋色,是我喜愛的顏色,籠頂掛著一個大的「送」字。於是我們便向店員詢問詳情,那大嬸說那是一胎生一隻出來,很矜貴的。我們說踩完單車再來拿走,大嬸說要先「封利是」給她--五十元。

心裡咕嚕,不是說送的麼?不過五十元也不過分,於是就給她。坐船回程時,懷中已帶著一隻小貓了。後來才知道,風俗上貓狗是不會白送的,一定要以利是回禮才符合習慣。

有小貓就有樂趣,牠很活潑頑皮,但總愛咬人。可惜上廁所習慣尚未弄好,經常在女友家裡四處便溺。女友父親討厭牠,敕令要牠離開。無家可歸的小貓,唯有暫時寄住在我家,等候有心人收養。

初時小貓在我家,也有亂撒尿,但慢慢牠都找到適合去處,而我爸爸亦由反感,慢慢變成愛上了牠。儘管經常罵牠,但仍有時抱起牠逗趣。由起初我負責購買貓糧,漸漸地我爸爸亦細心為牠挑選糧食了。

不用再替牠找新主人了,就把牠留在我家。後來,女朋友離開了我,小貓亦已變成大惡貓,經常咬人及抓傷人,但我和牠亦漸漸懂得互相尊重,我不犯牠,牠不犯我。

貓是愛清潔的動物,令到我不用怎麼理會牠,牠會自行清潔,沒有臭味,只須清潔便溺便可,很適合我這種懶人飼養。

我和牠向來不咬弦,由於我一向不餵牠,牠亦對我毫不尊重。但前幾天我和黃仔首度合作,默契非常,人貓合一。

那晚我突然發現有隻大曱甴在廁所門框,我用橡筋彈它,它躲了入雜物中,我再用梘液逼它出來。那時我叫黃仔幫手,牠一如既往地不理會我。然後曱甴被我逼了出來,黃仔發現了它,曱甴向我飛撲過來,黃仔就在下面凝視著,我繼續用橡筋彈它,然後就不知道飛到甚麼地方。

我看不到的,黃仔就看到。牠守著鞋盒旁邊,企圖抓弄入面,我替牠搬開雜物,牠就逼了曱甴出來,一閃又不知所蹤。黃仔又看到曱甴,在大門的底下。曱甴鎮守這有利位置,可左右逃跑。黃仔行左行右,不知如何弄它出來。當時我十分信任拍檔,看到黃仔守在右面,我就在左面用拖鞋趕曱甴,曱甴走向右邊時,黃仔把曱甴用重拳拍了兩下,可惜貓的天性,就在地上將曱甴撥來撥去來玩,不去殺死它,曱甴又再次伺機逃走。走到一個難以再趕牠出來的位置,我放棄了--但黃仔就在那裡緊盯著,留守到明天。

雖然殺不到曱甴,但卻增加了我和黃仔的默契,感覺上彼此關係亦進展了。

人生的五個球--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

工作

在過去十年,我的工作出現了奇怪的改變。中斷了六年的IT生涯後,借著911、沙士之勢,失業了近三年。失業期間,一個概念就給了我支持:在失業期間就好好享受閒暇生命,在工作期間就好好忙碌賺錢,那大概是活在當下的道理。然後,現在在做著與IT不相干的工作。工資是大不如前,亦算是能糊口,不過卻更能享受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

我由始至終對工作亦不是很熱誠的人,我深深知道,在人生的五個球中,唯一不會被打碎的就是工作,其餘的球掉在地上就會碎掉。

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情況亦算尚可。到醫院也只是探望朋友,亦鮮有機會看醫生。我傾向自然療法,感冒傷風就請假休息,睡覺喝水,有時也喝喝中藥沖劑,但西藥就少吃了,到目前還死不了。

除了會喝酒把身體弄壞外,我也會做運動把身體弄好,身體也可能在投訴我在搞甚麼鬼。其他要約人訂場地的運動就很麻煩,所以我還是最愛跑步,方便簡單。我家附近有個海濱公園,我很喜歡在那裡跑,一邊跑一邊可以欣賞海景、吹吹海風、看看情侶的調侃,出了一身汗後感覺良好。可惜那跑道因修葺而停了近三年,到最近才重開。我亦趁它尚未再掘爛時,把握機會多跑一些。

家庭

我的家庭結構簡單,母親早已離開,哥哥搬了出外,現在只剩下年老父親與我相依為命,當然尚有黃仔在走來走去,亦算是家庭成員之一。幸好父親是個不囉嗦的人,思想亦算追得上時代,脾氣亦在退休後變好,他給我的自由度極高。

家境不算富有,兩個男人住的窩,不要期望會很整齊,而我又屬於環保分子、重感情的人,有回憶的東西不捨得丟掉,沒有回憶的東西就看看能否再用,因此我亦資格高唱何韻詩的《光榮之家》。

朋友

我對待朋友的態度,就是真誠待人,盡量看別人的優點,原來這跟交友眾多的黃霑看法差不多。當有朋友需要我幫忙的時候,能幫到的我都會盡力去做。這個社會就是靠互相幫助,人間才有溫情。假如常常對朋友找碴,集中只在看別人的缺點,就會忽略欣賞每一個人,自己亦變得不可愛。又或者,對待朋友也要互相欺騙,企圖從中獲益,就算得到全世界,失去了誠懇的友誼,那又有甚麼意思呢?

看書剛剛看到一段十分有意思,就是形容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時刻只有一個--現在。它是重要的,因為這是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唯一時間。最重要的人是與你在一起的他,因為沒有人知道他是否會與其他人交往;最重要的使命是對他行善,因為那是人類這一世的唯一使命。」(托爾斯泰《三個問題》)我想,文中的「他」,就是我的朋友了。

靈魂

靈魂大概有兩個意思:一是死後仍然存在的力量,二是自己的心靈力量。我不相信前者,認為人死如燈滅。跟前文一樣,我的靈魂就是盡量令身邊的人得到快樂,以有限的力量去燃亮這黑暗殘酷的世界。本著這個核心,縱使我沒有甚麼道德枷鎖,卻能將心比己地不加害於別人。

我明白由於資源有限,生存就必須直接或間接地推開別人,以擠出自己的地盤,可能導致別人某程度上的傷害。正如每天的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也有生命。我為了維持自己生命,也無奈地要吃下去,我亦只能盡量對得住自己的良心--「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我很醜 可是我有音樂和啤酒(Part I)

我熱愛音樂,當然屬於很深的鑽研是談不上,但接觸也尚算廣闊。

小時候就單純地聽粵語流行曲,主要都是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陳慧嫻等。在中四五的時候,有人介紹我聽老牌歐西歌曲,感覺很溫暖細緻,音樂很動人和真實,不想粵語流行曲般太電子化和粗糙。

到中六七,同學介紹我聽搖滾音樂,就這樣一下子把抑壓著的年青激情釋放出來了。我們四位同學,更一起組織樂隊,放學後往附近的琴行Band房玩,玩著其他樂章、或自創音樂。後來慢慢接近重金屬,最有感覺就是Metallica,當然其他Gun 'n Roses、Nirvana等也有接觸。面對眾多外國勢力,那時候的Beyond就暫時放在一旁了。

在另一極端,我亦很喜歡靜靜的民歌(Jim Croce 等),還有其他如鄉謠(John Denver 等)、藍調(Gary Moore等)。讀大學時亦會下載一些互聯網上流傳的樂譜,自彈自唱一番。離開校園剛上班時,手裡有餘錢,就會到樓下的KPS買CD,這些都是我的回憶。

另外,其他音樂如粵曲(紫釵記之劍合釵圓最有感覺)、音樂劇(最愛Andrew Lloyd Weber的《Phantom of the Opera》)、俄羅斯民歌(如三套車)等,都影響著我。

以前為了要唱卡拉OK,都會有時update一下現時的流行曲,畢竟我是屬於這個年代。無奈時下流行曲的真是變得太快了,有時到卡拉OK,打開熱唱榜,就是一連串陌生的歌名,目定口呆之感,更惶論是「新歌推介」吧。

最討厭是單調而無生命的跳舞音樂及電子音樂,玩Band熱血時也不喜愛爵士音樂,但現在隨著年紀老邁,已變得不那麼討厭爵士了。

我很醜 可是我有音樂和啤酒(Part II)

*注意:本文涉及飲酒,敬請留意

我喝酒的歷史很長。自從八、九歲起,家人就餵我飲少許白蘭地、啤酒、食/飲他們自製的糯米酒,連已發酵糯米一起甜甜的很好吃。記得有一次我「吃」醉了,醉臥床上睡了一會,就把飯嘔了出來,那次就是我生平第一次酒後嘔吐。

上到中學後,開始了這種惡習。家裡以前有些VSOP、白蘭地、威士忌等的存貨,都被我慢慢品嚐清光。我嘗試自行把威士忌加可樂,味道很好。由於通常都在家裡喝,醉後就倒頭大睡,暢快非常。

後來還是覺得啤酒比較適合我,因為我「熱底」,啤酒清涼的性質,喝後不會熱氣,而且價錢便宜,酒量亦容易掌握。其次就是竹葉青加冰,口味一流。最討厭的就是紅酒了,因為喝的時候不易醉,但知道自己已夠時又太遲,以前有同事說紅酒的「後助力」很厲害,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味道又不好。

酒多傷身,此言不差,首當其衝就是我的腸胃。有時醉後,明天就會十分肚痛、拉肚子。假如醉後立即睡覺,明天一早就開始頭痛欲裂,頭痛就延續一整天,解決方法除了是不喝酒外,就是醉後不要立即睡。

另外,酒醉影響心情。大醉後約48小時,心情就會很低落。假如捱不過又再喝,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我想,「酒入愁腸愁更愁」就是形容這種效應。

既然知道有這麼多壞處,為何又要繼續飲呢?我都說不出理由,大概是在很多時候、場合、心情,都可以喝酒。開心的時候,舉杯盡興;不開心的時候,「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亦是社交的潤滑劑,酒後一班人說話時會放一點,但太醉時人就會胡言亂語。

我覺得我距離酗酒還有一段距離,我曾嘗試近一個月不喝酒也可以,其實又沒有甚麼斷癮徵狀。不過,現在隨著年紀漸大,都是時候喝少一點、多做點運動了。我亦奉勸各位:淺酎即止。

2001年歐遊之旅,在往希臘小島等上船時,從別人的耳筒中聽到久違了的Metallica音樂,然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咖啡店門外,神智不清地聽到有人拿著結他在彈奏Pink Floyd的《Wish You Were Here》,想著這刻想誰在我身邊,這些都最令我感動。除了這些,還接觸了眾多外國人談論的Bob Marley,和在西班牙盛行的非洲鼓音樂。在我失戀時,Bob Marley在我耳邊輕唱的《No Woman No Cry》,亦助我渡過這個人生難關。

現在的我,聽聽陳奕迅、何韻詩、鄭融等,偶然都找到一些好聽的。

-- 2007/8/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