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 seh seh

世界走走|她的故事與妳同行

039 |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今天世界走走陪你一起窩在家裡工作:在家上班優缺點 / 疫情結束後可能的主流工作型態 / 年輕勞工與年長勞工在疫情結束後在家上班的意願差異。
作者:廖綉玉
(原文發佈於2021年6月28日)

台灣的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已實施超過1個月,​許多人逐漸習慣了在家工作的生活,有人認為這種工作模式更有彈性,但也有人覺得工作與生活的界線變得模糊,工時甚至變長了。

「在家工作」成為許多台灣人的新常態,但國外的人們一年多來早已習慣這種工作方式,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資訊」(IDC)的數據,美國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超過一半的美國勞工在家工作。

隨著歐美逐漸解封,早已習慣在家上班的人們對未來工作型態的想像與期待已與疫情爆發前大不相同。

優點

有人認為在家工作有諸多好處,包括節省通勤時間與費用,工作時間的安排也更有彈性。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布魯姆教授(Nicholas Bloom)今年1月的研究,員工願意減薪8%換取每週在家工作2至3天。

去年10月,根據美國視訊會議設備公司「貓頭鷹實驗室」(Owl Labs)與美國研究顧問公司「全球職場分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合作的一項調查結果,美國員工在家上班的話,每個月可省下248美元(約新台幣7005元),77% 的受訪者表示在家工作讓人感覺更快樂了。

美國雲端團隊工作平台Slack顧客體驗部門副總裁瑞爾(Ali Rayl)透露:「我們的許多員工都說,『我睡得更多了』、『我更努力運動了』、『我吃得更健康』、『我更認識鄰居了』,人們真的喜歡回歸生活。」

許多人認為在家工作的其中一個好處是節省通勤時間(Corey Agopian@Unsplash)

缺點

有些在家工作的人覺得,這種工作模式讓工時變長,參加的會議越來越多,但工作效率並未提高,而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難以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

美國網路媒體「Vox」報導,比起疫情爆發前,人們在疫情期間每天使用Slack的時間增加了1小時,共達10 個小時。Slack表示,人們在該公司平台積極工作或交流的時間增加30%,達到每天110分鐘。

英國週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一項研究調查一家亞洲科技公司1萬多名員工在家工作的情形,結果顯示員工的總工時比疫情爆發前多了30%,正常工作時間之外的工時增加了18%,但產出並未成長。

學者分析員工花在「合作時刻」(定義為各種會議的時間)與「專心時間」(不受電話或電子郵件干擾,可專注於工作的時間),發現儘管員工在家工作的工時變長,但與疫情爆發前相比,員工的專注時間更少,他們的額外時間都被會議佔據了。

此外,有孩子的員工每天比沒有孩子的員工多工作約 20 分鐘,這意味著他們的生產力降低較多,這可能是因為照顧孩子的責任而分心了。

這些對員工來說似乎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拿到加班費,而且儘管省下了通勤時間,但這並未抵消開會額外耗費的時間。

這些都會影響生產力,而且通常讓勞工感到筋疲力盡。根據美國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1月的調查結果,54%的人覺得在家工作時工作過度,39%的人表示自己筋疲力盡。

後新冠時代的主流工作型態—混合工作模式

隨著歐美國家陸續接種疫苗,逐漸解封,人們已經開始摸索後新冠時代的工作模式。許多專業人士質疑是否該回到先前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今年2 月,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發布一項調查結果指出,一旦防疫的種種限制解除,44%的美國勞工比較喜歡在家工作,39%的人希望回到辦公室上班。

美國辦公室管理軟體公司「Envoy」調查發現,近一半的員工表示,如果疫情結束後,公司不提供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亦即每週可選擇數天在家工作),他們就會離職。「Vox」指出,混合工作模式將成為未來主流。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佛瑞斯特」(Forrester)資深分析師海威特(Andrew Hewitt)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預計60%的公司將提供混合工作模式,30%的公司將要求員工全面回到辦公室,10%公司將讓員工完全在家辦公。

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5月初宣布,疫情結束後,員工可以選擇混合工作模式,每週到辦公室3天,另外2天的上班地點不拘,此外還將允許一些員工選擇完全在家上班。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國際知名商業心理學服務公司「邁爾斯-布里格斯公司」(Myers-Briggs Company)思想領導能力主管哈克斯頓(John Hackston)透露,公司提供「在家工作」的選項已成為招募人才與談判的籌碼。

年長者傾向在家上班 年輕人較喜歡進辦公室

許多人認為,疫情結束後,熟悉視訊會議等新科技的年輕人比較希望繼續在家上班,年紀較大的人可能傾向進辦公室。

然而,有趣的是,根據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對在家工作的勞工進行的研究結果,40 歲以上的勞工表示他們比較希望繼續在家工作,40歲以下的勞工比較希望回到辦公室。

年輕人覺得在家上班讓他們錯過與年長同事一起工作時可獲得的指導與軟技能(例如溝通能力與說服能力等),巴克內爾大學教授、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阮艾迪(Eddy Ng,音譯)向「Vox」表示:「他們(40歲以下的勞工)急於成功,他們現在知道社會資本的價值及與人互動的必要。」

巴克內爾大學的研究指出,主管表示在家工作的干擾較少,被下屬打斷工作的次數減少了。此外,比起年輕人在家工作時可能經常不得不應付室友或幼兒,年長員工的工作較有保障,也比較可能擁有更寬敞與美好的居家環境,因此傾向繼續在家工作。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的研究指出,40 歲以上的勞工比較希望繼續在家工作,40歲以下的勞工比較希望回到辦公室。(LinkedIn Sales Solutions@Unsplash)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