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登騰
施登騰

【博物館展評系列:在陶博館遇見細膩+細工的感動】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do not have special needs, but do require certain accommodation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museums — programs, exhibitions, and facilities. 身心障礙者無特殊需要,但確需某些協助才能充分利用博物館之規劃、展覽、設施。

看見「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宜東文化Art Happening / 203常設展廳」

這篇其實應該要搭配三月底的鶯歌陶瓷博物館的演講動態一起閱讀的,當天講的題目是甲方版的【博物館數位應用趨勢~ 從數位轉譯 +/& 數位科技談起 The Trends of Museum’s Digital Strategy ~ A View on Digital Interpretation +/& Digital Technology】,不過在前陣子忙著寫【儀式設計】的研究論述與實踐操作,所以才遲至今天完成。

筆者於鶯歌陶瓷博物館演講現場

當時除了分享完成第一個甲乙方全套演講外,會想另寫一篇是因為看到「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宜東文化Art Happening / 203常設展廳」。看到淑玲組長的「細膩」與宜東文化的「細工」!

資料來源: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官網

回想演講那時,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突然在現場推介起「國立臺灣博物館常設展/『發現台灣』、『自然台灣』、『博物台灣』」。主要是我認為那是在台灣能感受最醇厚、最道地的「博物館感」形式與氛圍的展間,我指得是如附圖的「珍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的博物館原型,會在台博館出現也是因為那是其典藏內容的優勢。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nfKQ4GXk3mnZEQAx5

當時,這裝滿好奇心的「珍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也能是探索知識的勇氣開端,「珍奇櫃」是時興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收藏展示,不盡是為了裝飾,也是為啟民智,與對於異域文化的了解,而戮力探索未知科學與世界的成果。各類珍稀因為好奇心被收藏,有自然、地理、民族、考古,也因此成就了博物館發展的初始階段與樣貌,影響迄今。

雖然,那天【博物館數位應用趨勢~ 從數位轉譯 +/& 數位科技...】一文強調的是甲方或該有相對應的數位策略,也述及乙方則應符合研究需求的高標準。既然現在演講都不會去塞滿數位科技了,且多了些為數位敘事正名的急切。推介起「國立臺灣博物館常設展三部曲」,試圖與傳統博物館形式與功能去聯繫,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但在會後在淑玲組長提供的展區導覽時,我也在樓上的「203常設展區」看到另一種博物館人的專業堅持!

雖然,基於數位轉譯與博物館科技應用研究的需求,我自是先去參觀與瞭解「201常設展廳/ 回看所來處」的數位展件)。當然會肯定陶博館在常設展廳規劃這樣中大型的數位互動設計展件,也取得不錯的展示效果。但畢竟在數位互動形式與呈現樣式上,算是持平以上的水準,所以也就沒特別推介。

倒是對於「203常設展廳/ 穿越時空之旅+陶藝觸覺感知區」印象深刻。記得,2017年時,曾與陶博館合作,透過「107年度文化部博物館事業推展補助計畫」,爭取【 G.A.M.E.虛實合創─博物館行動化數位導覽建構計畫】的MR導覽開發計畫,經過1次報告與2次書審,終未能申請到這150萬的研發費用。當時,還掃描建置了「前『203常設展廳』」的3D影像,在當時算是很先進的。不過,此計畫也是要建置數位博物館,而是透過AR/MR這種非破壞性數位技術,在原有展區中疊加擴增深度導覽資訊與服務。(詳見計畫全文內容:https://is.gd/FAD3yi

一、先分享「關懷的細膩與細工」

三月底再參觀「203常設展廳」時,先看到的就是「近用/友善平權設計」概念在展演設施設計上的實踐。那是種體貼身心障礙者參觀的設計,不論是展示高度、字體、內縮的台座等等細節。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00) 根據「近用/友善平權」展示設計,曾提出「工作指南」~【Smithsonian Guidelines for Accessible Exhibition Design】,且在提醒應記事項(Notes to remember)時,就提到: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do not have special needs, but do require certain accommodation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museums — programs, exhibitions, and facilities. 身心障礙者沒有特殊需要,只是確實需要某些協助才能充分利用博物館、規劃、展覽、與設施。」

我想,淑玲的細膩與宜東文化的細工,確實達到這樣的設計標準。

但必須進一步提出的是,這展間的設計也能為「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一種面向全方位之人類的多樣性設計)原則概念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實踐成果:

「The beauty of constraints 侷束之美」:雖然「203展廳」的一些為永久身心障礙人士設計是屬於問題導向設計,此致在工法與施作上有明顯的侷束與限制性。但這樣的設計終能使更多人受益,且確實能解決問題。(constraint 即約束、強制之意,但在此以侷束譯之,強調其集中、聚焦)
「Different people benefit 不同人受益」:而且「203展廳」透過為服務永久性身心障礙者的服務而導入的設計,也間接地讓狀況有別、也屬不便的其他人士能從中受益。

可以從以下照片看到對於身心障礙者使用博物館展覽與知識服務上的體貼設計!!

二、再談談「施作的細膩與細工」

我在與淑玲組長餐敘後離開前,特別到「203展廳」拍攝照片。我特別去捕捉的是「陶博館+宜東文化」在該展廳所留下的「細緻」。

此篇所附的影片是在宜東文化臉書官網上看到的【陶博館「203常設展廳設計更新及製作案」】影片(https://is.gd/kEBsU4) 的截錄,看了影片後,不意外,難怪會注意到這些細節,因為那是源自手作的堅持。

我特別用近攝去紀錄了牆面、轉角、台座、切割字、文案等等在展場中讓我駐足細審的內容,居然不太有瑕疵。必須說,我懷疑這一定有館方的「嚴厲」在裡面!!!


牆上方有個小彩蛋!記下大家處理此空間時的辛勞!

確實是第一次以這樣地細審微觀去檢視整體展場的設計與施作,然而此角度不啻是帶有對學習與體驗的謙遜,卻仍保有嚴格細究的觀點。

如果各位讓台博館帶你回到歐洲博物館展覽的那種復古的「精緻」感動,很建議到陶博館或其他館舍去「檢視」台灣許多策展設計公司所留下的「細緻」感觸,規模費用都不同,但同樣都有廣義博物館人對專業的堅持!


台灣博物館/台灣的博物館,加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