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山民
海角山民

海角一隅,生於斯,長於斯。試圖在混沌中找出秩序,在文字中成全自身。讀書、寫作,其實都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藉此展現生命的歷程。

《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年—1949年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筆記


這幾天都在看這偶然借來的一本書——《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年—1949年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作者是歷史學家張朋園教授。書中搜羅整理了晚清以來民主政治思想傳入中國的歷程,並梳理了四次議會選舉的概況,包括1909年晚清政府為應付輿論浪潮而開啟的立憲改革及隨之而來的諮議局及資政院選舉;1913年民國二年的第一屆國會選舉;1918年民國七年段祺瑞北洋政府下的第二屆國會選舉;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國民黨召開的國民大會選舉。

書中緒論先講述自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來,官員、知識份子、外國傳教士等就陸續引介各國議會思想到中國國內,由為人熟知的林則徐起,到鄭觀應、康有為、梁啟超,乃至一眾留洋學習的官員,由羨慕外國的議會政治、到希望能夠仿效實踐,其推崇議會之處大概為,能夠藉此下情上達、制衡君權和政府以保護民眾、建立共信團結國家等等。而且,在綜合各國經驗後,英國的君主立憲代議制議會公認為是最適合在中國推行的模版。然後就有了晚清的第一次立憲及議會選舉了。

然而,初次選舉的反應是相當冷清的,因為成為選民的門檻相當高,不止要有豐厚身家,也要受教育、擔任公職、公益事業等經驗,這在當時平均知識水準低下的中國來說,根本是難以達到的資格要求。儘管冷淡、亦時有賄賂情況發生,但令人意外的是,選舉中卻有所謂「謙謙君子」、禮讓議席的佳話,這可能與當時傳統士紳風氣仍存、選舉文化尚未普及有關;到了其後的數次選舉,情況就不是這樣了,各種賄選、黑箱操作、暗中提名指派情況層出不窮,一人包攬數千上萬選票、利用中小學生「抄票」、謊報地區人口以爭取更多議席名額、國民黨為確保全面控制議席不惜「勸退」意外當選者等荒謬情況更是數不勝數。數次嘗試均未見成功,中國的議會政治只成為了當權者加強統治合法性的門面粉飾工具,下情上達、全民參與轉成空話。

書中亦強調了民眾整體知識水平、國家經濟水平、人口普查的全面及準確性,對於議會政治的重要性。我也同意,議會政治之能夠成熟、良性發展,正是國家發展進步的結果,而非原因。國家法制不全、政務低下,也難有清明的議會政治,這並非是逕行嫁接外國制度就可以改變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