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道歉

關係的糾結,往往就來自於無法辨識和不願意正視自己的狀態,無法真正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截圖經當事人同意

這段對話的上半部分,是「責任釐清」中很關鍵的一環。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了,當糾結於事件本身,就是陷入了情緒事件。

而我們可以為這件事情作些什麼才是真正需要去思考的。

只是從「事情發生」到「如何努力」中間還夾著一個重要的層面,很多人會忽略。就是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情緒事件」和「情緒」的差別。

當能「正視」自己的情緒,才能真正的「為自己負責任」,接著的「如何努力」的過程,會相對踏實,也能夠更清明的知道,我們可以為這件事做多少的努力。

想著「和這個人的關係無法挽回了嗎」這是陷入「情緒事件」,思考「該如何努力」則是可以為這件事作哪些努力。

只是或許有些事是無能為力的,這時需要的就是能夠成接住自己「失落」的情緒。

這情況下很常聽見的安慰勸說的話語是:「放下」「不要想哪麼多」。

真實的「放下」不是「不要想那麼多」而是「放下」對這件事的「不合理、不切實際的期待」。

很多時候不願意放下是不想面對無力感,只因為沒有學過如何接住自己的「失落」。

「責任釐清」是成為可以為自己負責任的人,很多人誤解成自私。

「責任釐清」是能正視自己的情緒,同時有能承接助自己的失落。


下半部分主要是關於「道歉」

道歉,需要的是真誠而單純的道歉。

很多時候道歉容易延伸出更多衝突是因為「解釋太多」和「期待太多」。

除非對方有需要你的解釋,否則針對事實的發生,如實的道歉。同時,不帶任何目的,包含期望對方原諒。

道歉,若帶著期待,如果期待沒有被滿足的情況下,能夠安然成接住這樣的「失落」,那就帶吧。

但,帶著期待的道歉,帶著目的要對方原諒的道歉,語氣姿態是很不穩定的,自然這樣的道歉,就會沒有力度。

白話意思就是,這樣的道歉,假假的。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道歉,只能夠騙過自己的大腦,自己的心是不會相信的。

對方在這樣情況下的原諒,是真的原諒?還只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的原諒?

「想辦法讓他明白我不是他主觀認定的那種人」並非拼了命的解釋。回到對話的最初,我才會問:「看你願意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


關係的糾結,往往就來自於無法辨識和不願意正視自己的狀態,無法真正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