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Sunline

@sunline

精采絕倫的激辯!《墜惡真相》(Anatomie d'une chute)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把工作當興趣!

每一次討論「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究竟能不能成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或是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麻煩,而感到「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也許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個工作裡究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去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把它們變成興趣?」

從不敢直視到大方觀看《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

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女權擁護者,要從什麼太艱澀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也不可能!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覺上讓人從不敢直視到從中得到極大的愉悅感!

因為拍照才想出門!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

那些沒有交代的會留在第二季嗎?《殺人者的難堪》(살인자o난감)

不難看的一部劇,看起來也是應該要有第二季的結局,少了那些比較關鍵的因果關係:羅賓的角色設定、羅賓與松村和怡蕩的連結、是什麼原因開啟松村動手殺人的契機?若是能補上這些是再好不過了,不然要「探究」「罪與罰」這件事,實在是不太能太深入地思辨這個難解的課題,最後把「挑選對象」又推給怡蕩的感應能力就太說不過去了!

在自己的世界裡自以為是!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每個人也有每個人認同自己的方式!人要學習在自己的世界裡,每天都對自己努力、勤奮的度過了一天給自己一點讚美!能照著自己的選擇好好活著,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讓自己滿意且知足的事了!

Apple Vision Pro,《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的未來想像!

這部電影唯一不完美的仍然是那個「先知」的設定(以及些許看起來前後順序很燒腦難懂,但過於拐彎抹角的邏輯設定)但那個年代能以這樣的方式,預視、警示性地將未來世界數據運算的危險先行地創作出來,也真的算是非常精采也經典的作品了!

網路時代裡青少年式的膝反射!

欸,你很好,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有這種自我肯定的自信)我覺得不好的事,也是我覺得的事!沒有人覺得「你都不好」,也沒有人說「我覺得這樣比較好,你就要這樣!」不要急著想要讓別人認同自己!

意外好看《查無此心》!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與父母像朋友一樣相處?就會無所不談?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不上不下的台灣電影《惡女》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年輕就是要這麼可愛!

時間、年歲讓人老到只能停在那裡連真誠對待自己的力氣都沒有了!(就更遑論真誠對待別人了)每次滑threads我都覺得好可愛、好可愛、好可愛,像看著我遺失又找回的那個年輕的我!

這編劇與作者一定極端厭惡數位時代/《斷訊》(Leave the World Behind)

沒有訊號的時候,就讀書就游泳就跳舞就聊天吧!

不抱怨的人生!

祝福每一個人在抱怨或不抱怨的人生都能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活著的方式!

像上歷史課的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 봄)

串連著看這些韓國電視電影,令人頗滿足的,像在上歷史課一樣!不論每一次看哪一部,都有那種想要在腦中搜尋這部電影的主角或故事是從哪一部的延伸?可以從中往歷史再探索,對於觀看歷史的角度,便不再那麼單一的只看掌握話語權的人說出來的那些,才能進而明白「歷史」本來就是看誰站在什麼立場告訴你,就好比:究竟是站在抗爭現場的群眾是暴民,還是掌握軍隊、操弄人心的政府是暴政呢?

當你離開instagram=IG時,你恍然發現文字對話的輕盈!玩threads有感!

或者說,這是一種時代的反撲、物極必反的道理!再者也更是替「文字發表」看見了一點龧光:啊!當這些活在instagram的用戶意識到「原來我可以很簡單的用文字寫出我想表達的」或許能平衡一下現代人在資訊取得的模式,讓文字得已重新在流行文化裡重新取回它應該有的位置。

如果相識是種緣分,那分手是不是也是注定/《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

就像《鬼怪》最後要說的是:只要有緣分,再等你千年、重新投胎,我們都會再遇見!若是沒有這樣注定好的因緣,那麼也就像《心動》這個故事的這首歌說的一樣:如果相識是種緣分,那麼分手是不是也是注定?

那年我終於知道「很多人關注」是什麼心情!

那年開始被關注而有的興奮之情,多少還伴隨著「原來是這種感覺」:也許有時候會很困擾,也許我也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交流或互動,也許我也需要背負某種被期待被等待的情緒:「原來~~還會遇到沒有關注時的其他大小事!」而不是我很自滿地覺得自己紅了~~~

致,那些「認識」我的「網友們」,不要再跟我裝熟了!

請記得,你不是鄉民,我也不是路人,不要用網路上那種「隨便」的方式對待彼此!如果,你真心認為「誰是朋友」請你誠懇以待!(對任何你把對方當朋友的人都是!)所有愛你的朋友、把你視為朋友的朋友,沒有一個人,會隨便對待你!

工作的斷點,人生的必要!

每一個工作都有結束的時候,每一個結束也是新的開始,而中間要安插一點時間,讓自己稍作休息,就可以重新開始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