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ne
Sunline

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email protected]

別找圖庫了,替自己的文章拍張適合的照片吧!

不少人寫文時,喜歡在網路上的圖庫找圖,先不談版權的問題,就說那張圖片究竟適不適合自己文章的風格就很多人會忽略掉這件事。每次我打開一篇文看到這樣的狀況就會讓人忍不住把文關掉!

原因無它,在大多數的「圖庫」中,會提供很多人「被設定過」的照片,提供者在拍攝影一定有它本身對於圖片本身的設定,尤其以提供這類圖片的拍攝者來說,都會依其心中設定出的主題,給出圖片,如果挑選圖片的人本身對圖片的要求不高或是敏銳度不夠,很容易使得圖片和文字產生無法搭配不上的不協調感,還常讓我有著這篇文章和這圖該不會是「機器運算出來」的感覺。(還不如不放。)

做一些商業設計的時候,有些業主的確會用關鍵字去圖庫買圖來交由設計師做稿,或者由設計師上圖庫挑好先做初稿,業主挑選後再花錢買原圖來放入設計中,所以有很多時候「圖庫的圖」在拍攝或提供時,都會先「預想」它是用來「做設計」的,而不是一種圖文搭配的概念!

比如說,商業設計中(要花錢付錢的設計案中)我們最常遇到的是書封要上書名、廣告要上文案、刊物要放文字⋯⋯那麼在拍攝或提供圖片給人買時,拍攝者會預設「留白」或者很清楚地在圖片拍攝時特意留一暗角,甚至後製修圖時就把過多的細節修掉。

另外像是「人物照」的部分,牽涉到「肖像權」的部分,圖庫在收納這些商業圖片時會要求提供圖片者要擁有合法的使用權利,以致於圖庫中有很多圖片是「沒有臉」的人物照(像是背影、四肢⋯⋯無法辨識圖片中的人物),加上「設定的情境」就少了很多「人味!」很多寫文章的人選到這樣的照片時,就很容易因為照片的讓原來有溫度的文字,失去原來的溫度,有時再不小心一點,萬一圖片本身過於搶眼又跟文字不搭,還會完全搶走文字要說的重點。

再來為什麼有許多人迷戀「大光圈」拍出來的散景?(就是照片有一塊糊糊的)這多半也是用在「在圖片上字」的時候,或是「突顯焦點」,不是每一個東西用大光圈拍就會美美的啊!美美的也不一定搭在文字裡會好看嘛!

「拍照」是一種訓練「觀察生活」的方式,透過眼睛和觀景窗(或液晶螢幕)你可以拍下許許多多你看到的以及那些從來不會留意被自己忽略的細節;文字的創作或是圖文創作,也有許多時候是從這些觀察延伸的,而這些都不是一般(免費)圖庫會提供你選擇的,何不自己試著透過觀察拍下那些跟自己文章想表達的情景、意境呢?

那麼,「圖庫」的圖真的都不能(堪)用嗎?當然也不是,而是「什麼時候適合」「要花多少時間挑選」以及「對自己的文字和自己所想表達的情境的理解」。我記得我做書封時,一個書封的底圖我至少都要在圖庫裡看過上千張(不誇張就是這個數量)圖庫裡當然有「適合」的圖片,但比起在那裡看上千張的圖片,是不是練習日常生活中多拿起手機、相機來拍出適合自己文字的照片來得簡單多了呢?

可能也有人想問:「不就是一張圖嗎?」是啊!在這個大部分人會被「圖片」吸引和干擾的圖像思考年代,挑選一張適合的照片就不只是一張圖片的事了!可以的話,不論你用什麼樣的設備拍照,你也需要一些照片來搭配你的心情、你的文字,還是試著自己拿起它們拍照吧!

P.S
看到自己文章被轉載配了圖庫的圖真是令人崩潰到極點!是否應該來發聲明「我的圖片也是我的文字創作之一,不要亂配圖啊啊啊!」

圖:2016日本奈良。Canon AE-1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