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Q
蝦Q

一隻浅滩碼字蝦🦐

明哥?呃,其实我曾经只听张学友

本文初发于2019年10月17,2021年12月31日“404”。

“你听明哥吗?”

如今,我确定这问话里的“明哥”是耀明无疑。搁在年初,脑电会闪出“黄晓明”,尽管,无论晓明还是耀明,均无面相或者作品的印象,因为,其实我曾经只听张学友。

为什么不是被同誉为“四大天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理由很简单,刘的粉丝被渲染得丧失自我----排着队隔空告白“华仔,非你不嫁”,氛围不合咱的趣味;黎的声线和外型失衡,依我拙见;郭同学是不错,舞步带风,可惜太帅,赏心悦目却满足不了耳朵。学友,从姓名、唱腔、绯闻率,都非常契合低调但高要求的歌迷,👌。

但是,我不清楚为什么没有听明哥,难道是因为没有听说过?不过,倘若第一印象听说谁的艺名是“哥”,我十有八九也会抵触。直呼其名不好么,昵称也行啊,原谅我吧。

总之,当弄清楚明哥名“耀明”而非“晓明”,我也花了些时间。不是“晓明”,令我心稍安,虽说明哥与我八十杆子打不着,但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我等看客心里和眼里自有一把秤。

为好好篇头的提问,特意现搜了一下,发现了值得思考的现象。先看何🍄的搜索结果:

就个人而言,若非何🍄这个存在,本无所谓知道不知道黄耀明的。原本听学友的,怎么听起何🍄?That's a long long stroy,foget it。

为好好作答篇头的提问,特意现搜度娘,发现了值得思考的现象。先看何🍄的搜索结果----「抱歉,没有找到与“何韵诗”相关的百科」。

再看耀明的搜索结果,有个人介绍和相片配图。

百度这样显著的疏漏,未免过于郑重其事,彷佛它们不晓得,耀明和韵诗一直以来都是台上的歌友,台下的朋友。开篇的音频,即前者参加后者在小店门口的露天场----“有种的漂亮音乐会”,以嘉宾兼好友的身份献唱。除了唱歌,二人也常常同框出现在城市街头散步中。而且,任一方的歌迷,都知道这两位歌手早已先后公开出柜。

可见,无论是从性取向还是政治观点上去揣测,百度或其他平台保留男歌手而封禁女歌手的搜索词条的做法,都很难不令人产生以下联想:一是普遍存在性别歧视,重男轻女;二是相对于女同志群体,男同志群体有更多话语权。类似的区别对待,也不排除主观上有激发双方的对立、互掐之嫌。具体分析,暂时不擅长,请留意持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视角的学者、实践者的论述。

远远看去,何🍄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比“明哥”们,其实更少包容。大致可知:要表达个人态度个人想法个人生活方式的女子,相比同样诉求的男子,在现实社会中会更多阻力更加不容易,也更值得探究。这是为什么,我先补听何🍄,尚未补听“明哥”的一个原因。

无意间我发现,在我不曾耳闻这两位歌手的数十年里,他们并没有间断各自在音乐道路上的努力,个人价值持续生长着。还发现:香港或者台湾,流行音乐有良好的生态。就像热带雨林含有丰富的植被和土壤,这两个地区的音乐圈富含才华各异的词作者曲作者、个性鲜明兼有演奏、书写、监制等多重技能的歌者、品类多功能丰富的音乐作品。在我看来,虽然距离完美还很远,但相比注重包装和营销的四大天王时代,现在的港台流行音乐生态更贴近人性,也更可期待。

So,即使我没听过明哥,或者成千上万的人听不到何🍄,也并不会当真挫伤或重创他、她们的音乐之路。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