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N Tin Yau
YUEN Tin Yau

上帝的鉛垂線

(编辑过)
上帝的心意不是要毀滅,而是拯救。只是在失去公平公義和憐憫的國家或社會,更需要有人能存着信心和勇敢,去宣告上帝的信息,當中包括審判和拯救。不是只唱好,還要指出危機。究竟有多少人有這信心和勇氣呢?

2022/7/10   聖靈降臨後第五主日

(阿摩司書七章7~17節)

上帝的鉛垂線(摩七7~9)

      《阿摩司書》的信息,很看重「行公義」。「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公義如江河滔滔」(五24),是我們常引用的經文。

      阿摩司是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他雖然來自南國猶大,但是向北國以色列宣告上帝的說話。當時管治以色列的是耶羅波安二世,在他的管治下,國家繁榮,人民過着安定的生活,宗教生活蓬勃,國家內的人甚至認為這是上帝對他們的賜福。但阿摩司郤在這時宣告上帝的話,上帝要懲罰以色列人。阿摩司指出,國家內的安定繁榮,只限於富有的人(參看六1~8)。他又指出,人民實在生活在靈性飢荒的處境,他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而是因不聽耶和華的話。」(八11)他們的宗教熱心都是虛偽的。上帝說:「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五21)上帝要藉着阿摩司向以色列國宣告他的懲罰將會臨到。

      阿摩司書七章7~9節,記載了上帝讓阿摩司看見一個異象,上帝拿着鉛垂線,去量度建造好的城牆,上帝要在以色列中間去量度,這個國家是否建造得正直。城牆建造得正直,就不會倒塌。一個國家,要有公平公義,才會穩固。其實,上帝不只是去量度以色列,也量度當日的諸多國家。阿摩司書開頭幾章就是上帝對不同國家的審判。

      甚麼是公平公義?有人曾說:「沒有標準!」是否真的?不是沒有標準,只是人量度的尺不同,而且多是「對人嚴苛,對己寬容」。阿摩司並不同意沒有標準,上帝透過他,很清楚指出,不公義是甚麼。上帝說:「你們迫害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貧窮人…」(五12)。這當然是不公不義啦!但不單如此,上帝又這樣說:「那些躺臥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的,吃群中的羔羊和棚裏的牛犢。他們以琴瑟逍遙歌唱,為自己作曲,像大衞一樣;以大碗喝酒,用上等油抹身,郤不為約瑟所受的苦難受傷…」(六4~6)。不單是不公義的壓迫義人和貧窮人,自己過於奢華的享樂,忘郤貧窮人的,沒有憐憫,都是不公不義。

      其實「公義」與「憐憫」是一個銀幣的兩面。當失去公義時,憐憫也會失去。這就是以色列與當時不少的國家,在上帝的量度下,都不合上帝心意。

排除異己的社會(摩七10~13)

      失去公義和憐憫,除了欺壓貧窮和奢華外,另一個特點是排除異見者。七章10~13節記載了在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對以色列王說:「阿摩司在以色列中圖謀背叛你,他所說的一切話,這地不能承擔。因為阿摩司這樣說:『耶羅波安必被刀殺,以色列百姓必被擄,離開本地。』」(七10~11)他後來並叫阿摩司離開以色列,不要留在這地。

      亞瑪謝的意思,就是沒有阿摩司,就沒有人危言聳聽,以色列就會有和諧,而阿摩司所說的甚至是違反國安法,破壞國家安全。

      國家或社會,沒有異見,表面看來和諧,但是否就帶來公義和和平,國家和社會的穩固呢?當然不會。正如天空上的彩虹,惟有有不同的顏色,才顯得美麗和諧。一個國家,社會,家庭,甚至是個人,雖然不一定要接納不同意見,但最低限度,能聆聽了解,才能有可能得到和諧,走向公平公義。可惜,這並不是人人都會明白的道理。

接受上主差遣(摩七14~17)

      在一個失去公義和憐憫的國家和社會,而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因為亞瑪謝向以色列王控訴他破壞國家安全),阿摩司郤沒有因而恐懼,因為他知道上帝呼召他,他要向以色列宣告上帝的信息。「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我是牧人,是修剪桑樹的。耶和華帶領我,叫我不再牧放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的子民以色列說預言。』」(七14~15)

      這信息是滅亡的信息,「以色列的丘壇必荒涼,以色列的聖所必荒廢;我要起來用刀攻擊耶羅波安的家…以色列百姓必被擄,離開本地。」(七9,17),但其實是要拯救他們。在書卷結束時,阿摩司宣告上帝的拯救:「我要使以色列被擄的子民歸回,他們要重修荒廢的城鎮,居住在其中;栽植葡萄園,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園,吃其中的果子。我要將他們栽植於本地,他們必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被拔出。」(九14~15)

      上帝的心意不是要毀滅,而是拯救。只是在失去公平公義和憐憫的國家或社會,更需要有人能存着信心和勇敢,去宣告上帝的信息,當中包括審判和拯救。不是只唱好,還要指出危機。究竟有多少人有這信心和勇氣呢?

在香港處境下的反思

      上帝的鉛垂線,假若放在香港的社會,究竟香港的情況,不論是公義或是憐憫,是否合乎上帝的期望呢?

      上個星期香港慶祝回歸二十五週年。回歸對香港人來說,實在百感交集。有人覺得應該熱烈慶祝,但有人覺得是「㷫」。大家明白為甚麼。當然是政治立場不同,便有不同的反應。但無論甚麼立場,當我們看見今天的香港,特別是撕裂的香港,我們都不應該感到高興。

      以下的問題和現象,值得我們一起去家反思:

      香港貧富懸殊,你是否覺得嚴重呢?為甚麼會越來越嚴重呢?

      社會上的貧窮人,究竟是否得着適當的照顧?

      打工仔的最低工資,年年都在爭議,究竟是否合理?(近日,公務員加薪,引起爭議,高低級都是同樣加2.5%,是否公平?會否造成高低級薪酬的差距?)

      香港樓宇的昂貴,打工仔是否可應付得來?

      香港公屋輪候的情況,為甚麼年期會越來越長?是無有土地建屋,抑或是輪候的人越多?而越來越多是否因有更多人移居來香港?

      香港的法治雖然在世界排名不低,但取近已開始下跌,為甚麼呢?「法治」究竟是指「依法執行」,抑或是「彰顯法律的公義」?這兩年,不少個案,被告人未接受審判,已還柙監牢中一年有多,這是否公義呢?

      我剛才說,一個未能彰顯公義和憐憫的國家或城市,會排除異己。香港是否也是如此呢?

      香港的新聞自由是否已袋在袋中,抑或困於袋中?政府有意制定「假新聞法」,但我們又看到最近有些報章大肆宣傳英國牛油很貴,但其實價錢,是1 kg(公斤)牛油,而不是250 g(公克),但報章郤刻意不澄清。為甚麼會有這些事發生呢?

      教科書的內容,是否能全面的將事情告訴學生,讓學生能不偏不倚的去理解呢?

      現在有一些電影,根本上不准在香港放映;有些書籍,在公共圖書館均被下架,這些安排是否是要排斥一些不同的意見和聲音呢?

      最近有兩個歌手遇到這樣的問題。張學友講了一句「香港加油」,便被內地網民大罵,他唱的歌也被下架。另外有林二汶,她唱了「中華頌」後,不少支持她的(相信不少是香港的年青歌迷)紛紛罵她,指她為要賺取人仔而放棄原則。我不知道你支持哪一方,但為甚麼會出現這些情形呢?

      我只是拋出問題,沒有給與你答案,我盼望大家自己去尋找你的答案。我只能說,香港的情況,並不能合符上帝的鉛垂線。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放棄,而要問:「我們可作甚麼呢?」

      對於香港的未來,有人很灰心,「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沒有最黑,只有更黑」。但亦有人看香港前途無可限量,因為有中國作為後盾。但我個人覺得,我們不應太灰心,但也不應太樂觀,而且我們的盼望也不是建基在任何政權手中,而在上帝。對於我們這留下來的人說,最重要的是,在任何處境,我們能實踐上帝的心意。彌迦先知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六8)

      在上帝的鉛垂線量度下,我相信香港並不達到上帝的對公義與憐憫的標準。如果社會在失去公義,行公義不容易,但最低限度,我們要堅持我們的信念,不能夠認同虛假和荒謬。如果社會失去憐憫,我們仍要彰顯愛心和關懷。或許不能解決社會的問題,但一杯涼水,正是耶穌向我們所要的。

教會中的青少年

      由於移民的關係,有不少教會都發現,教會中青少年少了。移民當然是一個因素之一。但香港仍有不少青少年人沒有移居外地,我們家中也有青少年,為甚麼他們都不在教會中?我相信今天不少青少人看見社會中的問題,但可惜的是,他們看不見教會,或是自己的家人,對社會的情況沒有予以關懷。他們期望教會,或是父母,能作他們的榜樣,關心這個社會。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說:「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凡是可敬的、凡是公義的的、凡是清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你們都要留意。你們從我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你們都要繼續去做,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腓四8~9)

      我盼望教會和教會中的成年人,都能在「行公義,好憐憫」方面,作年青信徒的榜樣。怎樣去行,我相信我們要同心一起去探索,找出教會的發展方向,回應社會,也回應青少年人的期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